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大方论坛  (http://idafang.com/index.asp)
--  资讯分享  (http://idafang.com/list.asp?boardid=23)
----  [贴图]56个民族,56朵花.  (http://idafang.com/dispbbs.asp?boardid=23&id=2689)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3:47
--  [贴图]56个民族,56朵花.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1.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 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德昂族: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东乡族: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绿、黑、白三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4:37
--  
 

11.侗族: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 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着鸡毛裙。侗族妇女喜爱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2.独龙族: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既有古朴的山林风韵,又有现代时装魅力。独龙族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妇女头披大花毛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3.俄罗斯族: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皮帽。妇女上穿粗布衬衣,外罩一件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着长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4.鄂伦春族: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开衩的长袍,妇女也穿长袍,但女袍比男袍长,不是前后开衩,而是两侧开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袄和皮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5.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装饰。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带,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妇女平时可以不束腰带,但劳动时也要束上。鄂温克人喜爱蓝色的衣服。鄂温克族的皮靴上饰有精美的图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6.高山族: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妇女上着短衣,下穿长裙或短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7.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8.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男子穿套头式衬衣,喜欢在衬衣外套穿坎肩,冬季穿不带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袄,下穿皮裤。妇女着名色连衣裙,夏季,外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则罩棉衣。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汉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装式样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袍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赫哲族:赫哲族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三江流域的丰富野生动物资源造就了赫哲人独特的渔猎文化,其众多的鱼皮服饰构成了鲜明的民族色。赫哲族人将鱼皮熟制后,用来缝制上衣、套裤、革兀 革拉(一种鞋)、 腰带等,上衣较长,式样类似旗袍,主要是妇女穿用。赫哲族妇女比较注重发型和首饰,喜欢戴金、银、铜、玉的耳环和手镯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5:43
--  
 

21.回族: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回族衣饰简单,老年男性一般穿黑色或灰色长衫,或低领对襟衬衫;中年人穿对襟白衬衫,外套黑色坎肩,着白裤子;妇女穿大襟右衽衣服;年青人除参加宗教仪式外,大都穿与汉族相同的服装。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的小圆帽,称礼拜帽,或用白毛巾和白布裹头。妇女一般戴白色圆撮口帽,或戴盖头。盖头的颜色依年龄而有别,老年用白色,中年用黑色,少女用绿色。 在服饰的颜色上,回族人崇尚白色,视白色为洁净之色。由于回族分布广泛,受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服饰上表现出不同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2.基诺族: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基诺族男子一般穿白色圆领无扣对襟衣,下着及膝宽腿裤,裹绑腿,喜用长布包头,戴耳环。 妇女穿圆领无扣、镶七色纹饰的短上衣,内衬紧身衣或盘三角形刺绣胸兜,下穿前开合短裙,头戴披风式尖顶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3.京族: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京族的传统服饰以衣裤型短装为主,即简洁美观,又适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紧身、窄袖短上衣,下穿肥大的黑色或褐色长裤,节日时喜穿旗袍式淡色长外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4.景颇族: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景颇族男子大都穿对襟衣和制服裤,头缠两端缀有红绒线球的白色头巾。妇女都穿黑色圆领大襟或对襟短上衣,衣领周围和前胸处缀满银泡银链,下围右侧开合的红色筒裙,束腰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5.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柯尔克孜族男子的典型衣着,是上穿白色套头衬衫,外穿交领长衣(“袷袢”),下穿长裤。女子着连衣裙,外套紧身坎肩,下着灯笼裤,外出时穿“袷袢”。柯尔克孜族男子戴各种颜色的圆顶小帽,女子戴红色圆顶花小帽或扎头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6.拉祜族:拉祜族聚居于云南。拉祜族男子多穿圆领对襟短衣,宽腿长裤,包头或戴青布便帽。妇女服装有两种类型:一是黑布长衫,两 边开衩齐腰部,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下着长裤;另一种是小开襟、圆领、齐腰短上衣,下着筒裙。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银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7.黎族:黎族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由于地处亚热带和热带,长夏无冬,黎族服装亦无季节之分。男子多穿无领对襟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穿圆领对襟的上衣,下着筒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8.傈僳族: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傈僳族男子穿大襟麻布长衫,长过膝,后开衩,无扣,袖加黑边,下着裤。傈僳族女子穿右衽麻布上衣,外罩黑绒褂,下身为多褶麻布长裙。有的地区的妇女,头戴缀满珠饰的布套头,项垂珠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9.珞巴族:珞巴族居住在西藏东南部。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少与外部接触,社会处于封闭状态。门巴族男子穿藏式氆氇长袍,外穿长及腹部的黑色贯头坎肩,背一块野牛皮。妇女穿麻布圆领对襟窄袖上衣,外披一长方形披肩。珞巴族男女都蓄长发,前额头发剪齐至眉,余发披于两肩和头后。妇女们喜戴多串五颜六色的项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0.满族: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满族服饰的基本式样为袍式、立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袢、两侧开叉。男子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妇女衣装也以袍褂为主,褂有别于男装的短马褂,是与袍齐长的长褂。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满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除了旗袍和马褂外,满足人还有独具特色的坎肩,满族的坎肩镶有花边,绣有花卉图案,做工精致。满族妇女的头饰很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种黑色扇状头冠,上面以绢花或珠宝装饰,称为旗人的礼冠。满族妇女的鞋为木质底,底高达15至20厘米,其底上宽下圆,形似化盆,俗称“花盆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6:04
--  
 

