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方论坛交流讨论区天南海北大方人 → 《爱的通信》20封连载    点击复制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共分享!
将本页内容分享到: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7176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爱的通信》20封连载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20封连载

《爱的通信》20封连载1-5

按:这里的“爱”绝不是单指恋爱,更不是谈**,而是指父爱母爱友爱等博爱。

(爱的通信1)关于“人”字的写法

高致贤

jx

这是我第三次给你写信了。到底写什么呢?提笔便感江郎才尽,但又不能失约,必须每周一封。于是乎,情急生智,蓦然想到写“人”。

记得你常对我说要做个真正的人。以前我对此并不以为然,还以为是陈词滥调,今天却突发奇想:“人”是有正、草、隶、篆等各种写法的,你说的“真正的人”,是不是就是正楷真写的“人”?我觉得“人”要站立起来,必须互相支持。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男左女右,不知道这种分法有什么依据。我是这样理解的:“人”字左边为一撇,右边为一捺,故尔你为一撇,我为一捺,如果我们不互相支持:撇无捺而脚边虚,捺无撇而头无靠,谁也站立不稳。

我得承认:我俩一旦成“人”,且此“人”的第一“撇”是你,难怪人们多将父亲称为户主。我曾为此不服,想将“人”字的撇捺换换地位,让一捺占个上风;谁知这一换便成了“入”。从正面看,这“入”怎么也认不成“人”呀!只有通过镜子从反面看才像个“人”样,但已经反了!人反了还有什么情感?

“人”字看来很简单,就那么两笔,三岁孩童也会写,可要真正写好它,许多大书法家也在写正楷“人”上出了败笔。“人”非全是正楷体,故有“草、隶、篆”体来凑合。各种“人”体占着一定比例,形成复杂的“人”类社会。

我尚不能决定写下“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因为我尚未认定你是正、草、隶、篆中的哪一种“人”。我爱的“人”必须是正楷真写的。“草、隶、篆”等,表面看去虽然艺术、浪漫,花花哨哨,但却缺乏正气与骨力。

这也可能是我的偏见吧?偏见也好,正见也罢,只有认准真正的人,我才能吐露那三个字。正楷真“人”,双脚立地,不怕压力。“一”压便“大”,“二”压顶“天”,顶破“天”便成为大丈“夫”。此乃我的追求者。

罗哩罗嗦写了这些,谬误难免,好在这是情书,不致影响社会,“人”应如何写?希望得到你为答复。

吻你!

(爱的通信2)如何写好“人”字?

高致贤

jx

上次给你谈到关于“人”字的写法后,我还忐忑不安,你又提出个:如何写好“人”字的问题,把问题深化了一大步,真难为我了!作为恋友,我只好从命!

“人”字说起来很简单,正、草、隶、篆皆为两笔,左边一撇,右边一捺,除了“一”和“乙”比它少笔画外,它的笔画要算最少的了!而且“一”有大写的“壹”,笔画比“人”多,“乙”虽只有一笔,却有不少“弯弯绕”,没有正“人”直。“人”字看来很简单,就那么两笔,三岁孩童也会写,可要真正写好它,许多大书法家也在写正楷“人”上出了败笔。毛--东的书法举世公认,他写的“人”字也不咋样,就以人们最熟悉的“人民日报”来说吧,单看那“人”字,左重右轻悬殊大,“民”字写得太小,比例失调,“人民”不平等。统观历代书法家,没有哪个把正“人”写好。写得最好的也不过让“人”左右平等,使“人”能够显出正气与骨力。

“人”字看来很简单,可是人人都说为人难:“男人难为人”、“女人为人难”,当官的在叫苦,为民的常喊冤,工人怕下岗,农民说肥料贵,老人怕孤寂,小孩怕体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认不完经书上的字。为什么?因为“人”太简单了,随便就把“人”写成。且“人”无繁体,也未简化,华夏儿女同为“人”。倘若仓颉夫子把“人”设计得复杂一点,写起来好写一些,为起来恐怕就不至于这样难了吧!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43:23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3)别犯低级错误!

高致贤

xx

关于“人”字的写法己写了两篇,作为记者这一种公开文字工作的你,是不是犯过写错历史人名的低级错误?我未注意。但我却看到一些报上登出的错写人名、姓氏等,简直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晶报》(2002.5.20.14版)上登出《叶永烈:激情的岁月》一文中,写着“比如深入劳改工厂和监狱采访王宏民的贴身秘书等历史见证人”之句中的“王宏民”,从前后文看来,他写的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传记,故尔可确认为是“王洪文”之误。作为记者,这绝非笔误,而是历史常识之贫乏。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竟然能一路绿灯通过编辑、校对和终审关。说明缺乏常识的远不只你这个高nl记者一人。

无独有偶,2001619日《汕头特区晚报》文摘版,摘自《辽沈晚报》66日的《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一文中,有中国四个姓民同用家族“字辈”中的四大姓氏:“孔、孟、颜、曾”中的“颜”错写为“严”。颜与严的普通话读音相同,也为姓氏,但各是一个姓,不能混淆。而且颜渊或颜回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文化人来说,应为普通常识,竟然能让几家报纸的编校审都未发现,何其悲哉!

所谓低级错误,绝非此种错误没坏影响,而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不应该错!

