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回族: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回族衣饰简单,老年男性一般穿黑色或灰色长衫,或低领对襟衬衫;中年人穿对襟白衬衫,外套黑色坎肩,着白裤子;妇女穿大襟右衽衣服;年青人除参加宗教仪式外,大都穿与汉族相同的服装。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的小圆帽,称礼拜帽,或用白毛巾和白布裹头。妇女一般戴白色圆撮口帽,或戴盖头。盖头的颜色依年龄而有别,老年用白色,中年用黑色,少女用绿色。 在服饰的颜色上,回族人崇尚白色,视白色为洁净之色。由于回族分布广泛,受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服饰上表现出不同特点。
22.基诺族: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基诺族男子一般穿白色圆领无扣对襟衣,下着及膝宽腿裤,裹绑腿,喜用长布包头,戴耳环。 妇女穿圆领无扣、镶七色纹饰的短上衣,内衬紧身衣或盘三角形刺绣胸兜,下穿前开合短裙,头戴披风式尖顶帽。
23.京族: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京族的传统服饰以衣裤型短装为主,即简洁美观,又适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紧身、窄袖短上衣,下穿肥大的黑色或褐色长裤,节日时喜穿旗袍式淡色长外衣。
24.景颇族: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景颇族男子大都穿对襟衣和制服裤,头缠两端缀有红绒线球的白色头巾。妇女都穿黑色圆领大襟或对襟短上衣,衣领周围和前胸处缀满银泡银链,下围右侧开合的红色筒裙,束腰带。
25.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柯尔克孜族男子的典型衣着,是上穿白色套头衬衫,外穿交领长衣(“袷袢”),下穿长裤。女子着连衣裙,外套紧身坎肩,下着灯笼裤,外出时穿“袷袢”。柯尔克孜族男子戴各种颜色的圆顶小帽,女子戴红色圆顶花小帽或扎头巾。
26.拉祜族:拉祜族聚居于云南。拉祜族男子多穿圆领对襟短衣,宽腿长裤,包头或戴青布便帽。妇女服装有两种类型:一是黑布长衫,两 边开衩齐腰部,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下着长裤;另一种是小开襟、圆领、齐腰短上衣,下着筒裙。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银饰。
27.黎族:黎族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由于地处亚热带和热带,长夏无冬,黎族服装亦无季节之分。男子多穿无领对襟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穿圆领对襟的上衣,下着筒裙。
28.傈僳族: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傈僳族男子穿大襟麻布长衫,长过膝,后开衩,无扣,袖加黑边,下着裤。傈僳族女子穿右衽麻布上衣,外罩黑绒褂,下身为多褶麻布长裙。有的地区的妇女,头戴缀满珠饰的布套头,项垂珠链。
29.珞巴族:珞巴族居住在西藏东南部。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少与外部接触,社会处于封闭状态。门巴族男子穿藏式氆氇长袍,外穿长及腹部的黑色贯头坎肩,背一块野牛皮。妇女穿麻布圆领对襟窄袖上衣,外披一长方形披肩。珞巴族男女都蓄长发,前额头发剪齐至眉,余发披于两肩和头后。妇女们喜戴多串五颜六色的项链。
30.满族: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满族服饰的基本式样为袍式、立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袢、两侧开叉。男子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妇女衣装也以袍褂为主,褂有别于男装的短马褂,是与袍齐长的长褂。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满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除了旗袍和马褂外,满足人还有独具特色的坎肩,满族的坎肩镶有花边,绣有花卉图案,做工精致。满族妇女的头饰很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种黑色扇状头冠,上面以绢花或珠宝装饰,称为旗人的礼冠。满族妇女的鞋为木质底,底高达15至20厘米,其底上宽下圆,形似化盆,俗称“花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