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转帖]什么是“道”“德”“法”“礼”——老子和孔子咨询流派揭密
评论对象: 漫步者 | 2006/10/28 12:48:04
评论言论: 孟子的仁政(转)
一个人如果有了好主意,不让他说出来,那就憋坏了。
孟子可能就属于这类。
孟子后来的成功,首先得力于他摊上一个高素质的娘。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孟家原先的住处附近有一块墓地,跟着巫婆跳大绳儿,跟着孝子学辟踊,孟子小小年纪就会模仿孝子们捶胸顿足的样子了。孟母一看不好,赶紧搬家。幸亏那时的房地产不是太贵,孟母一个小寡妇也消受得起。没想到这次搬家还是搬错了地方,新住处附近有家屠户,孟子居然又跟人家学起买卖和杀猪宰羊的事了。孟母无奈,只好再次搬家。这次搬了个好地方,直接搬书院附近了。书院是那时的国立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这样孟子就能学到好多东西了。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孟子感觉自己肚里的东西差不多了,就开始游街串巷叫卖了,孟子给它们注册一个商标曰“仁政”。
孟子是直销,直接找到客户的家门上,其所遭遇的待遇,当然跟现在的直销商差不多,东西不好卖,时有尴尬与落魄。比如孟子见魏国国君梁惠王,两个人就是一见不钟情。梁惠王不客气地喊:老头儿,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惜孟子根本不会现代推销术,现代推销术的宗旨是客户要啥咱卖啥,于是我们看到孟子比客户还不客气,连一个微笑都没有:本店没得可卖,有的只是仁义!
这个开场非常有意思,开场就意味着结束,孟子的仁政,在梁惠王这里,估计是推销不下去了。一则是此时的梁惠王需要的是国力、复仇与争雄称霸,根本不需要仁啊爱啊的;二则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动作难度较高,比如要求梁惠王与民同乐什么的,谁能做到呢?因为更多的时候,帝王的快乐是建立在百姓痛苦之上的,统治者是牧羊人,被统治者是羊羔,羊毛出在羊身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从百姓身上拔毛的过程,“今天明天和昨天里”里,宋丹丹扮演的那东北娘们都知道直接从羊身上拔毛,给自己的爷们儿织毛衣,何况国君这等大牧羊主呢?他们简直是到处拔毛,奉行的准则是,既让羊儿不吃草,又让羊儿多长毛。所以,统治者快乐了,百姓准不快乐!而孟子的意思是,要让羊儿多长毛,必叫羊儿吃得饱。奈何统治者总是不明白这一点,孟子就给他们画了张草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每每看到孟子这个草图,我就一腔悲凉。百姓活到五十岁才可以衣帛,年轻的时候穿布衣倒也无所谓,问题是那时的人寿命较短,五十岁时可以衣帛,差不多就是准备寿衣了;七十岁可以食肉,人生七十古来稀。人一般活不到七十岁,即使活到七十岁,牙早稀到近无的地步,还吃什么肉啊!至于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直到如今仍没有实现,我见到一些颁白者,大冷的天躺坐在水泥路上,脸前放个破碗,给路人要钱呢…总之,孟子的理想说高也不高,无非是个不饥不寒的温饱问题,说低也不低,因为两千年来,中国人净围着温饱奋斗了!直到今天,惊心动魄的饥饿,仍是40岁以上的国人心灵深处最恐怖的记忆!
孟子与梁惠王是话不投机三句多,但梁惠王好歹执行的是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至少表面上还尊师重教。而孟子为了推销自己的仁政,也是个很有耐心的好老师,用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没想到,仁政还没有推销出去,梁惠王就死了,代之而立的,是梁襄王。孟子会会相面术,一看梁襄王,就知道没戏-“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泄了气,离开了魏国。
孟子所见的大客户,除了梁惠王,还有齐宣王。齐宣王是个很有意思的客户。第一,他并不欣赏孟子的产品,可是他却让这推销员呆在自己身边,偶而跟他切磋一下。第二,齐宣王这人很坦率,坦率到近乎可爱的地步。这种坦率,可能跟管仲所带来的风气有关,众所周知,管仲帮齐桓公谋取春秋首霸之地位时,大力推行“繁荣娼盛”之国策,光国营三陪小姐公司就开设三百家,用来引进人才和吸引外资。孟子跑齐国那会儿,不知齐国的三陪小姐政策是否还是基本国策之一,但是,齐宣王对待孟子,还是很友善的。齐宣王不但没有象梁惠王那样直呼孟子为“叟”,而且还经常拉孟子一块儿谈心。可惜的是,孟子推销自己的仁政时,对客户道德方面的指标要求过高,齐宣王老觉得自己做不到,于是我们就看到这可爱的君主把孟子当心理医生了,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再就是说:寡人有疾,寡人好乐,而且爱的还不是主旋律歌曲,而是流行音乐靡靡之音…碰到这么一位可爱的学生,孟老师也是难得的耐心,对于学生的私好一一肯定,然后夹带上自己的私货:好勇也不是什么毛病,就看国君你爱的是大勇还是小勇了,仁政才是大勇;好货也不是什么毛病,要是跟百姓一块儿好就是仁政了;好色也不是毛病,谁都爱这一口,你跟百姓一块儿爱,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是仁政了。至于爱乐,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学生问题多,老师口才更好,不过老师口才再好,捱不过学生开小差,老师说到关键处,学生就开始“王顾左右而言它了”。最后孟子还是回家教书去了,幸亏那时可以随便开设民办学校,这也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孟子带了些研究生,做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用不着评职称,在世时也没心去出版,直到后世的学生把它们汇编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孟子》。遗撼的是,孟子的仁政在后世被聪明的统治者当作庭前的羊头了,比如汉宣帝的儿子想真的搞仁政,惹得他老子大怒:“汉家自有制度,一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仁德教、用周政乎”!可见所谓的独尊儒术纯粹是挂儒卖法!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位亚圣,可能也是给臣民看的!
