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信息资讯区资讯分享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被称灾星祸水 探秘中国史上外籍太监
评论对象: 浪无痕 | 2006/11/7 16:24:13
评论言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养心殿前十六太监合影

    外籍太监与其他太监地位相同;在当时的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赵兴元透露说,外籍太监在中国的地位和其他普通太监一样;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下层,是皇家的私人奴仆,常被人们称为“灾星”、“祸水”。能够爬上高位、辅佐皇帝的太监,实在是极少数。

    其实,外籍太监还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朝鲜籍太监海寿是明洪武年间李朝太祖李成桂遣送入明廷服务的一员阉人。在知名历史学者陈学霖所写的《海寿———永乐朝一位朝鲜籍太监》中提到,海寿曾七次被遣回本国为使者,为成祖向朝鲜国王索取各种物资。而其影响尤为深远的,是替中国的皇帝向朝鲜索要朝鲜处女,并在其中为成祖选择妃子。

    《明代安南籍太监史事考述———金英、兴安》一文中,陈教授也提到,“北京城内之重要古sha寺院,虽系奉敕修建,实际上董其役者主要是太监”。可见,外籍太监在当时中国与番邦的交流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此,赵兴元认为,即使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像朴不花等这样外籍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仍旧是极少出现。

    明清时期,来中国的朝鲜使节非常之多;清朝时候,每年平均有3个朝鲜使团来中国朝贡,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些使节由朝鲜的大臣组成。因此,如果当时中国皇帝向朝鲜提出什么要求,也不需要朝鲜太监做过多的工作。而且根据当时规定,作为太监不能出宫,也不应该参与和政治相关的事情。”

  为保证皇室纯净血统出现太监制度

    北京有两处地方曾专为太监阉割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商代时就已经有太监出现,经历西周一直到东汉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太监制度。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赵兴元教授就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制度进行了介绍。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