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拓夫 | 2006/10/24 14:09:34
评论言论: 四、 天地美景织金洞
一棵17米高的“银雨树”,遍体透明,熠熠生辉,恰似一座玲珑宝塔,又像亭亭玉立的仙女,此乃织金洞镇洞之宝。
织金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美、最奇、最全的旅游溶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已勘测有开发价值的长度达12•1公里。堆积物最高达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石笋高出7米。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比誉冠全球的法国溶洞大3倍。
织金洞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那五彩斑斓、柔和透明、洁白如玉的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钟旗、卷曲石、月乃石、鸡血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盘、云碟、穴罐、谷针田、梅花田、珍珠田、边石坝等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极具旅游和科研价值,被列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旅游洞穴协会大会上,织金洞被正式接纳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会员——这是亚洲第一个加入该协会的成员。
目前,织金洞根据丰富而多变的堆积图形,划分为迎宾厅、讲经堂、万寿宫、望山湖、广寒宫、灵霄殿、雪香宫、塔砖洞、江南泽国、黄土高原、十万大山等12个大景区,47个厅堂。
笔者随着游客,在导游员带领下,踏着整齐的石阶,缓缓走进久仰的织金洞。
首先来到迎宾厅。导游员介绍,这个厅长200米,宽50多米。我们看到,阳光从洞口射入,厅内长满苔藓。映入眼帘的岩溶堆积物如巨狮、如玉蟾、如松树。抬头,顶部一侧有直径10余米的天窗,阳光直射洞底。天窗边沿有水珠成串滴落,在阳光照耀下,如串串珠帘,又似万千金钱洒地,故名“落钱洞”。厅旁有—小厅。内有一钟乳石,高10余米,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因名“蘑菇厅”。厅内有一水塘,直径约4米,清澈的水面平静如镜,站在塘边,可见石笋和天窗的倒影,因取名“影泉”。
沿着洞壁栈道,来到“讲经堂”。这里景深长200米,顶高百米,宽50米。因岩溶堆积物形如罗汉说法讲经而得名。中间有一个面积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一分为二,名“日月潭”。潭中有一石笋高20米,底围直径10多米,形状如三层宝塔,塔顶之上,坐一“高僧”,状如聚神讲经。塔东侧的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倾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深思,有的问询于邻,有的低头默想,神态各异。记者曾在西藏最大的蜇蚌寺采访,面对“讲经堂”,似曾相识:这里不仅有蜇蚌寺讲经说法的动人场面,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回神方知,眼前呈现的山峦、林海和田野等景像,并非人工,而是天然。
沿着潭北陡坡,顺石径盘旋而上,伸手可触及洞顶,名“摩天岭”。左侧有九棵石柱毗邻成排,形如蟠龙从洞底直撑棚顶,名为“九龙撑天”。上行走出狭窄的“九龙撑天”通道,经过“金塔之城”,便到了 “万寿宫”。
站在万寿宫,顿有一种天高云淡,豁然开朗之感。这个高宽都是90米的地宫,又叫“九九宫”。导游调侃:“据说,到过九九宫的人,都能活99岁。祝各位寿比南山,洪福齐天!”引得游客们哄堂大笑。
在万寿宫可观赏到“三星聚会”、“万寿山”等生动景象。
顺着导游员的指向,前方开花状石笋,有如劳累一生、弯腰驼背的老婆婆,手捧一碗竹荪(当地特产)长寿汤,慢慢品尝,其后,是她怀抱婴儿的媳妇给她捶背,通过灯光照射,构成一幅动人的“婆媳情深”剪影。据说,千万年后老婆婆变成了老寿星。
“那么,老寿星在哪里?”导游小姐指向一侧:“请大家看,这三座粗壮的石笋,高都在20米,就是福、禄、寿三星。他们有感于媳妇的孝顺,相聚交谈,感叹人间美好亲情。中间那位寿星长须飘逸,手持拐杖,神态逼真。其实,这三位“寿星”都是洞顶裂隙较大的片状流水沉淀而成,已有25万年的历史,说他们老,真是名副其实。
万寿宫系远古时洞顶塌落,巨石堆积如山形成,又称“万寿山”。山上盖满粗细石笋等岩溶堆积物,洞顶和厅壁有黄、白、红、蓝、褐色交织,构成众多美丽图案。所有这些,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观赏价值,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织金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第一时期是空洞形成,矩今50万年以上;第二时期是洞顶崩塌,距今35万年至50万年;第三时期是粗大石笋堆积期,距今25万年至35万年;第四时期是细长石笋堆积期,大约从10万年前开始持续至今。
