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站务区珍贵资料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中国各省份名字的由来
评论对象: changqing | 2006/9/4 17:40:46
评论言论: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简介

位于祖国的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省区界线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东西最长相距930公里;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南至东宁县南端,南北最长距离为1120公里。地域辽阔,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北部的夏至前后可以看见北极光,东部的乌苏里镇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西部约有2000多公里省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在南部约有1300多公里省界与吉林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2万平方公里(包括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地区的1.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9%,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黑龙江省系由省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清朝建国初期定名为黑龙江。黑龙江省版图状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形象地反映了她富饶美丽的风貌。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几乎等于朝鲜和罗马尼亚领土之和。在地质历史时期,多次大地构造运动使黑龙江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态经历了反复的塑造,到新生代的燕山运动时期才基本奠定了今天的地貌基础。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和漫长地质时期内外自然力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黑龙江省今天基本相对稳定而又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

  黑龙江省冬季受蒙古高压带的影响,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的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全省气候呈观明  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这种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受地理纬度、地形地貌、距海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日照、气温、降水、温度、风等气候要素上,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的区域分布规律。

  黑龙江省区内的植物按世界植物区系的划分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欧亚森林植物亚区、欧亚草原亚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植物。根据目前的调查,共有183种、737属、2200种(其中有1763种为种子植物)。在全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就有107科、636属、1746种;裸子植物3科、6属、17种。这些种植物又属于长白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蒙古植物区系(分布在松嫩平原),这些植物类型的地貌景观主要表现是森林植被、森林草原植被、草原草甸植被,这是黑龙江省的自然植被基础。

  动物资源也是一项较重要的生物资源,黑龙江省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动物群及种类也多种多样。在动物区系上基本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还有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动物群,地理分布上分成大兴安岭亚区、长白亚区、松嫩平原亚区。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98种,其中两栖类11种,爬行类14种,鸟类374种,哺乳类97种,这些野生动物有32种列为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占全国145种保护动物的22·8%,其中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16种,三类保护动物10种。黑龙江省的野生动  物具有大型种类多,季节性、耐寒性强,经济价值大三个特点。

  矿产资源在全国可算是名列前茅。在世界已知的160种矿产中,有150种,已找到11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铁、铜、锌、铅、钨等45种矿产中,储量列居全国前三名的有8种,列居前十名的有28种。在石油、石墨、砂金、矽线石、铸石、玄武岩和钾长石等18种优势矿产中,此六项储量都居全国之首。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二万年以前黑龙江省就有社会氏族,在松花江、嫩江和牡丹江一带,从事原始狩猎、捕鱼和放牧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发展了一定规模的农业;“善骑射,喜耕耘,好渔猎”的女真族在阿什河一带建立了以耕种为主的定居生活;17~18世纪,汉民移至黑龙江在呼兰河平原大规模开垦农田,多以松嫩平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的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黑龙江省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强力开发建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工业生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及乡镇企业为骨干,以石油、煤炭、森林、机械和食品等产业群为特征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全省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陆、水、空、地下运输并行,人、机、运、修配套的综合运输网,舒适、先进、大功率的运输工具逐年增加,客货运量成倍增长,为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祖国边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贡献。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