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闷气不好。生闷气,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会生活的人,都懂得自我解脱,自我调节,遇到烦恼的事能够不想它或驱走它。而爱生闷气的人则不然,而常把盲目的、无用的怨恨和遗憾留在自己的思绪里,不能摆脱心中的烦闷。这不是在自我折磨吗?
从心理上讲,生闷气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是一种消极的甚至是有破坏性的心境。我国古代医书上就写着“百病之生于气也”,“怒伤肝,忧伤肺”,不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内脏活动和内分泌系统失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长期烦闷、苦恼,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冠心病。
情绪不好,记忆力要减弱,思维能力也受影响,必然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爱生闷气,也影响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成天闷闷不乐,是难于交到朋友的。
生闷气,并不都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不幸事件、不如意事情的产物,它更多的是人的主观内在素质的弱点造成的。许多身处逆境的人,正是因为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才有所作为,使事业有成的。倒是平时生活安逸、舒适惯了的人,往往稍遇一点小波折就经受不了,被苦恼、伤心缠住,不得解脱。总幻想生活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惧怕困难,困难来了没有心理准备,又不能克服,就只有苦恼、生间气和叹息了。性格内向的人爱生闷气,遇到不顾心的事常常郁积于心,不肯向人吐露,陷于焦虑、苦闷之中而不能自拔。过于注意自我,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也会爱生闷气。想得到的利益而没得到时,有“患失之忧”,得到了又产生“患得之忧”。总之,得也忧,失也忧;进也忧,退也优;一天到晚忧心忡仲。
“无事觅闲愁”。无所事事,对生活总怀有空虚、寂寞感,总觉得百无聊赖,也会常有无名之忧闷。
怎样消除爱生闷气的毛病呢?可试用以下方法:
(1)拓宽心胸:凡事想开些,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总要为社会、为他人做些贡献。有所追求,心胸就会变得开阔。心底无私天地宽。与人相处也要“淡化自我”,经常想一想“为别人做点什么”。一位哲人说过,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如果只是一个心眼孜孜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苦恼之中。
(2)扩大社交:多参加集体活动,从个人的狭窄天地里跳出来。当把个人融化到集体之中,成为集体生活中积极的一员时,就会与多数人共命运,同欢乐,就会有一种充实感、安全感、依托感了。心理学家忠告说,不要把苦闷、不说理在心中,可将困难和挫折向亲人、挚友、四邻倾诉。有人倾听你的心声。理解你的感情,就不会生间气了。身边一时没有人,可以给朋友写封信倾诉,这也是一种与外界交流的好方法。
(3)充实知识:读书学习是消除闲愁的良方。张海迪在受到疾病折磨时,忘情地读书,忘记了忧愁,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知识能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无穷无尽的乐趣。“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刻啊!堪谓一服对症良药。
(4)善于调适: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喜欢文学,社会却安排搞财会;想读大学却没考取;喜欢的情人,他(她)却并不爱你。心理不健康者,遇到这类事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天天生闷气。一句格言说:“当人们不能改变现实时,理智的办法是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要善于及时调适,适时调整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包括降低一些期待值),就可以少生或不生间气了。
(5)不要自寻烦恼:要善于从自己身边寻找欢乐。乐观情给能使人变得豁达、坚强,还可帮助自己抵御消极情绪的侵蚀。干同一工种、在同一单位工作,有人觉得“太累、单调、没劲”,有的却潜心搞技术革新,改变生产条件,在改革中品尝成功的欢乐。有人一天是“三胞一倒”,有人却在业余生活内安排了集邮、养鱼、滑冰、摄影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身边就有欢乐,关键是要善于寻找和创造。
(6)转移心理活动方向:生闷气这种情绪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暂时性联系、当遇到不愉快、倒霉的事时,感官将这些刺激上传至大脑,使其产生与之相应的不愉快的情绪,在脑中形成一个优势中心。如果老想这事,那么不愉快的信息还会不断传入大脑,不断加强优势中心,“闷气”会越生越重。如果转移一下心理活动方向(比如去看一场电影,听一段乐曲或去游泳),新的愉快信息的传人,就会抑制不良情绪优势中心的形成。注意力转移了,生闷气的情绪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6:56: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