穿过“水晶宫”,我们来到“南天门”的最高点——灵霄殿。
灵霄殿高40米,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斓,俨然如天宫宝殿的帷幕。殿内的钟乳石洁白无瑕,如华表、如玉塔、如仙鹤、如神女、如玉兔、如银耳,应有尽有。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名“擎天柱”。柱后有一个面积20平方米的水池,石莲漂浮水面,名“瑶池”。这里海拔1321米,比洞口高20米,是织金洞最美的景点之一。
首先是它的空间美,景面匀称而明快。巧夺天工的独特造型,仿佛一个巨大的方形舞台一下子拉开了帷幕,让其中景色令人尽收眼底。
灵霄殿景观组合奇妙而和谐。中部高37米的石柱,纤细、秀长、宁静,无依无靠,称为“擎天一线”。后方背景是洁白的石笋,左右两侧是宽阔的石幔,尤其是右壁的石帘,长百余米,高数十米,规模宏大,气势恢弘,景观密集。这个石帘让我们感受到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它是几十万年前从洞顶裂缝漫流而下的片状水沉淀形成。“擎天一线”正好与四周景观形成了动与静、壮与秀、疏与密的和谐美。石帘右上方有一白玉罗汉,盘腿而坐,据说它是应西天王母之邀,前来参加蟠桃盛会,被瑶池仙景所迷,乐不思归。其实,它是一个水质纯净的滴水点,由滴水长年沉积形成。
走出灵霄殿,便来到了广寒宫。站在入口处的平台望去,同灵霄殿的明快匀称相比,这里却是神秘深邃。民间传说,广寒宫是月球上的宫殿,真月宫有多美、多大,不为人知。此处的广寒宫长400多米,宽百余米,高70多米,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恐怕比天上的广寒要大得多。广寒宫里有三处美景。
第一个是霸王盔。右前方14米高的石笋,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人们仿佛在这里看到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在这里凝固。从地质学上看,这一石笋由下部帽状石笋和上部杆状石笋组成,说明早期滴水量大,先形成帽状石笋,后期滴水量减少形成杆状石笋,从而形成了“霸王三宝”之一的霸王盔,成为广寒宫中一绝;霸王另外两件宝——霸王剑和霸王鞭,据说亦藏于此宫,只有幸运者方能寻得。
继续前行,沿石阶上上下下,仿佛来到一个巨大画廊——“江山如此多娇”,它是大画卷,又像交响曲,更似一首诗。细心的游客,不难在画中找到广寒月宫中的人物和动物,如嫦娥,吴刚,玉免……
正前方一株大石柱,高70多米,气势非凡,这是广寒宫中的第二绝,也是广寒宫的标志之一的娑罗树。由于整棵石柱上形如灵芝的石花堆砌而上,且与洞底下垂的石帷相连,又称“灵芝山”,华美壮丽,生气勃勃。医家有言,灵芝可谓圣药,能使人驻颜不老,乃至起死回生。导游小姐调侃:此处灵芝虽无法可食,但如此灵气充盈之地,大家多呼吸几口,藏于体内,调精养神,也许不无作用。
走过 “佛影仙踪”的无声世界,只见路边一尊巨大的石体,犹如强悍的鳄鱼,似乎在这里守护着广寒宫中最后一绝——银雨树。
在丛丛石笋的陪衬下,17米高的“银雨树”浑身披金撒银,从白色玉盘中脱颖而出。树身有50多层花瓣,叶片为扁弧形向上生长。细观如朵朵莲花,层叠堆砌,摇曳多姿;整体视之,好像一座玲珑宝塔,遍体透亮,熠熠生辉。背后有钟乳石、石笋等多种堆积造型的衬托,在艺术灯光下,银雨树宛如仙姝,亭亭玉立,集豪壮、秀勉、精巧于一体,使人叹为观止,被称为织金洞的镇洞之宝。
银雨树的形成分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花状石三个阶段。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缓慢流淌,向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花瓣状石笋。其过程,迄今约15万年。这期间,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始终没有改变,水量恒定,方成此树。俗话说:“滴水穿石”,说的是水的毅力。在织金洞这句话正好相反,叫“滴水生石”。生石比穿石更需要耐力和创造力。因此,地质学家们说,把这棵银雨树称为国宝不够,应称为地球之宝!
经过“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再走出“十万大山”,在画中穿行、景中游览了两个多小时,来到织金洞尾部“天都”平台。这里海拔1410米,是织金洞的最高点,故称“天都”。导游员告诉大家,待一会儿将通过人工洞道步入织金洞的自然出口——雷子洞。
其实,雷子洞与十万大山原是一个洞,大约在25万年前,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中部坍塌淤塞而一分为二,导致两个称谓。地质学家的智慧,没有让这种形式上的分开成为实质上的割裂,经过开掘,使织金洞首尾贯通,给了游客一个畅快到底。
织金洞真可谓“集古今奇观于一洞,汇天地美景于一堂”。大自然的巧手妙笔,鬼斧神工,无极造化,令人称奇叫绝!导游员似乎感到自已的介绍不够充份,她借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成语,请大家去充份发挥想像力,幻化织金洞无穷美景,丰富那主观和客观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