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看客 | 2006/10/22 1:32:20
评论言论:
1、为何从持论公允到“扬李抑杜”
这样的打油诗,郭沫若并非偶一为之。众所周知,著名的打油诗集子———《红旗歌谣》,主编即为郭沫若和周扬。1958年国庆,郭沫若又写了一首———《宇宙充盈歌颂声》。诗云:
广场浩荡人如海,丰碑巍峨天变矮。人间出现双太阳,天上地下增光彩。
这首毫无诗味的“诗”长达191行。至于郭沫若为歌颂大跃进而写的《百花诗》,许多地方连语言流畅都没做到,更惨不忍“读”。曾经写出《女神》的诗人郭沫若,在他的后半生中,只能写写这样的东西。纷飞的想象、澎湃的激情和对事物的深入探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郭沫若同时也是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堪称权威,著作等身。可在他的后半生中,再无巨著问世,倒是在“文革”期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他的新作《李白与杜甫》。其中“扬李抑杜”的倾向,一望可知。在此之前,郭沫若对李白、杜甫本来有过公正的评价。
1953年4月,郭为杜甫纪念馆的题联是: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963年春,郭为李白纪念馆的题联是: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要突然180度大转弯呢?
这就要说到毛泽东。众所周知,毛泽东最喜欢“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三李”中又最喜欢李白。对杜甫的诗,毛泽东一向不甚喜爱。1958年1月,在为大跃进作舆论准备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在游杜甫草堂时,毛泽东以不甚欣赏的口吻,说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毛泽东尤其不满学术界“扬杜抑李”的倾向,要翻这个案。一位70年代参加《辞海》中国古典文学条目修订的学者回忆,他听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说过:“毛主席之所以有扬李抑杜的想法,那是因为前人对杜甫的诗注家太多,号称‘千家’;李白的诗注家太少,同为大诗人,注家相差却如此悬殊,觉得有点不平,而在他看来,李白诗的成就与价值又并不在杜诗之下。”
一向紧跟毛泽东的郭沫若,便响应号召,写了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