(爱的通信4)封闭与开放溯源

高致贤

xx

来信说:你看到一篇叫《开放则活 封闭则死》的文章讲得很有道理,读后深受启迪,但却不知我国封闭、开放的理论始于谁?让我说说。不敢违背你的指示,赶快查阅史料,现将所得回复于后:

李老聃在他的《老子》中说:“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平盛世到达最理想的时候,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可以互相听见,人们各自认为自己吃的香甜,认为自己穿的漂亮,习惯于自己的风俗,满意自己的职业,直到老年死亡也不互相往来。”这正是一种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意识。

这大概就可以视为“原始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吧?马//思将其深化,列/宁、毛//东具体实施,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的20多年间,即“三面//旗万/岁”时期,实施“老子理念”最坚决,而今60岁以上的人深有体会。那时,车站、食堂、旅店均收归国有或改造为公私合营,由国家统一管理,外出食宿乘车都得持有所在单位的行政组织介绍信才行。没有市场,到仅有的商业供销部门购物,必须有票证。人民大众的食衣住行都掌握于当权者手中,划地为监牢,封闭似铁桶,他们将封闭视为巩固政权的保险柜。过来人深有体会!

我国首先反对老子这种“眇论”的,大概就是司马迁。确切地说,司马迁将他的反对意见写入《史记》之中。司马迁驳斥了李聃的眇论后,用大量史实说明开放经商之重要与必要。把农、工、商的作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即是“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这里,司马迁随着强调流通之重要性:资源变不成商品,资源就得不到开发。

司马迁还强调衣食足而礼义兴的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当然,实践中还有“饱暖思淫欲,家寒起盗心”这一面他没有说到,但这并非说司马迁开放的完整理念,可这已具有了开放理论之雏形。这种理论出现在西汉时期,是难能可贵的。这里并非抑李扬司,旨想说《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序》及几篇“货殖列传”值得一读。你好好看一下,看那是不是我国开放理论之雏形?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47:46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3)别犯低级错误!

高致贤

xx

关于“人”字的写法己写了两篇,作为记者这一种公开文字工作的你,是不是犯过写错历史人名的低级错误?我未注意。但我却看到一些报上登出的错写人名、姓氏等,简直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晶报》(2002.5.20.14版)上登出《叶永烈:激情的岁月》一文中,写着“比如深入劳改工厂和监狱采访王宏民的贴身秘书等历史见证人”之句中的“王宏民”,从前后文看来,他写的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传记,故尔可确认为是“王洪文”之误。作为记者,这绝非笔误,而是历史常识之贫乏。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竟然能一路绿灯通过编辑、校对和终审关。说明缺乏常识的远不只你这个高nl记者一人。

无独有偶,2001619日《汕头特区晚报》文摘版,摘自《辽沈晚报》66日的《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一文中,有中国四个姓民同用家族“字辈”中的四大姓氏:“孔、孟、颜、曾”中的“颜”错写为“严”。颜与严的普通话读音相同,也为姓氏,但各是一个姓,不能混淆。而且颜渊或颜回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文化人来说,应为普通常识,竟然能让几家报纸的编校审都未发现,何其悲哉!

所谓低级错误,绝非此种错误没坏影响,而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不应该错!

(爱的通信4)封闭与开放溯源

高致贤

xx

来信说:你看到一篇叫《开放则活 封闭则死》的文章讲得很有道理,读后深受启迪,但却不知我国封闭、开放的理论始于谁?让我说说。不敢违背你的指示,赶快查阅史料,现将所得回复于后:

李老聃在他的《老子》中说:“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平盛世到达最理想的时候,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可以互相听见,人们各自认为自己吃的香甜,认为自己穿的漂亮,习惯于自己的风俗,满意自己的职业,直到老年死亡也不互相往来。”这正是一种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意识。

这大概就可以视为“原始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吧?马//思将其深化,列/宁、毛//东具体实施,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的20多年间,即“三面//旗万/岁”时期,实施“老子理念”最坚决,而今60岁以上的人深有体会。那时,车站、食堂、旅店均收归国有或改造为公私合营,由国家统一管理,外出食宿乘车都得持有所在单位的行政组织介绍信才行。没有市场,到仅有的商业供销部门购物,必须有票证。人民大众的食衣住行都掌握于当权者手中,划地为监牢,封闭似铁桶,他们将封闭视为巩固政权的保险柜。过来人深有体会!

我国首先反对老子这种“眇论”的,大概就是司马迁。确切地说,司马迁将他的反对意见写入《史记》之中。司马迁驳斥了李聃的眇论后,用大量史实说明开放经商之重要与必要。把农、工、商的作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即是“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这里,司马迁随着强调流通之重要性:资源变不成商品,资源就得不到开发。

司马迁还强调衣食足而礼义兴的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当然,实践中还有“饱暖思淫欲,家寒起盗心”这一面他没有说到,但这并非说司马迁开放的完整理念,可这已具有了开放理论之雏形。这种理论出现在西汉时期,是难能可贵的。这里并非抑李扬司,旨想说《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序》及几篇“货殖列传”值得一读。你好好看一下,看那是不是我国开放理论之雏形?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50:13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回复怎么只发出一半?请版主删掉重复的。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52:16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3)别犯低级错误!

高致贤

xx

关于“人”字的写法己写了两篇,作为记者这一种公开文字工作的你,是不是犯过写错历史人名的低级错误?我未注意。但我却看到一些报上登出的错写人名、姓氏等,简直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晶报》(2002.5.20.14版)上登出《叶永烈:激情的岁月》一文中,写着“比如深入劳改工厂和监狱采访王宏民的贴身秘书等历史见证人”之句中的“王宏民”,从前后文看来,他写的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传记,故尔可确认为是“王洪文”之误。作为记者,这绝非笔误,而是历史常识之贫乏。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竟然能一路绿灯通过编辑、校对和终审关。说明缺乏常识的远不只你这个高nl记者一人。

无独有偶,2001619日《汕头特区晚报》文摘版,摘自《辽沈晚报》66日的《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一文中,有中国四个姓民同用家族“字辈”中的四大姓氏:“孔、孟、颜、曾”中的“颜”错写为“严”。颜与严的普通话读音相同,也为姓氏,但各是一个姓,不能混淆。而且颜渊或颜回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文化人来说,应为普通常识,竟然能让几家报纸的编校审都未发现,何其悲哉!

