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红绿辉映长征路》之毕节
评论对象: 拓夫 | 2006/10/24 14:10:56
评论言论: 一、 和谐社会现雏型

  ——感受《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下的壮丽诗篇《长征》中的伟大预言。70年后的2005年初夏,记者有幸来到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遍访了包括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赫章、威宁和金沙等八个县市在内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穿过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记者看到乌蒙之巅、金沙江畔这块被称为人类生存禁区的地方,响彻一曲改天换地的时代战歌。更具意义的是,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孕育出一条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

  情系乌蒙

  中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省,是同地球上的南非、北美、地中海沿岸和澳大利亚几大块一样的岩溶地貌区。贵州毕节地区的喀斯特地质特点更为典型,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岩石裸露,导致土地贫瘠,人民深度贫困。这块2.6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革命老区,超负荷地承载着600万人口。如果除去占90%的挂在陡坡上的旱地,就只剩下60万亩水田。人地矛盾凸现的结果是,贫困、生态、人口三大问题交织在一起,500万人口的生存和落后的耕作方式,形成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严重流失,使当地人民面临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危机。就在这种形势下,1985年,平民子弟胡锦涛,迈着稳健步伐,来到了揽月诗翁笔下的磅礴乌蒙,来到了“三军过后”的金沙江畔。

  1985年5月的一天,毕节一个偏僻的村庄,农民杨八郎(因生了八个儿子故人冠此称)刚下地回家,只见村民组长跑进门急火火说:“快快!八郎,领导来了。”说着就有人弯腰进了他的草屋,其中一位领导亲切地握住他的手,问他家有几口人、几亩地,种些什么庄稼?粮食是否够吃,孩子上学没有?等等。忠厚的八郎一五一十地回答。听着八郎的话,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和八郎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那位领导心情凝重地拿出随身携带的500元钱给八郎 ,嘱咐他要相信党和政府,嘱咐他要勤劳致富。当时的八郎并不知道这位领导是省委书记胡锦涛,更没能意识到:从此,他和他的村子,乃至整个毕节地区数百万贫困农民的命运,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毕节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神圣使命

  新官伊始,重任在肩。胡锦涛在省干部见面会上,没有多谈他的施政纲领,而是讲述了一个外国人的故事。

  公元1904年,一个名叫博格里的英国人,来到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县的一个名叫石门坎的小村。那是一个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他带来投资,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学校,修了足球场,还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他用英文字母仿拼当地的老苗语,自编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的教材,免费招收贫穷的学生。后来,一场瘟疫,当地的百姓都走了,他却留下来呵护可爱的中国学生。最后,瘟疫夺走了他的生命。

  博格里去了。在中国荒凉的一个小村里,留下了他的坟墓,他留下了知识和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留下了他培育的一代英才。有人统计,这里出过两个博士,还培养出中共厅级以上官员20名。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这个苗族小村,老人们尽管不识字,却能说上几句英语。博格里用他的实践告诉人们,先进的科学文化加艰苦创业,可以在落后的贫困地区,实现教育的超常规跨越。

  省委书记讲述的这个不太遥远的故事,实在令人难以平静。身为父母官,难道不应该为自已的老百姓多做奉献,改变自已家乡的面貌?

  但是,贵州脱贫致富路在何方?突破口在那里?还是从调查研究入手吧。从此,作为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贵州,或山坡地头,或农舍街市,常现身影。在北京,跑部委,访专家,不畏辛劳,不耻下问。

  调查表明,毕节全区贫困人口占总数69%,其中有上百万户极贫农民,人畜共居在低矮、潮湿、窄小的杈杈房子里,全部家产不足百元。这可是当年红军长征到过的毕节,有5000多毕节儿女参加红军,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区啊!

  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访问、探讨,1986年夏季,贵州省委、政府,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等中央机关部门,相继写出了《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等文章,这一篇篇向贫困宣战的檄文,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胡锦涛为班长的贵州省委、省政府。

  1987年1月,胡锦涛按照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精神,结合贵州实际,决定变全面推进为重点突破,将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人自身的生产与发展系统,进行通盘考虑,综合整治。他选择了溶岩典型、人口密集、苦甲天下,而又相对有些经验的毕节地区,来探索一条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胡锦涛给这个决策取名叫“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这个报告经数易其稿后,上报到国务院。1988年6月9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至此,经过胡锦涛两年多的苦苦探索、反复论证,凝聚着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各界有识之士和毕节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重大决策——《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应运而生。

  雄浑乐章

  毕节试验区包含三大主题:一是开发扶贫,二是生态建设,三是控制人口。试验区建立17年来,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奏响了一曲曲雄浑乐章。

  所谓“开发扶贫”,就是要“从救济扶贫向开发扶贫转变”,就是要把单纯救的“输血型变成造血型”,就是要把“发完吃、吃完发”的钱,用来发展生产,把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毕节地区的资源优势之一,是潜力巨大的水和煤。胡锦涛主张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大开山门,广纳百川,引资合作,加快发展。17年来,试验区引资合作取得可喜进展。美国汉斯集团,山东衮矿集团,华电集团,西洋集团,新澳集团,国电集团等相继进入毕节。更多的投资者接踵而来。他们抓住“西电东送”等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加快在水、煤、电、路等项目及城建设施等方面投资合作。据统计,近年仅水电、火电和环保产业的投资已完成235亿元人民币。2000年洪家渡水电站开工,拉开了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工程“西电东送”的序幕。随着这个投资50亿元、总装机600MW的龙头电站的开工、截流和提前两年建成投产,跟随其后的不仅是乌江流域的11个梯级电站先后相继开工、建成、投产,作为“西电东送”第二批工程的金沙黔北、纳雍、黔西、大方、毕节头步桥、织金、威宁二塘等火力电厂,相继开工、建成、投产。到2005年,毕节地区的电能装机容量超过了500万千瓦。这些项目的启动和建成,促进了当地三产发展,改善了农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毕节超常规发展蓄发了后劲,为最终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奠定良好基础。

