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内容
在恬静的丁伯兰小镇,重达400公斤的棕熊布格过着舒适、优雅的生活。白天,它作为小镇马戏团里的明星在剧场里表演;晚上,他就住在护林员贝丝家经过改装的车库里,没事儿还能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它饿了一天能吃八顿,困了还能搂着自己的玩具熊睡觉。原来,当布格还是只幼崽的时候,贝丝就开始把它当宠物抚养了。然而,随着麋鹿艾略特的出现,一切都变了。
艾略特是一头瘦骨嶙峋、但语速极快的麋鹿。它来到小镇上的时候早已昏迷不醒了。头顶的鹿茸也被人掰断一只,并且还被绑在了猎人肖汽车的前盖上。艾略特醒来之后,央求布格将它解开。布格不胜其烦,最终还是将这个可怜的家伙放了。然而,似乎是为了再次证明大自然中那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好心没好报,艾略特尾随布格到了它的安乐窝,还再三鼓动布格在野外露营一个晚上。
等布格一觉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身处荒郊野地,而不是那个早已习惯了的安乐窝。艾略特耍起了小聪明。它答应布格一起去寻找远在丁伯兰小镇的家。但条件是找到之后那车库里得有它艾略特的栖身之地。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布格此时没了主意,只好应了下来。
狩猎的季节就要开始了。为了避免落入猎人肖的“魔爪”,布格和艾略特这一对奇怪的组合只得相依为命,踏上了一条令人捧腹的逃亡之路。在寻找安全居所的过程中,布格和艾略特很快发现森林中的每只动物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可侵犯的领地。两个倒霉蛋曾找过脾气火爆的臭鼬;神神叨叨的鸭子以及极度焦虑的兔子,请求与他们一同居住,却碰了一鼻子灰。最后,两个家伙闯进了马、牛们居住的领地,认识了麦克斯奎兹和它手下的“无赖帮”成员:莱利及其“海狸建设团”,还有一只极度渴望外人拥抱的豪猪。在和它们的接触中,布格意识到自食其力的重要性,而一向悲观的艾略特也渐渐获得了自信。动物群中,一头满脑子“侵略”、“进攻”的雄鹿伊恩命令艾略特离开它们居住的领地,布格、艾略特和“无赖帮”们与伊恩大吵一架。事情过后,动物们突然发现自己得到了某种比生存更加重要的东西——真诚的友谊。最后,所有四条腿的野生动物联合起来,向狩猎的人发动了绝地大反攻。大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重新成为野生动物们的天堂。
树带界原住居民
重达400公斤的棕熊布格
布格是狩猎季里难得的英雄好汉。这只将近400公斤的棕熊一生别无它求,只希望能继续它在树带界森林小山村的宁静日子,和它亲爱的救命恩人兼养育人守林人贝丝生活在一起,长期在当地进行的动物表演让布格俨然成了舞台上的焦点,同时也练就了一番与人打交道的技巧,换句话说,棕熊的野性早已在他身上消失殆尽,一旦当他进入森林,需要独自生存时,便会觉得异常艰难,按照自然法则,布格并不适合在树带界森林生活。
野鹿艾略特
艾略特是一头骨瘦如柴,喋喋不休的公鹿,托狩猎疯子肖的福,艾略特失去了一只鹿角,且被拴在了卡车引擎盖旁。作为森林中的异类,艾略特的出现总是招来其他动物的不屑,对他来说,能被森林动物们接受就是其最高目标。当艾略特尽力说服布格解开束缚的那一刻起,两个动物的命运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海狸莱利
作为森林建设团的工头,莱利是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面对即将竣工的大坝,它深感自豪。莱利是个难于对付的家伙,一旦工程哪里出了问题,可有你受的……上次布格把莱利的作品弄得一团糟,莱利可没少数落它。
苏格兰松鼠麦克斯奎兹
一头来自苏格兰高地的反叛者,麦克斯奎兹在担任“毛皮尾部落”领导一职的同时也兼任森林树木守护者的职位。别看它个头小,脾气可大着呢,闯入“麦克斯奎兹树木区”?想都不要想!没人敢破坏麦克斯奎兹的生活。
臭鼬姐妹
千万不要小看这对姐妹,如果在她们的附近,你一定要小心,不要让她们的火爆脾气发作,要是她们用不雅的姿势对着你,你就准备快跑吧,这一招用来对付猎人非常有效,他们无处可藏,只能仓皇逃跑。
制作背景和拍摄花絮
1、缘起:从一维到三维
《丛林大反攻》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几篇有关野生动物的报道。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些中小城镇,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由于长期以人类的残羹剩饭为食,这些所谓的野生动物无意之中已经逐渐被驯化了。不过意外总是会发生的。如果有一天,这些野生动物由于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了麻药之后放归了大自然,它们在野外还能像过去一样轻松自在地生存下去吗?
