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
八堡乡的中箐,处于大方与毕节的两县交界地,居住的彝族较多,过传统彝族年的习俗,有着悠的历史,但曾终断过很产长一段时间欢度这一古老的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认真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使过彝族年的古老习俗得到恢复。这里的节日盛典。定在农历十月初一。
在这一天,彝族同胞满怀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望,上具有彝族服饰特色的节日盛装,云集在共同欢度新年的宽阔场坝上,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娱体育活动。毗邻四乡八寨的彝族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也纷纷赶来分享节日的欢乐。
县、乡党政有关门的领导和代表也前来庆贺;赶场做买卖的也来摆摊设点,销售物品,观看热闹。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彝族男女青年,是这盛大节日欢庆活动和社交场合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中跳起“牵手龙门”的舞蹈,彝语叫‘拉瓦噜谷堵',具有彝族崇拜龙虎图腾的文化内涵,别具特色,在寓悦隅择配,谈情说爱于跳舞、对歌、赛马、摔跤等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中老年人则在沸腾的人群中聚首谈古论今,聊说家常,自得其乐。整个场面壮观动人,既有古朴遗风的氛围,又有现代文明的气息。
晚上,重情好客的彝家主人,"盛陈酒撰",邀请客人,"以趁盛节"聚餐欢乐。席间,主人夹着肥笃笃的砣砣肉,端着大海碗的水花酒,殷情劝请客人享用。宾主谦让,以歌对答,灌酒敬肉,互相祝福。夜深酒愈酣,漏尽情更浓。节日喜相逢的青年男女,在年饭用过之后,更趁良宵,各人与自己的对象畅叙衷曲。彝家男女老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直到翌日破晓才尽兴而归。
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过。明代诗人杨慎曾写有“年年六月星回节”的诗句。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
在彝族民间还流传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彝家从游牧转为农耕后,在定居的土地上垦荒并种上庄稼,获得很好的收成。天王恩体古兹知道后,就派大神斯热阿比下来收赋税。彝家认为庄稼是自己辛勤耕种出来的,并非天王恩赐的,天王没有理由收赋税,因此,拒不缴纳。彝家大力士阿提巴拉武艺高强,又将天神打败,大王收不到赋税,就放出大批天马(蝗虫螟蛾),来吃庄稼。勇敢聪明的阿提巴拉又带领彝家砍来许多松枝柴草,点起火把,将这些大马烧死,保护了庄稼,从此,便有丁火把节。每逢火把节到来,彝家都要高举火把游山,纪念远古时代的英雄。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大方彝族同胞的火把节。居住在响水乡青山一带的彝族同胞过节,是六月二十四日。
这一天,彝家男女穿着节日盛装,先在家中点燃事先准备好的麻秆、竹篙、哗树皮,或以旧布襄扎浇油而成的各种火把。同时拿出杜鹃老树皮,或柏树叶,抑或荞子等磨成的干粉装挂身上。而后左手擎火把,右手握粉末,只等带头人一声呼唤,各自便将粉末频频而有节奏地掷向火焰,使之爆发出阵陛粉火;同时结队出,健步如飞,绕屋三周,称为“驱瘟神”、“送魔鬼”,扫除黑暗,迎接光明,而后通过自家的田间地块去“驱魔鬼”,逐渐从田间走向小路,渐渐会合成人流,向青山头走去。一路乌嘘呐喊,山鸣谷应,十分热闹。黝黑的天空,繁星闪烁,人们集中走在几条主道之上,形成条条火龙,浮游于村野长空,山间密林,时隐时现,随着婉蜒崎岖的山路而迂回曲折,十分壮观。这样一阵绕山环行,声势浩大,真个是鸟兽闻声而逃遁,蝗虫瘟疫而匿迹。人们企盼这火把对山间林地之洗礼,赢得来年五谷丰收,百病消除,祥瑞永驻。
当人们始游之际,山头上已有寨老点燃了熊熊的篝火,为火龙指明方向,尽收各条火龙。各条火龙中活动的人们游到篝火旁边,举起手中火把围绕那熊熊的烈焰边跳边唱,绕到手中的火把接近烧完之时,遂将余下部分投入篝火堆中,加大火焰,而后弹月琴,喝砸酒,对山歌等等,一直玩乐到天明。兴犹未尽者,还要开展拔河、摔跋、斗牛、赛马、打秋干等一系列的民族传统文娱节目活动,尽情欢乐,藉以纪念彝族先民战胜自然灾害的英雄业绩。
还有一个传说是:古代“洪水朝天”,人民失去耕地。洪水退后,恢复生产又没有种子。这时,彝家有个名叫直括阿鲁的英雄,自告奋勇地去为人民寻觅粮食种子。他经过十磨九难,千辛万苦,终于在“仙国”把种子找到了。但因万里迢迢,时间过去很久。彝家人民见他久出末归,前去找他。白天找不到,夜晚点着火把继续找。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子夜在一一个山头上找到了他。大家欣喜欲狂,便举起火把唱啊、跳啊,庆祝找种英雄的胜利归来。以后就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来纪念直括阿鲁这个彝家先民的英雄。
青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文化节日活动,曾经一度中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得以恢复,且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每到火把节这一天,有关领导和当地各界人士、各族人民群众,纷纷前往观赏,并致衷心地祝贺,使这一节日显得更加隆重。一些商贸活动也渗入其间,为参与活动的人们服务,提高了彝家的商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