所谓低级错误,绝非此种错误没坏影响,而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不应该错!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54:15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4)封闭与开放溯源

高致贤

xx

来信说:你看到一篇叫《开放则活 封闭则死》的文章讲得很有道理,读后深受启迪,但却不知我国封闭、开放的理论始于谁?让我说说。不敢违背你的指示,赶快查阅史料,现将所得回复于后:

李老聃在他的《老子》中说:“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平盛世到达最理想的时候,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可以互相听见,人们各自认为自己吃的香甜,认为自己穿的漂亮,习惯于自己的风俗,满意自己的职业,直到老年死亡也不互相往来。”这正是一种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意识。

这大概就可以视为“原始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吧?马//思将其深化,列/宁、毛//东具体实施,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的20多年间,即“三面//旗万/岁”时期,实施“老子理念”最坚决,而今60岁以上的人深有体会。那时,车站、食堂、旅店均收归国有或改造为公私合营,由国家统一管理,外出食宿乘车都得持有所在单位的行政组织介绍信才行。没有市场,到仅有的商业供销部门购物,必须有票证。人民大众的食衣住行都掌握于当权者手中,划地为监牢,封闭似铁桶,他们将封闭视为巩固政权的保险柜。过来人深有体会!

我国首先反对老子这种“眇论”的,大概就是司马迁。确切地说,司马迁将他的反对意见写入《史记》之中。司马迁驳斥了李聃的眇论后,用大量史实说明开放经商之重要与必要。把农、工、商的作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即是“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这里,司马迁随着强调流通之重要性:资源变不成商品,资源就得不到开发。

司马迁还强调衣食足而礼义兴的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当然,实践中还有“饱暖思淫欲,家寒起盗心”这一面他没有说到,但这并非说司马迁开放的完整理念,可这已具有了开放理论之雏形。这种理论出现在西汉时期,是难能可贵的。这里并非抑李扬司,旨想说《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序》及几篇“货殖列传”值得一读。你好好看一下,看那是不是我国开放理论之雏形?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55:10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5)我为何要“叶落归深”?

高致贤

xx:

来信对我叶落归“深”深感不解!其实,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现象,没有什么奇怪的。所谓叶落归根,是指外出人员告老还乡。这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家在职人员离退休后,多数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养老,故也叫告老还乡。但一些离退休人员回乡养老并非热爱故土,而是迫不得已。为什么这样说?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职工统分统管,自已到哪里工作全由组织分配,个人没有丝毫选择权。多数地方实施人才“地方所有制”,甚而实行人才“单位所有制”,人员一律不准“外流”。叶落不归根,便无立足之地。

当时的农民,除极少数因当兵提干、读大专毕业和参加工作能离开故土生话外,绝大多数只能守土一生。后来发展到当兵复员、读书毕业也实行“社来社去”,即是农民从公社去当兵复员、读书毕业后仍回公社当农民。职工家属是农业人口的,想转为非农户口比登蜀道难上千万倍,所生小孩户口从母。农村户口是不能进城常住的。农民的生活物资只能靠参加生产队劳动分配,干部职工的家属是农民的,一旦离乡进城,便会成为“黑人黑户”:城市不供应口粮,也不准打工、经商,农村取消了你的劳动分配。离退休人员在城里养不起家属,只有办起户口回去归农村这个“根”了!即使你参加工作进了城市,也因你的家属还是农业户口不能进城,离退休后,你还得回农村才有人照顾晚年生活。否则,你就会成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魂野鬼。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有钱到哪里都可以买吃买穿,购车购房。农民涌向城市,内地职工涌向沿海。他们或打工,或经商办企业,各自发展经济,不少人有了养活父母的经济能力。他们接父母进城一起生活,可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也可与父母互相照顾。于是,多数有子女在城市发展的,离退休后,便到城市去与子女一起生活,安度晚年,不必非回乡不可了。这便是“叶落归城”的必然性!

我退休后从大方来到深圳,不过是叶落归城大军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6:55:49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因为发出去的时候只看到一部分文字,我以为没有发成功,故尔再发,过一段时间再看,均发上了,故显重复,实在抱歉,请长青版主将重复的删除。谢谢。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01:36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20封连载6-7顺其自然莫强求

高致贤

文辛老弟:你好!

看了你对拙文评论,真觉推心置腹,乃为知己掏心窝之话儿也!我也知道你是在抑己扬我,但从中却提出了一个阅读率问题,故想为此谈点个人浅见:

关于博文的阅读率的问题,我还不知从什么地方去看,也未注意过此事。不过,我是个多问耕耘少问收的老头,拙文发出去,阅读率高低就没怎么在乎了,顺其自然。至于你说你博文的阅读率不太高的情况,我觉得并非如此,老弟过谦了!或曰你要求过高了。我看,读者对你的博文评论多是高质的,你曾摘要转发过几组。如果阅读率真的不高的话?那我以为不要只怪网管,还是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依我这旁观者来看的话,是否会有以下原因?

