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转帖]白布河纪行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36:05
评论言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像玉屏凭着箫笛扬名一样,大方县对江河畔的小路坡村,依靠其特产——不(bū)嘟,使小地方有了大名气。提起小路坡,大方人可说是妇孺皆知。
不嘟,是一种用玻璃烧制的工艺品,很像一种玩具乐器,发音富于节奏,能产生“不嘟、不嘟”的音响,由此得名。逢年过节,孩子们尤喜欢玩它,屋内屋外,大街小巷,一阵不嘟声响,节日气氛便浓起来。
小路坡不嘟工艺,是由当地姓石的人家从山东迁来时顺便“拿来”的,至今已传了九代人,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贵州,不嘟原属小路坡“独家生产”,后来有了发展,安顺和黔东南也有人在烧制,因此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销得出,就是钱;销不出,就是玻璃渣。”为站稳市场,小路坡人如今已不单单生产不嘟,他们用类似烧制不嘟的工艺,推陈出新,已能制出花瓶、水烟壶、油灯等10多种新产品。这些玻璃制品,由于仅用一根玻璃管挑着玻璃液反复翻卷吹成,因此形态自然、天衣无缝,加上色彩华贵,既实用,也可供观赏,是富有特色的工艺品,引得诸众青睐。
相传,从前小路坡做不嘟的烧料,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五色石,因此烧不嘟的人家都设有女娲神龛,时常祭拜,以示感激。女娲娘娘善良的“一举”,的确给不少烧不嘟的人带来了福气,如今,小路坡的“不嘟系列产品”已远销昆明、重庆、上海和东南亚等地。村民彭建华1991年腊月间一次性销出万余只水烟壶,收入3 000多元;另一个叫肖世俊的人,原先仅靠自己的一份承包地,要养活五六口人,日子“青黄不接”,学会烧不嘟后,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建起了一幢两层小平房……烧不嘟,成了小路坡的一条致富路。
然而,烧不嘟的“曲折”处是人们难以意料的。为在春节前烧成一批不嘟或烟壶等等,三伏天就得起炉烧制,炉温达到千度以上,作业者半年下来就汗水流尽,皮肤焦黄,呼吸不畅,对健康影响很大;又由于都是脆性的玻璃制品,容易损坏,曾有人运两万只不嘟去清镇出售,途中一次紧急sha车,挤碎大半,本钱都捞不回……所以当地人说:烧不嘟,吹不嘟,有人成了万元户,有人难穿新衣服。面对不嘟这一传统工艺,我们想,若是能在技改、作坊、安全保健设施等方面动点脑筋,不嘟不也会让这里的人们从“小路”走上康庄大道吗?
评论对象: 野人 | 2007/1/14 20:36:05
评论言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像玉屏凭着箫笛扬名一样,大方县对江河畔的小路坡村,依靠其特产——不(bū)嘟,使小地方有了大名气。提起小路坡,大方人可说是妇孺皆知。
不嘟,是一种用玻璃烧制的工艺品,很像一种玩具乐器,发音富于节奏,能产生“不嘟、不嘟”的音响,由此得名。逢年过节,孩子们尤喜欢玩它,屋内屋外,大街小巷,一阵不嘟声响,节日气氛便浓起来。
小路坡不嘟工艺,是由当地姓石的人家从山东迁来时顺便“拿来”的,至今已传了九代人,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贵州,不嘟原属小路坡“独家生产”,后来有了发展,安顺和黔东南也有人在烧制,因此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销得出,就是钱;销不出,就是玻璃渣。”为站稳市场,小路坡人如今已不单单生产不嘟,他们用类似烧制不嘟的工艺,推陈出新,已能制出花瓶、水烟壶、油灯等10多种新产品。这些玻璃制品,由于仅用一根玻璃管挑着玻璃液反复翻卷吹成,因此形态自然、天衣无缝,加上色彩华贵,既实用,也可供观赏,是富有特色的工艺品,引得诸众青睐。
相传,从前小路坡做不嘟的烧料,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五色石,因此烧不嘟的人家都设有女娲神龛,时常祭拜,以示感激。女娲娘娘善良的“一举”,的确给不少烧不嘟的人带来了福气,如今,小路坡的“不嘟系列产品”已远销昆明、重庆、上海和东南亚等地。村民彭建华1991年腊月间一次性销出万余只水烟壶,收入3 000多元;另一个叫肖世俊的人,原先仅靠自己的一份承包地,要养活五六口人,日子“青黄不接”,学会烧不嘟后,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建起了一幢两层小平房……烧不嘟,成了小路坡的一条致富路。
然而,烧不嘟的“曲折”处是人们难以意料的。为在春节前烧成一批不嘟或烟壶等等,三伏天就得起炉烧制,炉温达到千度以上,作业者半年下来就汗水流尽,皮肤焦黄,呼吸不畅,对健康影响很大;又由于都是脆性的玻璃制品,容易损坏,曾有人运两万只不嘟去清镇出售,途中一次紧急sha车,挤碎大半,本钱都捞不回……所以当地人说:烧不嘟,吹不嘟,有人成了万元户,有人难穿新衣服。面对不嘟这一传统工艺,我们想,若是能在技改、作坊、安全保健设施等方面动点脑筋,不嘟不也会让这里的人们从“小路”走上康庄大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