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白布河纪行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25:30
评论言论:   阴天。远远望去,巍巍屹立于白布河西岸的老鹰岩稍稍一纵,便会振翅长空。这种感觉顽固得就像萦绕在岩顶的云雾,无法挥却。但若是晴天丽日,近视眼也会发现,老鹰岩倒像是神话中的独眼怪兽——半岩上有一个巨大的洞(老鹰洞),仿佛是一枚深邃的眼睛,在审视着两岩的沧海桑田。如此说来,洞中的虚灵寺便可顺理成章地作为这只眼睛的“瞳仁”。
    然而,这颗“瞳仁”的历史并不长。
    民国二十六年,黔西人氏、佛家信徒文定中也许是想凭借老鹰岩“欲飞”的气势加速自己“灵魂”的飞升,而在老鹰洞建了虚灵寺吧?要不,费那大力气在半空中大兴土木也多少有点“豆腐放醋”的味道。据说,昔日这虚灵寺烟火还盛极一时,从白布到珠场十余里河岸上的人家,都能听见半岩上和尚们“早课”和“晚课”的锣鼓声,引得人们“神经兮兮”的猜测,“寺中神仙打鬼”。也曾有人问下岩买粮的和尚:寺中究竟在做什么?和尚说,为你们“降灾祛病”。
    我们跟在向导后面,从“只有猴子和少数几个人才敢走”的必由之路进入老鹰洞。展现在我们眼中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和破碎的石雕佛像;洞壁上还残留着几片阴刻的诗文。这与当年楼分三层,飞檐翘角,几尊佛像栩栩如生,木鱼阵阵,香雾缭绕的景象大相径庭。向导说,曾有8名和尚在寺中念经颂佛,新中国成立后纷纷“下凡”,成家立业、耕田种地。——看来,乐土并非天堂的“专利”,就连虔诚的文定中也结了婚,到黔西的一家医院参加了工作。不过,此举还是与他建寺时“降灾祛病”的想法大致相符,所不同的仅是神医人是“空”,人医人是实。从此,虚灵寺人去楼空,成了没人保护的文物。“破四旧”时,一群小青年以不破不立的精神,给虚灵寺带去一场灭顶之灾。结果,我们现在只能靠想像来恢复它往日的辉煌。若是老鹰洞真是睁开的眼睛,那么面对悠悠的河流与岁月,思绪的翅膀又该如何徘徊?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