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不,碰到他就不行了。 主持人:这句话是我们听到的完全一致的答案,我们应该鼓掌祝贺一下。 黄光裕:怎么讲? 主持人:怎么讲,来,答案揭晓一下,要不然黄先生现在一直忐忑不安、七上八下,我们俩背着他到底说什么,其实刚才我问到说你在谈判的时候是不是寸土必争、分毫不让、咄咄逼人,他说你可能在他这谈判从来没有这么麻烦过,跟别人谈判可能都很顺利,但是在这谈判有一点点的麻烦。 黄光裕:不是我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 主持人:那我想知道一下在谈判的过程当中让你们僵持最久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呢,还是刚才说到的价钱的问题吗? 陈晓:应该后期更多的可能是价钱。 主持人:那这种时刻你会有这种拂袖而去谈不下去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时候? 陈晓:是,要假如不为了企业的话早跑掉了。 主持人:早跑掉,但还是忍着坐在那了。 黄光裕:是。陈先生有没有这种也想要逃离的感觉,这简直是没法继续往下谈了。 黄光裕:他逃也是假。 主持人:你老这么说别人。 黄光裕:他是站起来好多次,然后都是假装站起来然后又坐下了。 主持人:上个厕所回来了,这时候我们也要揭一揭对方的心理活动,这时候黄先生把刚才你的心理活动已经多多少少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说心里偷着乐,比如说假装站起来,也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但实际上在谈判的过程当中黄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陈晓:他应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主持人:那他有没有假装虚晃一枪然后再回来的这种情况? 陈晓:应该也有。 黄光裕:我告诉你,我给你讲个特经典,借你这镜头给记录下来。 主持人:好。 黄光裕:有一天他谈到没办法我说他打电话问我怎么着,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着,等着吧,我给你写封信。结果这一等可能等了差不多18个小时,我这封信才给他。我真的给他写了一封信。 主持人:真的写了一封信。 黄光裕:对。 主持人:就觉得那个时候口头表达完全就说不清楚了都。 黄光裕:没法说,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完了他很拧,他听不进去。 主持人:听不进去。 黄光裕:结果我觉得我有理说不清,我就给他写了封信。 主持人:那听不进去咱们就不谈了嘛,咱们有的是可以谈判的人。 黄光裕:是,我告诉他不谈了嘛,等我给你写封信嘛,实际他撤了好几回,实际上他等那封信等的很着急。 主持人:那一刻啊,是黄先生放出一个现在看起来应该是烟雾弹,说我们不谈了,没法谈下去了,我只能给你写信了,那18个小时对你来说可能是一种煎熬,怎么度过的?难受吗? 陈晓:那个时候应该我很自信,他一定会回来嘛。 主持人:您这么一说勾起了我们现场所有人的一个兴奋点,就是这封信究竟里面写了一些什么,谁来传达一下信的内容。 陈晓:应该讲这封信篇幅比较长,我感觉黄总平时的这种习惯写这样长的信应该不是他的特长,所以我想这封信里面他花了很多的心思或者说绞尽脑汁。一方面把自己说的更冠冕堂皇一点,一方面把未来的描绘也说的更美好灿烂一点,然后确实这东西也打动了我。 主持人:那陈先生的慢条斯理让我们急的不行,究竟这个信到底写了一些什么,我们现在的胃口是被越吊越高了,能不能给我们就一些,比如说删除掉一些比较肉麻的话,可以把这个信的大概内容给我们透露一下,你们俩相互补充着吧,由作者和收信人一块来补充一下,满足一下我们大家的这份好奇,想要知道这份信的内容,来,请鼓掌。(掌声)我原来想如果只有一个人鼓掌我们这段就过了,但没想到这么多人都想知道。 陈晓:原创。 主持人:作者先来吧。 黄光裕:我们合并之后的话呢,它有很多的好处,也有很多弊端,那么这里头大家应该怎么去算。那么我们在合并过程里头来讲用我们一句俗语叫协同效应,我们陈老兄就把协同效应大部分,按道理我比例大,他比例小但不管大小应该是按比例来的嘛,结果他把我这一块往他那拿了很多,这个是有问题的嘛。那我一定要告诉他这协同效应怎么来的,你应该怎么去想它,你应该拿多少,你多拿一点还可以,你拿太多不行,他真的拿的,做人得懂理,不能太贪,总的讲就是这个。假定你太贪了,现在我就是让着你,将来我心情不好我见面我就骂你你也很不好受,日子也不好过。 主持人:对,也很不好过。 黄光裕:你应该倒过来让我高兴,让我从你里头多拿一点,我觉得你以后见了我就会很高兴,最后他还是不让,就是这样。 主持人:在18个小时的等待等来了一封信,当然这封信可能还起了一定的作用,你对这封信的回复是用信件的方式还是电话的方式,还是面谈的方式? 陈晓:应该我们是用短信。 主持人:短信的方式也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所以让你们用尽了各种联络讯息。这个时候用了短信,你给他发的短信怎么写的? 陈晓:这封情书从头到尾感人至深,同时呢,问题还得谈。 主持人:你是不是觉得18个小时的工夫白费了还是说有一点点成效? 黄光裕:没有,应该说说嘴上认不认单说,当然我那个是铁打事实他不认也不行,不过劝在座各位就是真的你们可以跟陈总交朋友,以后真的一般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跟他坐在谈判桌对面,这个人太厉害了,没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