首先,因为你是学者型的历史学家,又是当代作家,你写的多为一些历史题材作品,且又以文白相间的文字来表述,篇幅较长,而今的青少年网民又有多少人愿读?能读懂的又有多少?对于他们,此乃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能全怪他们吗?各种文章自有它的读者群,绝不能说点击率高的文章就是佳作,点击率低的就是孬品。人们常说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盐茶蛋的”经济收入高,并不是说原子弹没有茶叶蛋管钱,而是看当时当地消费者之需要。学术精品著作出版难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此。这样说来,是不是让造原子弹的专家都去煮盐茶蛋——让所有作者都去写些迎合低级趣味的“庸俗”作品?当然不是。只是说百花怒放的网络作品中,不可能要求作品一律,也不该要求读者一律。曾记否?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度过那全国只有两报一刊的万马齐喑的岁月,而今还不堪回首哩!

再有,你对读者的要求是否也过高了一些?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你是不是总认为读者都应该有评论水平?故你曾不只一次批评那些只加精而未评论你的博文的圈管人员。这是否有苛求之嫌?一是圈管为照顾面上,虽可重点阅读一些博主的作品,但也绝不可能只读少数人的博文,而且每读皆有新评论。皆因各人的作文风格不同,且风格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谁也不可能每篇作品出新格。一种风格的作品天天或间天发表,每次评论都要翻新做不到。不评论你不满意,评不好又怕你批评,我有时也怕读你的文章了。于是,圈管捡个现成的加精评论贴上并不奇怪,我也常借用现成加精评论,你好像也曾用过现成加精评论。因为你的要求高,有的人干脆望文怯读也有可能。这绝不是说你做得不对,而是说对读者也不可强求一律。有的网民连你的文章都读不懂,还能要求他们读后一定要写评论吗?

愚以为,阅读自由,评论自愿,作者可以希望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多给阅读与评论,但却无权要求,更无权苛求读者阅读自己的作品和评论自己的作品。阅读和评论都是读者的权利和自由,而且好坏评论均应欢迎,倘若要求清一色,水至清则无鱼矣!

文辛老弟:因为我们是亲密朋友同龄人,故向你掏掏心窝儿;又因我痴长你几岁,博友中能称得上我的老弟者寥若晨星,所以对你这年逾花甲的老弟敞开胸怀罗里罗嗦,也不怕你多意了!我知对你言重了,但你是懂得“爱之愈深,责之弥切”这个道理的。文革中某县委书记被群众批斗后,回到家中,他老婆为他送上洗脚水,他说水烫了,老婆说他“还不老实”,他说“现在我不批评你还能批评谁?”真乃心腹之言。所以,我就胡打乱说了一通,肤浅之言,井蛙之见,仅供老弟参考,谬语连篇,还望老弟批评指正!

Xx

2008.7.24/

(爱的通信7)关于“变”字的看法

高致贤

jx

来信问及政策会不会变?是变好呢还是不变好?这问题很难说清呀!

同是一次政策之变,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认识。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文件一传达,许多老革命瞠目结舌:搞了几十年的人民公社,怎么一下就复辟到单干了?希望不要变,迟迟不贯彻。沿海贯彻执行了,内地少数农民仿效,老革命便狠煞“单干风”;农民一听到传达文件,要求马上执行。生产队干部怕政策又变回去巩固集体生产,便连夜加班划分土地,第二天就承包结束。

对此,干部怕变——害怕集体变单干;农民求变,要求集体变单干。

土地承包到户后,被束缚多年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一下迸发出来,一年夺得农业大丰收,农业生产大发展。这时,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割痛了的农民又害怕政策变了!他们怕农业变回集体所有制,故承包地中的树木被滥砍滥伐。政府又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不会变”。

内地尚在争论党的政策会不会变的时候,中央又批准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于是,那些几年前才惊呼“农业生产复辟了”的老革命们,又惊呼“城市资本主义又复辟了!”面对政策变化感到晕!而特区改革开放的带头人们,又觉得这个变化还不够。不过,从深圳特区建设就可看出建设变化之成果了。

在深圳,几年将荒山变成高速公路,几年教海滩大厦林立。高楼大厦的外形、色泽各有变化,均不雷同。这不禁使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前,一张图纸就可成为全国某类造房的统一式样的不变,由此可见特区建设的变化多端。当然,这仅是表面现象。但它却可反映出政策变化的实质。

没有政策向好变,生产建设难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问题在于如何变!

Xx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04:49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附:文辛老弟的回复于后