31.毛南族: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毛南族服饰简洁朴素,男女都喜欢青色和蓝色的右襟上衣和宽管长裤,女装有花边装饰,成年妇女还喜戴围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2.门巴族:门巴族居住在西藏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门巴族男女都穿赭色氆氇长袍,束腰带,头戴褐色圆顶小帽,足穿氆氇制成的皮靴。妇女在袍外加一条白色圆筒围裙、背披一块小牛皮或山羊皮。妇女们盛装时均戴各种首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3.蒙古族:蒙古族游牧在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广袤大地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其服饰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蒙古袍的特点是袖长而宽大,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摆不开衩。袍子的边缘、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 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蒙古族男子多喜欢穿兰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蒙古人认为,象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佩挂首饰和戴帽是蒙古族人的普遍习惯。男子多戴各色扁帽,已婚妇女多戴“顾姑帽”,另外还有袱头,即包头。腰带是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时又能保持身体的稳定,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蒙古靴分为布靴和皮靴,布靴柔软轻便,皮靴防水抗寒,是蒙古人民的杰出创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4.苗族:苗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苗族男子着对襟或大襟上衣,下着大裆裤,盛装时则穿绣大花彩色“百鸟衣”。苗族妇女多穿短上衣、百褶裙或宽脚裤,衣料多为蜡染。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5.仫佬族:仫佬族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仫佬族服饰简朴,尚青色。男子多穿对襟上衣、长裤,头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妇女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辨,婚后结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6.纳西族:纳西族居住于云南。纳西族男子服装与汉族基本相同,而女子服饰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有些地区女子上穿彩色布镶边的上衣,下着双层百褶裙,用牦牛尾毛掺在头发内,梳成粗大的假发辨;有些地区的妇女则上穿大褂,外套坎肩,下着长裤,梳发髻戴帽或包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7.怒族: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两岸。怒族男子穿麻布长衫,束腰带,下着及膝长裤,裹绑腿,蓄发包头。怒族妇女穿右开襟上衣,外加黑色或红色坎肩,下着长裙,梳辨,以青布或花布包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8.普米族:普米族居住于云南西北和四川部分地区。普米族男子穿麻布短衣和宽裤,披白羊皮坎肩。妇女着白色短衣,套黑褐色绣花坎肩,穿长裤或百褶裙,包头。男女均喜戴各种饰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9.羌族:羌族居住于岷江上游,务农兼事畜牧。羌族男女皆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衫长过膝盖,女衫更长一些。羊皮坎肩,晴天毛 向内,两天毛向外,可以防寒、遮雨。女服的领边、襟边、袖口、腰带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羌族尚白,以白为吉,以白为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0.撒拉族:撒拉族居住在青海循化地区。 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上穿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带,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冬季穿皮袄。妇女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长裤,戴头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6:40
--  
 

