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毒药 | 2006/10/18 12:08:55
评论言论:
1985年1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视察贵州大学校园,接着又到学校的三个食堂,仔细地了解同学们的伙食状况。胡锦涛亲切随和,同学们都十分高兴自然地同他畅谈。
胡锦涛听取学校党政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与大家合影留念
“毕节不仅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生机和活力得到充分体现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顾久说。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结硕果”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
“建立毕节这个生态试验区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在发布会上,顾久介绍,1988年1月,当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毕节考察时提出,要把毕节办成一个生态试验区,确定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努力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环发大会上,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这与胡锦涛1988年在毕节考察时的想法是一致的。”顾久说。
顾久介绍,当时的毕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斤。
为解决毕节的发展难题,1988年5月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派了20多位专家学者赴当地考察。专家组回北京后,申请把毕节定为试验区。1988年6月中央批准这一建议,“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成立。
“扶贫开发,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是最关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说,17年来,根据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发展规划,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入毕节的建设,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1665元,贫困人口从312万降至56万。
据了解,17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为毕节引进资金3.4亿元,联系项目80多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直接投入各种资金7000余万元,培训干部8600多人次,帮助输出富余劳动力1.1万人,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其中包括学校30多所。
毕节经验示范和谐发展厉以宁总结当地和谐发展四方面内涵
全国政协委员、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的经验对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具有示范意义,毕节经验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的和谐、提高人口素质四个方面。
厉以宁认为,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的宝贵经验对实现和谐社会具有示范作用,昭示了发展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搞好招工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依林择林、依草择草、依荒择荒”,恢复自然生态;第三,实现教育的和谐。教育水平低必然就业难,贫困地区一定要建希望小学、实现中等教育、办大学;第四,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