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信息资讯区资讯分享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部分文学名词术语
评论对象: 漫步者 | 2006/9/2 9:55:05
评论言论:
开放性结构


  开放性结构是评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时常用的术语。它是指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似有似无,人物形象若明若暗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当代欧美的"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或"新小说派"的创作中,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被打破了,传统的描写方法被遗弃,故事情节开始解体,时空观念被打乱,逐渐形成一种开放性的艺术结构。

  开放性结构的出现,首先基于对文艺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新理解。现代派作家认为,传统的小说确定了内容然后再找合适其表达需要的形式来构成小说,它只能使小说讲一个客观的故事。他们认为,当代欧美社会本身动荡不安,小说的内容也不可能是一个既定的故事。因此,在艺术上它必须具有一种不稳定的。这种形式包含着作者已知的内容、未知的内容和读者的再创作。

  基于这样的认识,现代派作家否定"全知的观点",认为小说家不可能像造物主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作者只能采用普通人的观点,记载一些陌生人的言行和姿势,让人物依据他的视觉、感觉、回忆来叙述自己的经验。一部小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写尽一个时代,只能写出相以对的时空观念内或意识活动的过程。

  有"意识流"小说中,作家有意用"心理时间"取代"空间时间"(物理时间),打破时间顺序和空时界限,把过去、现在、未来互相颠倒,彼此交错;故事情节无始无终,似完没完;在章法结构上趋向突兀多变或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尤其在法国的"新小说派"的创作中,人物的姓名、性格、身份往往不明确,人物形象扑朔迷离,仿佛作家有意将一些情节材料用橡皮擦掉,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探索答案。这种表达方式,人们就称它为开放性结构。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