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漫步者 | 2006/9/2 10:06:22
评论言论:
“黑色幽默”是欧美现代主义思潮流派之一,它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风行美国,波及西欧。一九六五年三月,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集了十二个作家的作品,题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流派由此而得名。
最重要的“黑色幽默”作家是美国的约瑟夫·海勒(1923?),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大学英文讲师,杂志广告撰稿人,推销经理等。一九六一年问世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他的代表作。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一种荒诞的病态的幽默情趣,它是置身于阴暗,冷漠之中的无可奈何的自我嘲讽,也是面对绞刑架的威逼而产生的一种沮丧的滑稽的逗笑。它的艺术特征在于用荒诞的想象,对人物和环境进行极度夸张的、讽刺的、批判式的描写,以表现当今西方世界的荒谬与冷漠。在“黑色幽默”作家笔下,经常出现漫画式、小丑式的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与传统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截然相反,均是一些“反英雄”的角色。这些“反英雄”是一些平庸的猥琐的小人物,他们深感西方社会的荒谬,要想反抗,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这类作品很少涉及西方世界中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题材,通常用离奇怪诞的情节,“拉洋片”式的结构,把互不连贯的片断的情节和荒诞的幻想拼凑在一起,以表现种种恐怖的主题,如战争、死亡、病疫,污染的严重后果,世界之末日等等,给人一种大难临头之感。由此可见,“黑色幽默”产生于对人类前景的绝望,它是在玩世不恭的嘲讽中,表现对于妨碍个人自由发展的西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无可奈何的愤怒情绪。
“黑色幽默”作家同新小说派一样,反对以人物、情节,主题和背景作为小说要素的创作方法,只是新小说派用冷漠的眼光观察世界,强调物体的重要性,而“黑色幽默”作家则耸耸肩膀,说说反话来对待人们关系中的丑恶和可怕之处。他们的小说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松散,情节跳跃,把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混在一起。
从美学的形式上考察,“黑色幽默”属于喜剧的范畴,但这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性喜剧。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的内在联系,作者故意把真理和谬误,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淆起来,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印象。例如,在品钦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中,作者把情欲和科学技术联系起来,说明人的死亡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且是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物理学力量。在小伏尼格的《胜利者的早餐》中,作者把主宰人们一切荒唐行为的根源,归罪于人类头脑中存在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污染。我们还应该看到,被“黑色幽默”作家作为“荒谬丑恶的本质”来揭示的,只不过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垂死的一些表面现象,他们为之沮丧和所作的批判,也只限于就事论事的渲染和嘲笑而已,不可能触及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且,他们还鼓吹“荒谬与丑恶是永恒的,人类的毁灭是无法挽救的”。这种悲观绝望的论调,无疑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腐蚀剂。
属于“黑色幽默”范畴的代表作品,除了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外,尚有小伏尼格的《猫的摇篮》、《胜利者的早餐》,品钦的《第四十九号货组的拍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