于是,身为专栏漫画家、原著作者兼执行制片人斯蒂夫·摩尔邀请他的制片搭档约翰·卡尔斯一起,将这一创意写成一个故事大纲,并且配上了一大摞令人捧腹的漫画。两人拿着这一堆东西,就去向新近成立的索尼动画电影公司游说。在对故事大纲进行了进一步充实之后,《丛林大反攻》便被正式立项,成为索尼动画电影公司成立之后投拍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被誉为美国动画界鬼才编剧的吉尔·库尔顿,曾参与迪士尼《怪物公司》、《虫虫危机》和《玩具总动员》等动画巨片的编剧工作。她对《丛林大反攻》的创意非常欣赏。吉尔·库尔顿签约出任影片导演之后,便开始了增加大纲的故事性的工作。不久,多才多艺的安东尼·斯塔奇和动画大师罗杰·艾勒斯分别以副导演和导演的身份参加进来。库尔顿和斯塔奇将重点放在故事的改编上,还增加了一个新的人物,就是那个名叫肖的坏蛋猎人。
艾勒斯介绍说:“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丰富,主角们的个性渐渐丰满起来。布格一开始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最后却变得神经脆弱起来。而艾略特起初并不很精明,后来却开始颐指气使起来。这些角色性格的变化很有意思。”
艾勒斯说:“在剧本定稿时所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保证故事顺利发展的同时保持影片诙谐幽默的基调。这种幽默必须来自于角色、它们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斯塔奇说:“我们要做的这个片子不能只有小朋友或其它某个特定的人群喜欢,一定要我们自己也喜欢才行。”
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细化,导演组开始与动画师们一起探讨众角色的形象设计问题,力图使它们看上去与众不同。光角色们的外在形象、细节以及环境特征,剧组就设计了整整一年。
2、配音:笔未动,声先行
与一般影片配音截然相反的是,原创动画是先录制配音演员的对白,后进行动画创作。角色的声音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和灵感的来源。声音是画面的灵魂,而画面则给了声音和角色以生命。因此严格说来,这些为各种角色献声的艺术家应当被称为声音演员或者台词演员,而不是配音演员。
《丛林大反攻》的剧本初稿完成之后,剧组便开始寻找愿意为这些角色献声的演员,特别是两位能够完全抓住大棕熊布格和独角麋鹿艾略特不同声形特点的主要演员。库尔顿说:“我们听了很多对不同演员的不同组合。最后,当我们听到马丁·劳伦斯和阿什顿·库彻的组合时,所有人的眼睛(应该是耳朵吧?)一亮。马丁将棕熊布格自大和自足的神情非常传神地表现出来,而阿什顿的艾略特活泼地近乎疯狂也十分到位。”
布格就像个在家里呆得时间太长,有些闷得慌的那种半大少年。马丁·劳伦斯的配音带有一种角色设计中原本没有的世故和些许冷漠。这种改变让布格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他对棕熊的理解非常实际。《丛林大反攻》的对白录音是分别进行的,也就是说配对手戏的时候,声音演员相互是见不着面的。每一次都是导演们在那里“表演”,演绎那些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对白戏,因此才会使对白的转换听上去天衣无缝。“他们会告诉我要在什么地方,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要传达什么样的话外音等等。看了完成片,你会以为我跟阿什顿之间肯定非常默契。其实我在录音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见过他。导演们的功力实在是令人惊奇,”劳伦斯说。
库彻同样给他的角色赋予了独特的诠释。库彻说:“我正式加入之前就知道我的角色是一只与大棕熊形成反差的小麋鹿。因此我一进录音棚,就像小孩子糖吃多了一样兴奋得控制不住自己。因为小孩子会不停地说,根本不会想这个是不是不该说,或者是不是该打住了。导演们就逼着我不停地说,以致于每次配到一半的时候,我都得去小睡一会儿。”