刘福新

回拜高兄:我子夜后回访、发稿,今天上午睡觉,11点才起床。我先看到了您的留言,立即回复您了。我的意思不要发表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还未曾给您回复,您就又发在我的评论栏里了。这样也好,我必须在这里回复您了。
对于您的“掏心窝之话”认真拜读琢磨了,或许您的话是代表了部分读者朋友的话呢。
另,我说的“阅读率不太高”不是指的普遍情形,是指最近发生的情况。不完全是“读者群”的问题,我的“阅读率”直到现在还保持在起码的“200——300”之间,这我统计过。
我还是说的新浪系统的混乱问题,我的博客早就随着升级了,是比较早的一批博主。可是有一次却看到新浪系统提示我升级的显示,我也就没搭理它。另外,我多次批评过新浪博客网站管理员,我觉得他们有“挟嫌报复”的迹象。譬如我登录了我的博客,不管多少次打开“阅读全文”仔细阅读博友的评论,也不管多少次一天里多少次登录,我的“点击次数”的数据一动不动,而我关了我的博客后,却在增加着。这只是最近几天才发生的事情,谈不到“只怪网管”的问题;我近来一直在发图片,没发表什么艰涩的文字,所以更谈不到“历史题材作品,且又以文白相兼的文字表述,且篇幅较长,而今的青少年网民又有多少人愿读?能读懂的又有多少?”的问题。据我所知,好多素质较高的青年人还是愿意读“文白相间”的文字的。至于您说的“你对读者的要求是否也过高了一些?”我确实应该反省一下了。不过,也不尽然,我是欢迎所有的博友、圈友说真心话的,哪怕一句蹩脚的评论也欢迎,可是得有个大前提,是读过文的,哪怕是跑马观花也行,对于有的管理员仅仅是指极个别的人而已,不是针对所有的管理员的。我的意思是说“我既然对与你是亲自读亲自评论,为你增加起码两个数据:一是正文下面的“阅读次数”,二是博客左上角三大数据之一的“点击率”,你隔三差五的亲自打开一次敝文也可以吗?我对于这些管理员并不是苛求。我知道像您还有好多管理员每逢加精推荐我的文章时都有真正读文的叙述,我也由此而感到耽误了你们的时间。可见管理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即使老兄不在“管理圈”连过好几关亲自读敝文,我也是谅解的,诚如您所言,我也曾经在没有时间的情形之下,在【中国作协圈】执行任务时“便宜行事”——“遥控”过的,也不是回回都亲自打开圈友的文章的。但我有个原则:在特殊情况下,譬如我自己加班为圈友服务等,大体不亲自读文。正常值班时间里,对于一个好友,我加精推荐多篇时,起码要亲自阅读一篇的。而对于那些从未回访的狂傲的人我也就不再亲自读文了,甚至不再为其加精推荐了。以此来看,每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皆有自己的好恶之分,不可能对那些“我敬你一丈,你却从来不理睬我”的人有什么好感!

对于我的晚辈与学生我近来也有一个可能不得当的措施,我对于新浪渐渐浸染了色情的状况十分担忧,所以我不准许他们到我这里来了。我让两个儿子的电脑也加了密码。仅仅对于成年的在政府里任职的学生例外。
但是,即使除了这些,我还是有疑惑,为何我自己在里面操作,从来都不递加“点击率”,此问题以前是没有过的,所以我才在自己评论栏里询问其他的博友。新浪博客网站即使不是对我的挟嫌报复,这个举措也是不为人同情的,因为他有损网站的经济效益,更打击着网友对新浪的积极参入情绪。
囿于本人理解水平所限,回复的不不妥当的地方在所难免,还请老兄(我在网络里的老兄台确实不多,好多人不会打字,也就限制了她们的上网)不吝赐教!

(2008-07-24 13:56:37) [删除]

来源:(散文)家乡映山红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06:27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8)如何维持好家庭?

高致贤

XX

来信问及如何维持好家庭?这里说的是两小口组成的小家庭吧?为说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为什么要结婚谈起。

人为什么结婚?这是人人都应回答,但都未必回答得好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结婚是感情发展到顶峰的结果,其实也不尽然。我以为各人结婚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的为寻生活伴侣,一起度过生活难关;有的为找个搭档,共同发展某种事业;有为凑合个家庭繁衍后代的;有为找个背景以利飞黄腾达的;也有一时性冲动弄假成真的;还有伙在一起胡里胡涂结合的;亦有找个助手孝父母、养孩子的;更有……。这些便是人们结婚的思想基础。思想当然有感情色彩,但结婚未必都是感情发展的必然。

不过,不管以什么思想基础结婚,全都以“家庭”形式固定下来。所以,许多人把结婚称为“成家”。故维持家庭,多是维持婚姻。这就必须看到:思想基础不同,家庭的存在方式也各异,因而,许多在别人眼里认为难以维继的家庭,维持下来了,许多被人们视为十分美满的家庭,却维持不了多久。因此,维持婚姻就是维持家庭,维持家庭的关键就应根据其结合的思想基础而定。

为钱结合的,把钱找足了不要变坏;为权拉配的,捞权到手不要忘本;为情结婚的,不要因审美疲劳而移情别恋;为度难关的,难关过后仍要相濡以沫;为……的,要……。一句话,婚后获得风光好,切莫忘了困难时;双方多作换位思考,各为对方多着想,婚姻家庭就可得以维持。

XX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08:54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9)有“气管炎”心可安

高致贤

XX

来信说有人叫你“气管炎”,意思是说你怕老婆,你很生气,其实大可不必。妻管严有何不好?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妻管严是男人的幸福!

我是1961年结婚的。那时,移情别恋有组织严管,夫妻争管的只有钱。当时只有净工资,一分钱也不能揩油。工资不能自主的男人,多被别人讥笑为“气管炎”。

像我们这种多子女、低工资的家庭,维持一般生活都较紧张,谁若乱消费一点,当月财政就要现“赤”字。钱成了维护婚姻的关键。金钱共用,还是各藏私房?,表现为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程度。所以,丈夫对妻子尊不尊重、信不信任和顾不顾家的主要表现,就看你是否把钱交给妻子管。当时我就说,既已成为一家人,用钱何必分彼此?于是,我每月领工资就原封不动地交给妻子,有时候就由妻子代领。

我俩都是穷人出身,在经济开支上,妻子比我更会精打细算,更会节省。说实话,当时我们那点工资,如果由我来安排的话,非月月超支不可。可她却连平时接待亲友的烟酒茶都预算好了。由于我对她的尊重和信任,她不用分心,全身心扑在经管我们的家庭上:采购下厨,洒扫庭除,洗衣浆裳,她都一手包揽了,我便成了个闲男人。

家务事不用我操心,业余时间我就辅导孩子、看书写作,孩子们的学习上进了,家教任务不重,我就有充余时间坐下来安心写作,搞点额外收入——稿费——作为家用补充。稿费全额上交 ,表示我对夫人的尊重和信任,她又大部返还,表示她对我的爱护和关怀,收支两线清清楚楚,夫妻二人和和睦睦。须知,女人不怕男人花钱,怕的是男人乱花钱。