  “生态建设”比“开发扶贫”更艰巨也更精彩。

  毕节地区的生态威胁来自一旧一新。所谓旧,就是原来旧有的地少人多,过度开垦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所谓新,就是改革开放中,毕节人新建许多小煤矿、小铁厂、小水电等,虽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开采方式落后,不懂环保,给当地生态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针对上述情况,试验区把经济开发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开发扶贫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用政策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

  从试验区建设伊始,就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随之,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梯改坡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3356”工程等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先后相继启动。

  长防林工程,旨在加快长江上游荒山绿化进程,于1989年在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赫章等六县市先后启动,到2000年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累计造林460万亩,为总体规划建设任务的105.3%。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退耕还林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试验区规划到2010年实施退耕还林700万亩。2000年在黔西、大方、赫章三县开始试点,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2002年铺开到全地区8个县市。到2003年,全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已达177万亩。

  试验区在实施退耕还林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林草间作”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以退耕还林、林下种草、配套养畜(禽)为特色。大方县鼎新乡退耕农民何政林,承包了500亩林地,林下种草,采用圈舍和林下“两段式” 养鸡,最多时养5000只,70至90天即可出笼。这种“生态鸡”同普通方法饲养的鸡相比,饲料成本低30%,市场价格高20%。2004年何家养了三批,每批出笼4000多只,畅销省城贵阳等地,每只纯利润至少5元,一年赚了10多万元。

  今年34岁的何政林已初步先富起来。他正在带领乡邻共同奔小康。此外,还有营造林果治理模式、林竹治理模式、林菜结合治理模式、林药茶治理模式、速生坑木林治理模式等。为全区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打下了牢固基础。

  《3356》工程,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毕节地区织金、纳雍两县开发治理山区的项目。从1988年12月开工,经过5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定的“实施计划”规定的各项建设目标。截止1994年11月,项目共完成造林52.96万亩,为计划的103%;修筑农耕梯土3•06万亩,为计划的102%;修筑乡村道路101.5公里,为计划的101.5%;人工改良草场30•2万亩,为计划的100.8%。监测表明,项目栽植的林木已全部郁闭成林,实施该项目的织金、纳雍两县的森林覆盖率,分别由原来的8•3%和7••2%,提升到36•21%和28•05%。2005年初夏的一个上午,记者由织金县张英祥部长陪同,驱车来到该县的凤凰山。山上有一石碑,碑高约5米,上刻“WSP”和“中国3356项目织金县洪岩脚区工程造林简介”等内容。站在红岩脚眺望,眼前一片茫茫林海,无边无际。《3356》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家文指着眼前十几二十米高的流沙树说,当年这些都是一二寸高的小树苗。

  建区17年来,全区人工造林500多万亩,封山育林成林面积25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3年的31•88%,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同期的平均增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15平方公里。这使全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记者看到,一个以加强水土保持、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示范区”等精品工程,在乌蒙大地一一展现。连绵数百里的坡改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水系工程各展风采,尽显风流。其工程之宏大,涵盖面之广,算得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之最。

  在人口控制方面,试验区制定“建立人口与经济开发、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地挂钩”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规定,颇具操作性。还把控制人口增长与农民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全区17年少生了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1. 29‰,下降到11•1‰。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为此,胡锦涛很早就邀请国家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来毕节智力扶贫。八大民主党派每一个党派包一个县、市,对口帮助。十多年来,试验区接收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和改建希望小学、职业高中计40多所,先后培训各类人才近10万人次。“上完初中再进城打工”、“要致富,先读书”等劝学标语,在试验区路旁、村头,随处可见。

  “开发扶贫”有着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空间。试验区17年来,每天都在不断探索和拓展“开发扶贫”新思路、新办法,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将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5•8万人。全区农民人均年书入,从1988年的226元,提高到2004年的1665元。

  精彩的序幕

  喀斯特地区是一种极其特殊性的环境,是被联合国相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它分布在中国南方、东南亚、中亚、地中海沿岸、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的边缘等地区,居住着10亿人口。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贫困、生态、环境三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而分布于22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面积15%的喀什特地区,上述问题更是互为因果、恶性纠缠,成为全球专家学者渴望解决的顶尖难题。因此,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直到1992年才被写进《世界21世纪议程》而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

  身为喀斯特世界之首的中国贵州毕节,是全球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试验区。弹指一挥17年过去,一个“生存禁区”变成了“和谐社会”。何也?答曰:古之大治天下者,其要旨在“适变”和“卑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决策“与时俱进”的结果。

  伟人毛泽东“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壮丽诗句,形象地刻划了毕节深厚的山川内涵和地域底蕴,似乎也预示了它的非凡走向。这里虽然没有深圳的喧嚣,没有浦东的繁华,但这里成功地建设了一个“和谐社会雏型”,同时孕育出一条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及其模式,已成为今日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可以预言,它对全求喀斯特地区的10亿人口,对广大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无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毕节人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试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长剧,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