为动画片配音,对于提高自己的演技也会有所帮助。最好的例子就是加里·辛尼斯为疯狂的猎人肖配音。导演艾勒斯说:“辛尼斯是那种钻研型的演员,他对于猎人肖的理解也是逐步加深的。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了疯似地爆笑起来,那个笑的火候恰到好处。看到他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真是很有意思。”
戴博拉·梅辛给她的护林员贝丝这个角色赋予了独特的喜剧色彩。库尔顿说:“刚开始跟戴博拉合作的时候,她已经怀孕了。我们是等她生完孩子之后又接着录的。当她给棕熊布格唱泰德熊的催眠曲时,她肯定会联想到自己也已经当上了母亲。贝丝对棕熊布格有点过份呵护,把他当作狗来对待了。当他向女主人讨要鱼形饼干时,那声音里透着温柔。她给棕熊唱催眠曲的时候,场面很感人。”
来自苏格兰的喜剧演员比利·康诺利为小松鼠麦克斯奎兹配音。康诺利在配音中夹杂了一些苏格兰口音和俚语,取得了令导演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倒是与皮克斯的《赛车总动员》中范伟给板牙配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大森林里,布格和艾略特还碰到了一群海狸在工头莱利(乔·法弗罗配音)的指挥下筑大坝。莱利是大森林里最俊秀的一只海狸。他一张口就能透出威严和权威。法弗罗给他的角色带来了纽约人那种公事公办的味道。“大森林里,野生动物不同种类之间居然也存在着所谓的文化差异,比如带苏格兰口音的小松鼠。我想让观众在莱利身上听出领导人通常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豪的味道。从海狸口中表现出来一定很有意思,”法弗罗说。
三位导演全程参与了所有声音演员的对白录音工作。当画外音的录制结束之后,他们意识到,这部《丛林大反攻》的“基本法则”已经制定完成了。在长达数月的录制过程中,声音演员们在录音棚里分别录下了自己的对白。现在该施展点金术了――把所有对白进行混录。每一位声音演员都有其独到和不同之处,将所有对白混录在一起,其结果会非常神奇。
故事板:一切还要从白纸开始
对于《丛林大反攻》来说,初期的故事板在影片制作的四年当中,为200多位艺术家和动画师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他们从3万4千多张故事板绘画中选中了1223幅,光拍摄这些就使用了近2200米的电影胶片。
每一部动画片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与一般传统的影片相比,剧组拿着一份剧本和一大摞贴着照片的简历,就基本上可以算是开工了。而动画长片的开工标志是制作故事板。故事板就是用一张张静态的图画来表现影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故事板起初就像是连环画格,每一个方格表现的就是一个场景或动作。在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这种形式的素描会画上几万张,只有几幅会在经过N多次修改和完善之后出现在大银幕上。在故事板阶段,创作者会反复试验,将角色放在不同的场景里。随着故事板的制作,这些角色各自不同的个性就会跃然呈现出来,再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使他们的娱乐性最大化。
副导演斯塔奇说:“故事板是动画制作的一个平台。故事的所有情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拓展,并且使节奏更加清晰、合理。如果角色的个性在这里未能得到充分演绎,那么在以后的工序中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幸好我们的故事部门全都是一些跟布格和艾略特类似的另类艺术大师,因此他们对于这些野生动物个性的理解非常入木。”
一切都是电脑做出来的
——[毛发]谁的毛发多?谁的毛发更有质感?