诚然,我妻子的开支并不透明,但我深信她不会乱用一分钱。她常常背着我去买些东西,我也从不过问。可当我为孩子们外出上大学的行李、路费着急的时候,她便会把平时“隐藏”的钱物“抛”将出来,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我只负责送孩子进学校。就这样,我们结婚40多年来,虽然口头上也有过一些小小摩擦、磕磕碰碰,但却把个穷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现在,我们来深圳安度晚年,饮食起居都有孩子们孝敬了,赢得多少人家羡慕。我在想,如果当年我怕人讥为“气管炎”,为争一口“大丈夫”之气,不把财权交给妻子,互相不服气,各自乱花钱,弄得夫妻不睦,子女失学,写作无心,哪会有而今之晚年幸福?“气管炎”往往是男人的一种幸福。

此复

x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09:34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0自戒官瘾勿上当

高致贤

XX:你好!

你来信提到有的原来职务较高的官员离退休后,为什么去充当“XX功”的骨干?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我也没有想清楚。不过,作为挚友,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供私人内部参考,切勿外传!

你说的“骨干”,即是“大师”属下某一地方的组织者。我以为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XX功打着健身幌子,串联成全国性的组织。他们需要层层加以控制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而那些官员呢,他们经过多年的组织培养和实践锻炼,比一般人更具组织指挥能力,且在当地群众中尚有一定影响,这正是XX功求之不得的,故尔千方百计拉他们入伙,并委以重任。不愿参加的,他们也要不择手段地邀请题词、照相,利用其影响去招摇撞骗,迷惑群众。

二是某些老首长本身的原因。他们年事已高,需要加强健身锻炼,有此简易健身方法何乐不参加?他们多年身居要职,习惯指挥群众。离退休后,手下无人听指挥,深感大权旁落,一旦有个地方再度发挥自己的组织领导作用,又可呼啦啦指挥一大帮人练XX功啦,且成为全国性组织的某一地区领导成员,职位与原来差不多,有的反而高升,便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自以为找回失落感,心理不致空虚。故尔双方一拍即合。这便是XX功在与DANG和政府争夺“上一代”!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此“问题”的含义不清。是不是防止某些离退休官员被XX功利用?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愚以为:

一是各级领导部门要多关心离退休官员的政治、社会生活,充分发挥他们余热的正面作用;

二是离退休官员要自觉戒掉“官瘾”,以平常心态对待现实生活,主动参加当地政府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并要身入群众之中,和大家一起共娱共乐,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井蛙之见,不知你以为然否?盼不吝赐教!

XX

2002318日于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10:12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1语言和谐夫妻睦

高致贤

XX

来信说你的好心总是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还常使对方生气。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为一起长大的姊妹,恕我直言,你的语言表达太分彼此了!你本出于好心,说出口来就让人感到很格外,腹蜜口剑,丈夫也难接受哟!

民语云:“好话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足见语言在情感生活中的重要性。夫妻情感也多从语言引出微妙的变化。夫妻对话中,你常有句“你家……”的常言,如“你家老爹如此这般”、“你家弟弟怎样怎样”、“你家母亲病啦”、“你家表侄来啦”等等。本来说的也是真话,甚至是好话,并无轻视或鄙夷对方亲人的成份,但对方听起来就行同路人,心里感到隔间间的,有层厚障壁,与陌生人说话无异,找不到亲切感,总觉得不舒服!往往在无意中伤害了对方情感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两人结婚就成了一家人,故民间把结婚说成是“成家”。既然成了一家人,不光家庭财产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一方的亲缘关系也属于双方共同关系:对方的父母、兄弟、姊妹也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家人就不应说两家话。一家人还把对方的亲友与自己截然分为“你家的”、“我家的”,尽管你是无心的,但听起来总觉得很别扭,内心感情就很难融洽。长期有层薄膜隔着,恋爱时期建立的情感也会日趋淡化,容易造成夫妻不和睦。那么,是否要将对方的父母说成是“我的父母”?当然不是,那也仍有忽视对方存在的意味。那该怎么说呢?最好是用一种“共同所有”的语言:“我们家……”。

我的家乡民间夫妻对话用的就是“我们家……”的这种语言。如“我们家爸”、“我们家妈”、“我们家XX”等,表示出夫妻关系的融洽、和谐。而且,他们把“我”字吐得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出来,别人听去似乎成了“们家爸”,“们家妈”,不强调自“我”,听起来格外亲切,很有利于加深夫妻感情,你不妨改变口气一试。

此复!

x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19:08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2光棍也要留三分应急钱

高致贤

XX

来信说,有些平常用钱显得有些吝啬之人,遇到需要花钱的突发事件还能从容不迫地处理;一些平时出手大方,彰显阔绰的人,遇到突发事件还手忙脚乱,无法应对,这到底是为什么?简单说来,就是个有备无患的问题。

常言道:“光棍也要留三分应急钱”。说的就是人都会碰到一些突发性的、急需花钱的意外,家中有老有小的人,这种意外会更多。就算你光棍一条,一点儿家庭、社会负担都没有,自己受伤、生病等天灾人祸总不能完全排除吧!一旦受伤或生病,如果平时没有点积蓄随身带,不要说临时借医药费困难,即使能顺利借到,若意外在途中或深夜发生,你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借了!那年,我女儿提前生产,凌晨两点过钟要打的送医院,幸亏平时备有“应急费”,不然,当时不要说借钱,连取钱都来不及了。再说,如果大家都当“月光族”了,即使有时间又向谁借呢?“饿马啃饿马”是不能果腹的。只身在外闯天下,一旦受伤生病,困难就会更多。你别看平时“你哥我弟,你不吃我就生气”的酒肉朋友不少,一旦急需花钱之时,人都找不到。正如《增广》上说的,“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诚然,“在外靠朋友”也是有的,但“途穷反遭俗眼白”的人更多。这是我70多年的深刻感受,青年人尚难体会得到。

