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灌水专区 → 查看评论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转帖]假如给我2万亿
评论对象: 叶长青 | 2008/12/10 23:16:50
评论言论:

幸亏李昌平无权支配2万亿

童大焕

http://blog.qq.com/qzone/622007901/1228842962.htm (童大焕的博客)

中央决定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当年以上书总理一举成名的中国最著名的原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突发奇想,在博客上发文说如果由他来支配2万亿元,他将怎么办。两天时间其博文突破十数万读者,赞多于弹,读来饶有兴味,不妨奇文共赏:

“假如我有2万亿,我就把亿万农民都调动起来,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新农村建设。”我归纳一下其做法:平均每800户可以建一个新村庄(中心村),2000-5000人(800户)的村庄整理,可以节约土地800亩,得到3200万元的奖励资金。每户4万元奖励资金还不够建房,不要紧,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土地信用合作社,接受本乡镇农民入股和存款。村庄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在土地信用合作社抵押贷款,1亩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4万元。这样,平均每户有8万元。如是,“不仅可以调动农民6万亿以上的建设投入,还节约5000万亩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价值至少10万亿;可以给农民增加5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完全可以吸纳‘民工回乡潮’;带动农村合作金融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大学生创造1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比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不知大多少倍;由农民自主建设6万个现代化中心村,为5000万户农民新建住房。”


读完这段文字,我觉得李昌平哪里是什么三农专家,直接就是个魔术高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5000万户农民就有8万亿元建设投入,平均每户16万,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一夜之间变来的?还是天上掉陷饼砸下来的?平均每户4万元来自奖励,另外4万元来自土地抵押贷款,但这4万元还是来自“本乡镇农民入股和存款”,也就是左右传右手的。还有8万师出何处?

2、按照5000万农户有6万亿“自有资金”的“李氏算法”,以户均5口人计,中国1.4亿户农民有16.8万亿元存款!而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不过20万亿元,其中80%财富掌握在20%的少数富人手里。李昌平先生什么时候让我们的全国农民都一夜暴富了?

3、按照上述李氏算法,村庄整理5000万亩土地价值10万亿元,平均每亩20万元市值,这样高的地价是城乡结合部吧?那么你把偏远农村放什么位置?

4、李先生说5000万亩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给农民增加5000万个就业岗位,人均还是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一亩地,怎么就业?怎么富农?

5、整理村庄是个好时髦的名字,那是出于乡镇干部的需要,还是出于农民自身的需要?如果整理村庄过程中,农民拿不出李昌平先生计算的三倍于政府奖励的那部分投入建设自己的新房“新农村”,会不会陷入衣不蔽体屋不挡风的境地?会不会他们从此土地与居所严重分离,去一亩半分的田里耕种,要翻越十里八里的山路?

6、按照上述李先生的算法,平均每户通过村庄整理可以节约出一亩土地,看来我们现在的农民都是户均占地一亩多的庄园主了。呵呵。

7、2万亿元投入,那可是大手笔啊,也是纳税人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在免除农业税的情况下,平均到5亿左右城市居民头上人均4000元,几乎可抵农民人均一年收入了,怎么只投入这5000万户农民身上,其他上亿户几亿农民,就不需要财政反哺的阳光雨露了吗?其中的科学性、民主性何在?如果此逻辑居然可以行得通,而且大受网友赞扬,那么给我2万亿元,我把我的2万父老乡亲人人变成亿万富翁行不行?只要十天时间,大家过来拿现钱!

李昌平先生贵为经济学硕士,我看应该补补小学算术课。当然,跟李昌平抬杠不是本文的目的,李昌平先生理想主义浪漫得忘乎所以导致算账也没算清楚的宏大构想,反过来给我们一个严峻的提醒:就是数以万亿元计的财政投入,只集中于少部分村庄,也不一定能够带来新农村建设的甜美果实!本文主旨无非是要通过算账,理清这么一个道理:5亿多城市居民补贴7亿多农民从而达到富农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新农村建设要有成效,前提是包括户籍改革、社保改革、放松就业管制等在内的海纳百川的“新城市建设”能够大幅度地容纳农民进而减少农民。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