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大方风情 → 随笔新民路轶事《二壳子和山歌的故事》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3421 个阅读者
平板打印
标题:随笔新民路轶事《二壳子和山歌的故事》
水西钓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3
积分:245
注册:2010年3月27日
随笔新民路轶事《二壳子和山歌的故事》

二壳子和山歌的故事

新民路有一名角,姓鄢。外号二壳子。家有三弟兄。大哥为人憨厚,找了一个乡下女人,在太平桥上开了一间豆腐作坊,日子还算马虎。兄弟出去学石匠,跟着师傅,没有回来。

二壳子在家排行老二,解放那年已经30出头,还没有娶上媳妇,光棍一条。原因是自己没有手艺,养活不了自己。解放前读了几年私塾,一张空嘴。有点好吃懒做。也有人向鄢二壳子的父母提婚,但是鄢二壳子不是挑人家这,就是挑人家那。后来,媒人们也不愿意介言了。有人还参二壳子的烂条,说他是“见花谢!”随着二壳子父母的归西,自己的婚事更是放下来了。二壳子一人没有生活来源,也只好在大哥家搭伙,抻饭吃。

在新民路,二壳子能识文断字,算得上是一街的秀才。解放了,随着土地改革的开展,街政府还真用上了他,帮助写写标语,记记帐,量量土地,清清浮财,通知街民开开会,还真做的有点人模狗样的。

没事干时,二壳子要么就到正街上的茶馆里,听听说书,听听人家唱山歌,要么就把街坊中“东家酒好吃,西家酒生花”的龙门阵收集起来,经过自己加工一下,就变成了还很有味的趣事,到处摆。新民路的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二壳子”。久而久之,人们淡忘了他的真名。

大方人过端午自古一来有个风俗,那就是早上就到街上去买草药。到了端午那天,四方的乡下人都会大背大背的背着自认为是药的植物进城赶场,反正到了端午那天,是草都是药。从南门到北门,压断了街。到了晌午时间,喝了雄黄酒,吃了端午饭,带上香包,就要去“游百病”,据说,游了一趟,百病皆除。游完了,还要在北门桥上听山歌对唱。歌手自然分坐桥的两边,你唱我回,煞是热闹。

是年端午,听唱山歌的人把桥都堵断了。新民路游百病的人在桥边看见了二壳子,坐在歌手旁,扯着嗓子在唱山歌:

“瞅倒娘娘进城来,

脚上穿着绣花鞋。

面前挂着大粽子,

只等情哥怀里摘。”

这时,桥对面一位女歌手接了过去:

“瞅倒老娘进城来,

脚上穿着水草鞋。

面前挂着大奶子,

只让儿子用嘴摘。”

二壳子不示弱,接到:

“唱歌娘你不要狂,

我是大定寡公王,

只要当哥一高兴,

把你抱进刺巴笼。”

唱罢,二壳子很是得意。但见那女歌手又回道:

“唱歌郎来唱歌郎,

不要唱歌戏老娘,

老娘娃儿比你大,

扯根胯毛比你长!”

这时,二壳子无歌以对。

二壳子自受了女歌手的戏谑,暗地收集、学唱山歌。

发贴心情水西钓客说:

2010/3/28 21:03:5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