到了朱元璋时代,孟子的亚圣地位甚至有所动摇。小朱做了皇帝,当然要看《孟子》,可是一看书中居然有“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字眼,讨厌死了,这不是煽动大家犯上作乱吗?遂认为孟子不配亚圣这个“臣民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因此降低孟子的待遇,把孟子的牌位从圣庙里撤出。后来下令编辑《孟子节文》,将原书中具有民主色彩的85条内容删掉,规定学校考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可是晚年,朱元璋跟孟子又有共同语言了,因为他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节,又拍案叫好了。我觉得,中国皇帝都有边看历史书边对号入座的偏好,而“饿”、“空”、“天意”、“大任”等字眼又足以让元璋想起自己做乞儿、做和尚、最后做天子的人生经历来,于已心有戚戚焉,当然要拍手叫好了!就这么一点“心有戚戚”,朱元璋复觉孟子还算是个好人,于是,评反,恢复孟子原先的职称与待遇:以亚圣之尊重享圣庙之祭!
这就是圣人所受的待遇-把尔牌位弄到破庙,给尔一个圣号,扔尔一块冷猪头肉,断章取尔“仁义”,咱们就两讫了!
评论对象: 漫步者 | 2006/10/28 12:48:04
评论言论: 孟子的仁政(转)
一个人如果有了好主意,不让他说出来,那就憋坏了。
孟子可能就属于这类。
孟子后来的成功,首先得力于他摊上一个高素质的娘。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孟家原先的住处附近有一块墓地,跟着巫婆跳大绳儿,跟着孝子学辟踊,孟子小小年纪就会模仿孝子们捶胸顿足的样子了。孟母一看不好,赶紧搬家。幸亏那时的房地产不是太贵,孟母一个小寡妇也消受得起。没想到这次搬家还是搬错了地方,新住处附近有家屠户,孟子居然又跟人家学起买卖和杀猪宰羊的事了。孟母无奈,只好再次搬家。这次搬了个好地方,直接搬书院附近了。书院是那时的国立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这样孟子就能学到好多东西了。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孟子感觉自己肚里的东西差不多了,就开始游街串巷叫卖了,孟子给它们注册一个商标曰“仁政”。
孟子是直销,直接找到客户的家门上,其所遭遇的待遇,当然跟现在的直销商差不多,东西不好卖,时有尴尬与落魄。比如孟子见魏国国君梁惠王,两个人就是一见不钟情。梁惠王不客气地喊:老头儿,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惜孟子根本不会现代推销术,现代推销术的宗旨是客户要啥咱卖啥,于是我们看到孟子比客户还不客气,连一个微笑都没有:本店没得可卖,有的只是仁义!
