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大方 | 2006/10/5 11:12:58
评论言论:
作者 罗世勋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依、仡佬等35个民族和蔡家等未定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黔西北这块古老神秘的高原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文化,并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传承而不断丰富,其艺术优美动人,别具一格。他们在劳作之余得到欢乐,并感染教育着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翻身作主,使民族歌舞文化这块瑰宝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走出黔西北、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一、民族歌曲、乐曲的编创
二十世纪50年代,由宋树秀记录的威宁自治县彝族歌手代沟兔汝的60多首《彝族民间歌曲集》,多年来作为贵州省艺术学校的辅导教材,其中的部分民歌曾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优美的独唱歌曲《芦虹高原之歌》代表着高原彝家民歌风格的创作水平。由音乐家陈天乐教授记录的代沟兔汝的共40多首《月琴曲集》被收入《中国民间乐曲集》,其中的创作曲《放牧归来》曾被贵州广播电台录播。彝族音乐家张柯所作的《小提琴独奏曲》在贵阳、成都演出后,流传全国,还被上海音乐学院列为经常演奏的小提琴曲,在西欧乐坛上也有人演奏。
从1979年下半年起到1984年,大方县民族事务委员会配合大方县文化馆深入民族地区搜集整理各类民歌300多首,器乐曲100多首。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配合毕节地区文化局搜集民间歌曲2000多首,器乐曲800多首。在各县选编成卷的基础上,编辑《毕节地区民族民间歌曲集成》7册,共900多首,其中500多首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编辑《黔西北苗族多声部歌曲》1册。搜集整理300多首彝族民歌连同介绍专文,由省群众艺术馆出版,受到省内外音乐工作者的赞赏。在此基础上,广大音乐工作者纷纷利用民族音调进行创作。几年来,全区共创作民族题材的歌曲250多首,其中,1首由省选送参加全国民族团结征歌评奖,获创作奖,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1首在全国农村歌曲征歌中入选,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5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8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首获全省音乐创作二等奖,4首获农村歌曲征歌评选二等奖,5首在省电台播放。
1991年,由陈长友策划,胡家勋编辑,阿鲁舍峨(陈长友)监制的《乌蒙欢歌舞曲》首次在北京录制成磁带,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后,深受全区各族人民的喜爱。《乌蒙欢歌》舞曲分为乌蒙彝舞舞曲和乌蒙民舞舞曲两部分。乌蒙彝舞舞曲主要源于乌蒙山彝族民歌歌种“曲谷”和“阿硕”,具有乌蒙彝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及彝族人民的民族气质,可用于集体舞。乌蒙民舞舞曲主要来源于乌蒙山区汉、彝、苗、回、仡佬、布依、白等民族的有代表性的民歌。舞曲表现乌蒙山区各族人民团结进步,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气质。可用于集体舞及舞台、舞厅,也可供欣赏。
1997年8月,由毕节地区苗学会编,胡家勋主编的黔西北苗族民间歌曲集《乌蒙苗歌》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册。该书收入苗歌109首,其中情歌81首、丧事歌8首、婚事歌10首、世俗歌6首、巫歌1首、儿童歌曲3首,共24万字。
1998年10月,陈长友主编的少数民族歌曲选《乌蒙放歌》一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14万字,共发行5000册。这本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创作改编歌曲,共40首;第二部分为民间歌曲,共14首。这些歌曲从不同侧面反映我区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其主要内容是我区的风物景点、山乡建设和展示我区少数民族的独特民俗及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