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KrrjCH | 2006/9/21 21:01:20
评论言论: ·如何搜集整理新疆民歌
王洛宾一生都在搜集整理新疆民歌,然而他真正踏上新疆这片迷人的土地是在1949年,距离他整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整整10年!当时他在兰州,在一次西北抗日剧团的联欢晚会上听到一位维族司机唱维语歌曲,那迷人的旋律简直让他失了魂儿。晚会一结束,他便拎着几瓶酒,揣上两包烟"缠"上了司机。他让司机反复唱这首歌自己则凭借深厚的音乐功底在纸上记下谱子,又找来懂维语的朋友翻译歌词,这便是第一首为汉族人熟悉的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当时的名字叫《马车夫之恋》。
在"缺席"新疆的10年里,他从往来于青海、甘肃、新疆之间的商贾小贩、汽车司机嘴里"挖"出一首又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阿拉木汗》、《黑眉毛》……
他自己也计算不清究竟为这些歌曲付出了多少瓶酒、多少包烟。
王洛宾喜欢把自己叫做"传歌人",他的方式十分草根,很多歌曲都是在小酒馆里、联谊会上听了几遍就整理出来的,然而他对这些歌曲的把握却十分准确。王洛宾将歌词翻译得惟妙惟肖,比如《青春舞曲》中有一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别得那呦呦,别得那呦呦",原本的意思是"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小鸟小鸟呦,小鸟小鸟呦"。小鸟小鸟唱起来很不顺口,王洛宾把小鸟变成英文bird的发音,一下子就谐趣横生了。再如歌曲《阿拉木汗》,"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她的身腰像细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传神的歌词可以当作诗来读。在曲子的整理上,他同样考虑了汉族人的音乐特点,《阿拉木汗》原先是2/4拍节的快板,汉族人很难连唱带跳地唱完它,于是王洛宾就改编成了4/4的节拍。
王洛宾以一种严肃音乐人的专业精神去做一个民间歌曲的挖掘者,为了新疆音乐,他没少吃苦。在乌鲁木齐坐牢的15年里,他每天都不吃饱,每顿饭省下一个馒头去交换少数民族狱友嘴里的民歌。他儿子王海成每次去探狱,总能收到父亲偷偷交给他的两封信,一封信写的是对儿子的牵挂,一封信写的却是他整理下来的新疆民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撒阿黛》、《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前前后后有二三十首。而1975年王洛宾出狱的时候随身携带的除了一本毛选,便是厚厚的三大本民歌集子。
·新疆姑娘的家乡在哪里?
在新疆的民歌中,描写爱情的占了一大半,而王洛宾改编过的那些歌曲,几乎每一首都会有一个漂亮的"女主角"。"两条辫子长又长",带着嫁妆还搭上妹妹的"达坂城的姑娘"不晓得令多少男人想入非非。美丽的"阿拉木汗"令小伙子们为她黑夜没瞌睡,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为她鞋底常跑透",而勇于追求爱情的"牡丹汗"则是歌手 "生命的力量"。
这些美丽传奇的姑娘是些怎样令人着魔的角色啊!她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1950年,王洛宾到裕民采风,在阿勒腾也木勒乡,他遇到了一位81岁的老奶奶加玛汗。加玛汗用动人的歌声给他讲述了维语版的"梁祝":富家女牡丹汗在巴尔鲁克山里遇到一位卖唱的小伙子。小伙子才华横溢又英俊潇洒,顿时赢得了她的芳心。然而牡丹汗显赫的家族断然容不得她与流浪艺人之间的爱情。他的父亲把她关在地洞子里,然而她痴心不改,想方设法跑出去约会,追赶而至的父亲怒不可遏,失手用鞭子打死了女儿。流浪艺人赶到时,看到的仅有一座凄惨的新坟。对着爱人的坟墓,他长歌代哭,"你是我生命的力量啊",歌毕便泣血而亡。
"阿拉木汗"来自哈密,在哈密的木卡姆里有363个调子是唱阿拉木汗的,这些调子都是从古老的哈密王乐队代代传下来的。"黑眉毛的姑娘"来自分布在南疆的乌孜别克族,而"达坂城的姑娘"在王洛宾改编之前叫《达坂城》,所以歌唱家克里木才会笑称达坂城其实没有姑娘。令很多人困惑的"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可不是达坂城"买一送一"的习俗,据王洛宾说,"妹妹"是当时听错发音的结果,后来要改回正确的"伴娘",可歌曲己经流传得人人都会唱,于是作罢,只没料到这句歌词的魅力却因这个错误而直线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