这个开场非常有意思,开场就意味着结束,孟子的仁政,在梁惠王这里,估计是推销不下去了。一则是此时的梁惠王需要的是国力、复仇与争雄称霸,根本不需要仁啊爱啊的;二则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动作难度较高,比如要求梁惠王与民同乐什么的,谁能做到呢?因为更多的时候,帝王的快乐是建立在百姓痛苦之上的,统治者是牧羊人,被统治者是羊羔,羊毛出在羊身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从百姓身上拔毛的过程,“今天明天和昨天里”里,宋丹丹扮演的那东北娘们都知道直接从羊身上拔毛,给自己的爷们儿织毛衣,何况国君这等大牧羊主呢?他们简直是到处拔毛,奉行的准则是,既让羊儿不吃草,又让羊儿多长毛。所以,统治者快乐了,百姓准不快乐!而孟子的意思是,要让羊儿多长毛,必叫羊儿吃得饱。奈何统治者总是不明白这一点,孟子就给他们画了张草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每每看到孟子这个草图,我就一腔悲凉。百姓活到五十岁才可以衣帛,年轻的时候穿布衣倒也无所谓,问题是那时的人寿命较短,五十岁时可以衣帛,差不多就是准备寿衣了;七十岁可以食肉,人生七十古来稀。人一般活不到七十岁,即使活到七十岁,牙早稀到近无的地步,还吃什么肉啊!至于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直到如今仍没有实现,我见到一些颁白者,大冷的天躺坐在水泥路上,脸前放个破碗,给路人要钱呢…总之,孟子的理想说高也不高,无非是个不饥不寒的温饱问题,说低也不低,因为两千年来,中国人净围着温饱奋斗了!直到今天,惊心动魄的饥饿,仍是40岁以上的国人心灵深处最恐怖的记忆!
孟子与梁惠王是话不投机三句多,但梁惠王好歹执行的是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至少表面上还尊师重教。而孟子为了推销自己的仁政,也是个很有耐心的好老师,用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没想到,仁政还没有推销出去,梁惠王就死了,代之而立的,是梁襄王。孟子会会相面术,一看梁襄王,就知道没戏-“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泄了气,离开了魏国。
孟子所见的大客户,除了梁惠王,还有齐宣王。齐宣王是个很有意思的客户。第一,他并不欣赏孟子的产品,可是他却让这推销员呆在自己身边,偶而跟他切磋一下。第二,齐宣王这人很坦率,坦率到近乎可爱的地步。这种坦率,可能跟管仲所带来的风气有关,众所周知,管仲帮齐桓公谋取春秋首霸之地位时,大力推行“繁荣娼盛”之国策,光国营三陪小姐公司就开设三百家,用来引进人才和吸引外资。孟子跑齐国那会儿,不知齐国的三陪小姐政策是否还是基本国策之一,但是,齐宣王对待孟子,还是很友善的。齐宣王不但没有象梁惠王那样直呼孟子为“叟”,而且还经常拉孟子一块儿谈心。可惜的是,孟子推销自己的仁政时,对客户道德方面的指标要求过高,齐宣王老觉得自己做不到,于是我们就看到这可爱的君主把孟子当心理医生了,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一会儿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再就是说:寡人有疾,寡人好乐,而且爱的还不是主旋律歌曲,而是流行音乐靡靡之音…碰到这么一位可爱的学生,孟老师也是难得的耐心,对于学生的私好一一肯定,然后夹带上自己的私货:好勇也不是什么毛病,就看国君你爱的是大勇还是小勇了,仁政才是大勇;好货也不是什么毛病,要是跟百姓一块儿好就是仁政了;好色也不是毛病,谁都爱这一口,你跟百姓一块儿爱,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是仁政了。至于爱乐,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学生问题多,老师口才更好,不过老师口才再好,捱不过学生开小差,老师说到关键处,学生就开始“王顾左右而言它了”。最后孟子还是回家教书去了,幸亏那时可以随便开设民办学校,这也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孟子带了些研究生,做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用不着评职称,在世时也没心去出版,直到后世的学生把它们汇编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孟子》。遗撼的是,孟子的仁政在后世被聪明的统治者当作庭前的羊头了,比如汉宣帝的儿子想真的搞仁政,惹得他老子大怒:“汉家自有制度,一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仁德教、用周政乎”!可见所谓的独尊儒术纯粹是挂儒卖法!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位亚圣,可能也是给臣民看的!
到了朱元璋时代,孟子的亚圣地位甚至有所动摇。小朱做了皇帝,当然要看《孟子》,可是一看书中居然有“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字眼,讨厌死了,这不是煽动大家犯上作乱吗?遂认为孟子不配亚圣这个“臣民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因此降低孟子的待遇,把孟子的牌位从圣庙里撤出。后来下令编辑《孟子节文》,将原书中具有民主色彩的85条内容删掉,规定学校考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可是晚年,朱元璋跟孟子又有共同语言了,因为他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节,又拍案叫好了。我觉得,中国皇帝都有边看历史书边对号入座的偏好,而“饿”、“空”、“天意”、“大任”等字眼又足以让元璋想起自己做乞儿、做和尚、最后做天子的人生经历来,于已心有戚戚焉,当然要拍手叫好了!就这么一点“心有戚戚”,朱元璋复觉孟子还算是个好人,于是,评反,恢复孟子原先的职称与待遇:以亚圣之尊重享圣庙之祭!
这就是圣人所受的待遇-把尔牌位弄到破庙,给尔一个圣号,扔尔一块冷猪头肉,断章取尔“仁义”,咱们就两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