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拓夫 | 2006/10/24 14:06:49
评论言论: 五、 马灯家传红军情
红军长征转战黔西北时,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虽迄今70年岁月过去,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真实的故事,就像国酒茅台,越陈越香。
两匹红军马
1936年3月,红军长征途经威宁县,部队借宿百姓家。住在农民马杨八家的红军,见主人家境贫寒,缺衣少食,心里很不是滋味,在部队出发时送给杨家一匹马,让他或作驾车,或卖补家用。红军开走后,当地土匪头子刘朝梁得知此事,便来敲诈马杨八,说:“你抢了红军一匹马,这马就归你了,可马上驮的金银财宝,你必须统统交出来,否则就要办罪。”老实巴交的马杨八一再说明,马是红军送的,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土匪刘朝梁哪听这些,继续威逼。正当马杨八为难之时,被同村的锁小平寺夫(清真寺阿訇之下的品级)遇见。锁寺夫有文化有胆识,为人正直,在当地颇浮众望。红军到此,他协助阿訇同群众一起,做了不少拥红工作。因此,他对红军和村民相处情况非常了解。听了刘朝梁一派胡言,便作证说,红军借宿马杨八家,吃了他家的粮食,以马作还,并无其他财物,这我都知道。又幽默地问刘朝梁,你有几十支枪,尚对红军东躲西藏;马杨八手无寸铁,怎么能够抢到红军的马?土匪刘被问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见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只得悻悻地离去。
后来,马杨八把这匹马养得膘肥体壮,乘骑挽车,为改善他家生产生活起了很大作用,哪舍得出卖。直到他去世时,因无钱安葬,家人才忍痛将这匹马卖了,作为安葬费用,因此村民们说,马杨八生得红军养,死得红军葬,真有福气。
与此同时,红二、六军团路过威宁县麻乍乡驻扎时,借住在农民赵敢生家的红军,借主人五升米做饭。饭后出发时,付给赵敢生一块大洋。赵目睹红军待人和气,公买公卖,十分敬仰,执意不肯收钱。这可把这位红军为难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红军的纪律,怎能吃粮不给钱呢。这位红军只得将一匹马相送。赵敢生执意不收,说部队行军,少不了马。红军借口辎重不多,用不着这匹骡马,且牵上它反到是个累赘,执意要给。赵推辞不脱,只好收下。村民们把这匹马称为“红军马”,大有“见马如见红军”之意。12年后,1948年这匹马老而死了,但它繁殖的后代则是一代接一代。“红军马”永世连结着黔西北人民的缕缕情思。
红军灯
1935年3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由贺龙、任弼时率领,转战来到乌蒙高原赫章县的金钟镇。部队的炊事班借住在农民夏奠川家,并借用他家的锅灶给红军指战员做饭。这些炊事员本来就是农民,与房东相处得很融洽,战士们称夏母为伯娘,还把做好的饭菜送给主人一份,使夏氏母子深感红军对穷人的体贴和温暖。
部队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时,夏伯娘真是舍不得红军走,她拉着战士的手难舍难分。战士们也是惜别依依。给老人送饭的那个炊事员,看看夏伯娘,又看看自已手里的马灯,似乎想到了什么,亲切地说;“夏伯娘!我们走了还会回来的。这盏马灯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红军走了。夏伯娘手提马灯,看着灯罩的红五星,就像红军还住在家里。为了保护好这盏红军灯,她藏入屋后一棵大树下的砖洞里。
光阴荏苒。夏伯娘76岁临终之际,把儿子夏奠川叫到床前,嘱咐说:“当年红军送给咱家一盏马灯,我把它藏在屋后那棵大树下面的砖洞里。你要继续把它保管好。等革命胜利了,你把它拿到我坟前点亮,让我同全家一块庆…庆…庆…”话没说完,夏伯娘就去了。
1949年12月,当年的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赫章。夏奠川遵照母亲的遗嘱,把藏在地下13年的马灯取出,在向母亲报告胜利喜讯之后,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赫章县人民武装部。
此乃:子尊母命点红灯,母闻胜利乐九泉!
红军豆
1936年3月,长征中的红二军团第四师路经威宁县时,部队在兴隆、天生桥一带宿营整休。该地的兴隆厂是个苗族聚居的村寨,有20多户人家。这里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人民不仅生活贫困,还饱受地主剥削和土匪官兵的勒索掳劫。因此,苗族同胞一听到有军队来,就躲进深山老箐。这回听说要来红军.又听到反共宣传,更是全村躲避。经过红军喊话宣传,大多数人陆续回家了。只有罗伯业米一家躲得太远,红军走后才回家。罗伯业米还没进屋,就在家门口发现一碗红色的小豆,一问,才知道是红军给他家留下的。罗伯业米还没见过这种豆子,舍不得吃,把它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果然得到很好的收成。年复一年,种的人越来越多。因这种豆子的颜色是红的,又是红军留下的种子,为了不忘红军的深情厚意,苗家给取名“红军豆”。
红军豆,听起来亲切,吃起来很香,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