现在的“月光小姐”、“百万负翁”,即使尚无家室儿女,也有父母,一旦父母发生意外,倘若自己平时没有一点积蓄,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怎么办?某报曾经讨论过“抚一个小孩读到大学需要近百万元?”,“买房子结婚由谁买单?”等话题,说明生活都是要花费不少钱的,“月光”“负翁”一族”能不结婚、生育、抚孩子读书吗?当然,也许他们会说,待到结婚后再存钱。这想法也不错,但平时养成了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一结婚就想“立地成佛(存钱)”也不现实!再说,今天谁能保证自己端着的就是“铁饭碗”?须知,“人是节节草,三穷三富不到老”,有钱时应想到无钱时怎么办。在岗要想到会下岗。故在适当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还是积蓄一点“应急钱”为好!朋友!“月光”不足取,“日光”(一日花光月薪)更不该。你以为呢?

XX

此复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19:53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3心是口非伤感情

高致贤

XX

读了你的复信很有同感,很受启发,使我近一步认识到语言对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为此,也写点心得请你斧正。

为人,口是心非不好,心是口非也不艺术。心是口非,即是好心不能有好的表达。这在家庭成员对话中最为常见。

如:妻子见丈夫饮酒过量,惟恐其伤身体,想劝他少喝一些,本是关心丈夫健康,全属爱心一片,可话一出口便是“不要命啦!”有的还加上一句“羊子见尿”。有的子女见母亲为家务劳累过度,深感心疼,本想劝老人休息一下,出口的却是“你怎么老是闲不住?别贱皮子啦!”有青年为父母买来高档时装,旨在让老人享受享受,老人舍不得常穿,他们便劝道:“就是不会享福,留着火化、沤泥巴?”孩子外出会友,老人担心其安全,回来晚些,老人见了也放心、高兴。却又以训斥的口吻:“为什么现在才回来?做啥去啦!”关心子女的学习本属父母之共性,可有人一见孩子考试、作业的成绩不如意,本想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但张口便是:“笨蛋,长的猪脑髓!”……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有一个特点,这些语言又常常出现在家庭成员的对话中,因为人们多有一种对外客气、对内率真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亲者严疏者宽”的一种表现吧。可是只强调真而不讲艺术,听起来就成了恶言。一旦碰到受话一方情绪不好,便会发生口角,甚至引发家庭纠纷,影响家庭和睦;有的还会引起许多麻烦和产生预料不到的恶果。

话是除哑子之外的人都会讲的,它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用得好是“粘合剂”,用不好便会成为“破头楔”!一些人在家中说话常用反诘句、惊叹号,如招呼对方吃饭时,本来一句“吃饭啦”就可以了,可却要变为“饭做好啦!你要吃大吃?!”这就使对方难以接受,或感不舒服。好心表出坏意来。若将语句中的反问改为陈述,问号叹号改为逗号句号不更好吗?

诚然,口是心非,虚情假意,表述得再甜蜜也是不好的,口蜜腹剑更能伤人。可是,内心再美,表达不讲艺术,甚至变成恶言,也会好心办坏事。尤其是对那些尚未真正理解说话人性格的人。

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我们都应该多学些语言表达的技巧。对家庭成员讲话也应该讲究表达艺术,这既能体现互相尊重,又营造了温馨氛围。

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20:27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4后退一步自然宽

高致贤

XX

从你对记者的陈述来看,你的烦恼主要是自己造成的。你硬要逼着丈夫离婚,他不愿离,你怎么不烦恼?姑娘,请别生气,听我说一点心里话吧:

你与老公的恋爱、结婚,多是你一厢情愿、志在必得“逼”成的!不但逼老公结婚,婚前你还逼退两个“情敌”。剥夺他人择偶的自由。

人各有志,各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尽一样,婚后你又逼着传统家庭出身的丈夫非要整天与你卿卿我我不可,使他感到厌烦。他对你欠热情,你说人家不理你。他发现你的“新情况”后,不把虚拟当真实,宽宏大量对你好,你又说他可能是还没有找到“下家”。所有的“理儿”都被你一个人占了,还让人家说什么?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你要知道,传统家庭出身的人是不愿随便提出离婚的,尤其是有了可爱的孩子以后。你丈夫能从吃饭都靠你资助发展到今天的有房有车,并非等闲之辈,敬老爱幼,也是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一旦被你逼着离婚,你的网上恋人知道你的这种表现之后还会和你结婚吗?

那么,你该怎么办?你如果在家中闲得无聊了,教子之余去相夫,助其一臂之力,多与他沟通;你们已结婚8年,有子3岁了,你还能狂热几年?你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安心把现在的家经营好吧,不要胡思乱想了,有那么好的孩子,很可能有个老来福呀!

夫妻居家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离婚对你父母、孩子和你们当事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仔细想想吧!

XX 不要把你丈夫逼得太紧了!

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8:21:04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5时下某些名人婚姻为何脆弱?

