爱大方论坛站务区珍贵资料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丛飞-———把爱放飞
评论对象: 拓夫 | 2006/10/17 15:27:14
评论言论:

--  作者:marner
--  发布时间:2005-6-29 14:21:00

--  善与感恩滋养着道德生态
他供着100多个贫困孩子读书,却没钱交银行的购房货款;他时刻记挂着将那些孩子供到毕业的承诺,却交不起女儿的托儿费;他捐出去的钱达300多万元,自己病重时却支付不起医疗费;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透支进无限的慈善事业中———深圳义工丛飞倾其所有捐资助学的悲情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伴随着震撼而来的是由感恩传递的浓浓社会温情。丛飞高尚的行为获得了社会热烈的回应:官员赞扬他的精神“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灵魂”,医院全免了他的所有治疗费用,病友含泪捐款后与他相约共同战胜病魔,他帮助过的人专程从远方赶来看望他,更多的义工开始接过他捐资助学的接力棒……

  一个人的善行激起千万个人的热情回应,一颗高尚的心牵动起千万颗心的热烈共鸣。心与心相连,爱与爱碰撞,善与感恩的交融滋养着我们的道德生态,构建起一幅和谐的社会图景。

  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并非是依靠某种外在强加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而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即需要一种内在的生长机制。在人性中,有一种情操,以关怀他人的祸福,使别人的幸福成为自己的必需。他在别人的幸福中,除了看到这种幸福而引起的快慰以外,并无丝毫得利。以这样的道德情操为起点,包括社会对善行的赞许、受惠者无保留的感恩、情感上的及时补偿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缺失,都会伤害到社会的道德自治能力,伤害到道德生态。而在这些环节中,受惠者无保留的感恩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缺少了感恩的滋润,道德生态的链条就会断裂。

  沙漠里的人吃完西瓜后,把瓜皮残留有瓤的一面朝下放在地表,让其水分被蒸发的速度减慢,留给已经喝完水的后来者,因为如果不对一个面临死亡的人施以援手,下一个倒毙在路旁的也许就是你自己———这是一种在恶劣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道德生态。可以想像,如果这个道德生态中缺乏感恩意识延续的话,生态就会枯萎。

  丛飞倾其所有捐资助学,其实是在努力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构建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德生态。让人欣慰的是,社会对他的回应是热烈的:从官员的赞许到受惠者的感恩,从身边人的支持到更多义工的参与,都在以心心相印的感恩呵护着这一道德生态。

  写到这里,想起了经典舞蹈《千手观音》的寓意: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当“心中有大爱”的丛飞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时,他欣慰地收到了一千只手爱的回应。“我伸千手,千手助我”的道德理想在善与感恩的交融中散发出大爱的光辉。

  这个过程中也有个别不和谐的东西。一个丛飞资助成才的大学毕业生,当丛飞竭尽所能未能帮他找到如愿的工作时,他竟然质问丛飞:你总说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也一直称你爸爸,可你拿出一个爸爸应有的责任感来为我找工作了吗?还责怪丛飞“对媒体说了自己的真实名字而让自己很没面子”,最后又与资助了他3年的恩人断绝了联系。另一个让人感到窒息的事实是:当丛飞躺在病床上连几百元的买药钱都拿不出来,没有能力再给孩子寄钱的时候,有的孩子和家长却不时打来电话催丛飞寄钱。

  人性的复杂,使我们很难苛求一个完美的道德生态。也许,个别人感恩意识的缺失,更加凸显出爱的伟大与美的崇高,强化着社会在感恩上的共鸣———对冷血和薄情共同的道德排斥中,我们在道德凝聚中会抱得更紧。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曹林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