《丛林大反攻》里所有的毛发加在一起,数以亿计。艾略特的毛最多,约有350万根。布格有160万根,贝丝是150万根。
制作《丛林大反攻》中全三维的角色形象,是从角色形象设计师卡特·古德里奇开始的,影片中的每一个“喘气”的角色都是他设计的。丁伯兰小镇附近的这些野生动物们,个个线条大胆,形体语言丰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古德里奇绘制的角色形象设计草图输入电脑之后,由视觉发展师迈克尔·库林斯基使用Photoshop来增添纹理和颜色,尤其是动物的毛和人的头发。库林斯基说:“影片中每一种动物的皮毛都不一样。海狸毛又糙又密,其质感与松鼠毛的细软肯定不一样。麦克斯奎兹的下巴就像老年人的胡须,而达斯克狗维尼先生是发亮的短毛,光打在他的背上就像一条缎带一样。动物的毛与人的头发,比如贝丝,也不一样。”
视觉效果组使用新的“梳理”技术来打理毛发,他们还开发了新的“动态毛发系统”。使用新的技术,可以让毛发一绺一绺地动,同时还依然保持每一根毛发移动的独立性。这是使毛发获得质感的关键技术。在影片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毛发各不相同。在风、水、泥、尘的作用下,其质感和飘动的纹理也不一样。更不用说那场粘糊糊的糖果大战了。“影像工场”(Imageworks)团队力保每一绺毛发看上去跟真的一样,而这项技术迄今为止还无人能比。
“看见棕熊布格毛茸茸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走进银幕去抱抱他,”导演艾勒斯说。“真的很神奇。他胸部的毛还有不同的纹路,就跟真的一样。”
——[水]影片中最难对付的
“布格和艾略特把大坝弄垮了,淹没了整个峡谷。从制作技术角度来说,这一场水戏是影片中最难的部分,”电脑CG总监戴伦·路里说。“水的流动是有方向的。如果你让水流慢下来,那就可能不像水了。在这部影片中,水的流动无处不在,就像其中的一个角色一样。我们希望水看上去很逼真,无论是平稳的,还是湍急的;只有一两滴,还是大暴雨。影像工场发明了一种仿真的水流系统,可以自然地流动。遇到障碍还会溅起水花,并且会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角色产生‘互动’。这种新的水流技术可以自己产生泡沫、水花、水雾和瀑布。上完色和光之后,水就天衣无缝地与周围的景色融成一体了。”
二维与三维动画的完美结合
与以往的动画片相比,《丛林大反攻》最大的不同,同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就是将传统的二维动画与最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导演们希望这部影片呈现出的是二维动画优美的线条、阴影和景色的纵深,同时又希望能体现出三维的质感。索尼动画公司专为这部影片研制了新的工具。
《丛林大反攻》的制作团队要提炼的基本要素是轮廓和造型效果。导演们为这部影片专门设计了图形语言、调色板和动画风格。然而,要想在三维的空间里运用二维的手法,就意味着需要先造一些新的“桥”,以便实现无缝连接。
“影像工场”成功地开发出了这些新工具,这样导演们就能够让三维的角色形象呈现出二维的质感。此前的三维动画中角色形象更像木偶,这是因为那些动画师们不具备更有弹性的工具。在动画上,只有夸张,才能将角色形象做得逼真。为了提高三维的质感,创作者在二维图像上增加了纹理、光和影。
从多方面说,《丛林大反攻》是过去的和未来的动画技法的一个大融合。“我们是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创造了二维的风格,”美工迈克尔·汉弗利说。“这是一种前说未有的做法。我觉得我们已经达到了极限。”
目前种子没有找到好的,找到好再发上来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