高致贤

XX

你来信问道:时下不少名人的婚姻为什么那么脆弱?尤其是某些文艺明星的婚姻更加脆弱。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这要从“贫贱夫妻恩爱多”说起:穷人结婚是为了成家立业过日子,实现“屋外有个刮刮,家中有个刷刷”的最佳劳动组合,夫妻共同承担着家园建设,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挣钱养家活口,养老育小,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时苦累得连性生活都被淡化了,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考虑离婚再婚?

而某些名人(说确切点是名利人)的结合呢?不过为了解决性冲动玩玩而已,既不向对方讨饭吃,也不向对方找衣穿,各自的饮食起居都由经纪人包办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生活除了玩还是玩。只管玩耍容易生厌,加之钱多名气大,又有不少红男绿女追着找他们玩。婚内玩腻了,婚外有人玩;弃旧尝鲜驱使,喜新厌旧作祟,保不住道德底线,便可随意离婚。反正谁也不靠谁过日子,离婚之后随意玩。即使丢下孩子,也有钱请人代养。由于这种思想的作祟,名人的婚姻怎不脆弱?可婚姻脆弱者不过是少数名人或非真名人,鲁迅、李大钊、周恩来等名人的婚姻一点也不脆弱。

由是观之,婚姻脆弱的深层次原因不在于是不是名人,而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名利之人,是那种追名为逐利,钱多就变心的金钱奴隶。其间,银子来得涌,道德沦丧快,便形成了他们婚姻脆弱的催化剂。不知你以为如何?

此复

X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7 11:24:39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6怎样度过“婚姻疲劳期”?

高致贤

XX

你来信谈到时下离婚率越来越高,为什么有些人却在庆祝银婚、金婚、钻石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愿与你一起探讨探讨。

我以为离婚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事双方或其中一方不知道人生中有个“婚姻疲劳期”,抑或熬不过这个“婚姻疲劳期”。

长跑运动员都知道,长跑途中有个疲劳期。运动员跑到疲劳期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几乎要窒息似的。然而,只要坚持咬紧牙关熬过那段时间,便会感到轻松许多,渐渐恢复常态继续前进,优秀运动员便是通过一步步锻炼来消除那个疲劳期。每个人的疲劳期出现早晚和时间长短不一样,但都必须经过十分艰苦的磨练才能消除疲劳期。疲劳期一旦消除之后,便会感到轻松愉快。婚姻与长跑运动有其相似之处,新婚觉得很新奇,认为一生都会像蜜月那样度过,谁料之后的生儿育女,家务缠身,柴米油盐酱醋茶,娃儿的尿布黄屎巴儿等,一系列的麻烦事儿不期而至,突然进入“婚姻疲劳期”,没有思想准备的人顿觉进入了“坟墓”,于是不负责任者便采用离婚来逃避,这就使离婚率越来越高。

长跑最长的马拉松也不过几小时,疲劳期容易熬过,人生婚姻几十年,疲劳期之长不言而喻,且有反复。想用离婚来逃避婚姻疲劳期,多系无济于事,有的人还会更加疲劳,觉得新不如旧,故后悔不该离婚,故有复婚事例。

我并不一味反对离婚,但主张不要轻易离婚,不是万不得已,坚持熬过婚姻疲劳期,往往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景致!

此复

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8 5:07:35
回到顶部
高致贤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贵宾
文章:127
积分:1028
注册:2008年7月2日

(爱的通信17老人再婚容易吗?

高致贤

XX

来信以为老年帅哥再婚容易,故尔老年婚姻也出现了动摇。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这是因为老男也难娶了!

某文化组织中的田兄,虽已年过半百,仍然气宇轩昂,不失帅气,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诗能文,琴棋书画样样精,人缘很好,最能获女人的欢心,被人称为老帅哥,因此常使其妻“吃醋”。当她老婆向他发火的时候,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别凶我,惹恼了我,我便去另找一个老婆。难找?像你这样的,我随便可以找一打。“那真要找一‘打’了”!老伴笑道。

帅哥是位很传统的人,被挚友们视为当今的“柳下惠”,他很爱自己的家,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他给别人当红娘,一说一个成功。他很自信地暗想:如果自己真要再去讨个老伴的话,易如反掌。可他现在认识到了:老人再婚并非那么容易!为什么呢?

他迁居到一个新的住宅小区,老伴留守故地。他很快融入了新区同龄人的集体活动中,频频展现他的才华,很快赢得文朋体友们的青睐,他又成了集体活动中的话跃分子,大家都很喜欢他。晨炼中,他常是率先到场,在那里自己琢磨动作细节,抑或辅导炼友,人们也常向他求教。然而,因他身边无老伴,人们以为他是个寡公,故在那阴盛阳衰的众多炼友中,竟无一个女友单独找他教练,更不同他单独练习。有的女友首先到场,见他来后,很客气地向他打个招呼问声好,找个借口便到别处去独炼,直等到其他炼友来了,才来与他同炼。孀居老人,更不愿与他单独接触。

他老婆来了,两老口仍然坚持晨练,只要他老婆在场,炼友们就围拢来,不论孀居不孀居,也不管一个或几个,都愿与他相练,而且有说有笑,十分和谐,对他很有好感,弄得他的老婆醋意大发。他推心置腹地向老婆说:我之所以赢得女炼友们的喜欢,是因为有你保驾,一旦没有你在我身边,那些平时嘻哈取笑的女友们,对我避之唯恐不及,敬而远之。为什么呢?她们以为我是寡公。说实话,如果真离开了你,我还真难再找个老伴哩!说得他老婆也笑了。

老田说的是真话,当你能团结多数人的时候,定有亲人为你消除别人对你的防范心理,男女接触更是如此。这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难怪寡公门前生青草了!

此复

Xxx

发贴心情高致贤说:

2008/10/18 5:08:5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