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信息资讯区资讯分享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中秋节由来历起源传说风俗习俗诗词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6/10/6 13:25:00
评论言论:

下面的诗词就较具有代表性: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十五夜抵建宁通都桥玩月 
                        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 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 忽依高阁堕檐前
                  坐当林树看鸟  望入云河与水连
                  久欲乘槎问天上 几回津路渺无边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夜无月
                       樊增礼
                  江亘古清光彻九州 只今烟雾锁琼楼
                  莫秋遮断山河影 照出山河影更愁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刊本《唐诗画谱》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
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
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
                  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
                    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
                  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
                  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
                  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
                  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
                  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