41.畲族:畲族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畲族男子一般穿大襟、圆领青色短衣及长裤;妇女上穿 黑衣或花衣,下着黑裤,衣服上有刺绣花纹。畲族人对蓝、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2.水族:水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水族男子穿大襟长衫,下着裤,青布包头,妇女穿蓝色大襟圆领半长衫,衣宽袖肥,下着青布长裤,袖口及裤脚镶有花边,绾发,缠青布或白布帕,盛装时戴各种银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3.塔塔尔族:塔塔尔族居住在新疆地区。塔塔尔族男子穿宽袖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坎肩或黑色长衣,下穿窄腿长裤,头戴绣花小帽。妇女多穿有宽大荷叶边的连衣裙,外套深色坎肩。肩或西服上衣,头戴小花帽,喜欢戴首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5.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大多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塔吉克族男子多穿套头的衬衣,外穿长外套(“袷袢”),束腰带。妇女穿连身裙,上套布肩,下着长裤。 塔吉克族男帽呈高筒圆形,妇女戴圆顶绣花帽。塔吉克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首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6.土家族:土家族世居于湘鄂川黔边沿地区。土家族男子穿短衣和宽大的裤子;妇女穿筒裙 百褶裙,戴各种首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7.土族: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部分地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土族男子,春夏秋三季多穿小领、斜襟长袍或高领白色短褂,外套大襟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着长裤,冬穿皮袄。妇女身穿高领或翻领斜襟长衫,两袖用五彩布或彩绸拼制而成,外套坎肩,下穿百褶裙。 土族妇女梳发辨,以珊瑚、松石装饰,然后再戴上织锦毡帽,美观漂亮。土族妇女的耳环下垂五色珠,并在珠上结穗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8.佤族:佤族分布于云南西南边陲。佤族男子上身穿黑、青布无领短上衣,下身穿宽而短的大裤脚裤子。用黑、青、白或红布包头。喜戴银镯。 女子多穿无袖紧身短衣,下穿红、黑色横条纹筒裙,小腿包腿布。多披发,以银箍或竹藤圈勒额束发,戴各种银饰。佤族人在颈、臂、腰、腿上戴若干竹圈或藤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9.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在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男子通常内着衬衣,外穿宽袖对襟、无领无扣的长袍,俗称“袷袢”,下穿长裤,束腰带。妇女内着长及膝的各色衬衣,外穿宽袖连衣裙。维吾尔族服装使用的纺织品中最具特色的是“艾得丽丝绸”,这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衣料。维吾尔族男女外出时,尤其在节日、歌舞时必须戴绣花小帽。这种小帽俗称“朵帕”,不仅是装饰品,还是贵重礼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0.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我人新疆地区。乌孜别克族男子多穿套头衬衣和长及膝盖的长衫,下着长裤。妇女多穿宽大多褶的连衣裙,不束腰带。乌孜别克族男女老幼都戴各式各样的绣花小帽或素面小帽。乌孜别克妇女还喜欢佩戴各种首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漫步者
--  发布时间:2006/10/13 11:07:43
--  

51.锡伯族:锡伯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锡伯族男子喜穿两边开衩的长袍马褂,戴圆顶帽,束腰带。妇女多穿开衩绣花长袍,或多褶连衣裙,外套短坎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2.瑶族:瑶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瑶族服饰的特点是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上穿短衣,下着长短不一的裤子。妇女服饰分为三种:一是大襟上衣,束腰着裤;二是圆领短衣,下着长短不一的百褶裙,三为穿长衫下着裤 。瑶族妇女的头饰多种多样,颇具特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3.彝族: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其穿戴因地而异。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男子穿对襟上衣,着长裤,女子穿大襟上衣,着长裤,戴银饰。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传统文化心态,在其服饰中也有反映,彝族人以黑为美,以黑为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4.裕固族: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服饰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男女均穿高领、大襟、右衽长袍,着长裤。男子系红、蓝色腰带。妇女穿的长袍,在衣衩、袖口、衣领、襟边上绣有花边和图案,外罩一件用大红、桃红、翠绿缎子缝成的高领坎肩,束腰带。裕固族妇女头戴嗽叭形红缨帽,并戴各种头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5.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这种肥大的衣服夜间可以和衣而眠,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又便于起居,白天气温上升,便可脱出一条臂膀,方便散热。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度。妇女通常梳发辨,戴头饰和发套。各地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6.壮族:壮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壮族服装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男子服装几乎与汉族服装相差无几,只是腰间束带而已;妇女服装多用花边装饰,腰间束围裙,裙装逐渐被裤装代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