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醉人 | 2006/9/14 9:53:43
评论言论:
4、奢香在主政期间加强了对中原文化的学习,水西的许多旧习俗随着九驿的开通也逐渐发生变化。许多文人对奢香的评价中就有了移风易俗这一主题。
镇宁举人、黔西学政余上泗在《蛮洞竹枝词》中描述了水西彝族对奢香争取和平、引进礼乐的怀念:
“风烟济火旧岩疆,礼乐千村变卉棠。
际得承平遗事远,部人犹自说奢香。”[2](P547)
大定廪生陈治写有专门描述九驿中“阁鸦驿”的诗,诗中不仅描述了修路的艰难,还指出了修路促进水西人民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带来风俗的变革:
“奢香何物奇女子,献驿竟雪对薄耻。铲峰凿岭骇妇媪,造化失权任驱使。天险曾惊、鸦飞不到山,五丁不逢、亦教山灵死,开边男儿闻之颜应泚。一从鸟道化坦夷,电流星驰羽檄飞。皇华时复歌载路,使节所至辄题诗。二百年来俗顿改,遥遥书声出翠霭。艳曲希闻僰姬歌,诗法常觅山翁解。”[2](P588)
关于奢香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方面,大定知府黄宅中有诗评论道:
“女官恰英举,万里朝天字。
参政礼贤儒,心折书一纸。”[2](P569)
随着习俗的变革,描绘水西风情的诗也随之产生:
清代《古欢堂集》卷七《送徐谕德华隐还朝》:“得人之盛祭庚午,夜郎阵垒何堂堂。独扛竟文百斛鼎,不知谁可相颉颃。奢香驿前马挝动,麻哈江水流汤汤。僰儿酒担青鸭蹠,僚女髻插红佛桑。”
《古欢堂集》卷三十八《黔书》中录有《牂牁乡·春镫绝句》:“济火祠前试绮罗,奢香驿下舞婆娑。夜郎塞路人如蚁,大半番童僰女多。”
从彝文古籍和彝族学者著述、汉文史志,以及明清大量汉文诗文作品中关于奢香的记载和评论可以看出,史学家、文学家乃至于普通百姓对奢香都持肯定与赞扬的态度。这些封建汉族士大夫们被她的尽忠职守和机智勇敢折服,修筑驿路和引进汉文化所带来的风俗理念上的改进也成为水西各族人民怀念她的重要原因。奢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为国为民的精神却永载青史,值得后人永世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