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大方论坛  (http://idafang.com/index.asp)
--  珍贵资料  (http://idafang.com/list.asp?boardid=14)
----  [转帖]喀斯特地形  (http://idafang.com/dispbbs.asp?boardid=14&id=131)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4 10:50:50
--  [转帖]喀斯特地形

【维基百科】

喀斯特地形也称为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4 10:51:12
--  语源

语源

“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的一个地区。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4 10:51:45
--  化学原理

化学原理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个倒锥形的钟乳石,而地面上会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笋。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4 10:53:48
--  喀斯特地形分类

喀斯特地形分类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 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 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 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 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  作者:看客
--  发布时间:2006/8/24 10:54:27
--  地势分布

地势分布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在中国,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应是云贵高原,被侵蚀的石灰岩在这里形成了极富特色的云南石林,此外日本山口县秋吉台也是一个喀斯特地貌显著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