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各国有不同的传说。我们主要根据国际乒联1976年的资料并参阅了日本《百科词典》(1973年饭)、南斯拉夫《从伦敦到塞拉热窝》(1973年饭)中的有关部分和我国1935年出版的《乒乓须知》等书,做如下介绍: 采用球拍作为击球器具的三个现代运动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均直接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十九世纪后年期,这三项运动最早始于英格兰。草地网球的球较柔软(橡皮球外面包上带毛的羊皮),而羽毛球所用的球则是羽毛做成的。当时,英国有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餐桌作球台,用书或以两把高背椅子挂上一根线当作球网,采用软木或橡胶做成的球,以羔皮纸贴成的长柄椭圆形空心球拍,在台子上将球打来打去。最初这种游戏不叫做做“乒乓球”,而叫做“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称为“高西马”(Goossie)。总之,有着各种各样的名称。球台和球网的大小及高度均无统一规定。记分方法有10分、20分、50分或100分为一局的。发球的方法也无严格限制,既可以把球先击到本方台面再落到对方台面,也可以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规定的地方或任何地方,只是要在本方球台后方、台面以上高度。 后来打这种球的人多了;于是就成了一种家庭娱乐活动。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5-1910年传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1890的左右,英格兰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AMES Gibb),从美国带回了作为玩具的赛璐洛球,产生了用这种小球来替代软木球和橡胶球的想法。由于当时对遍使用的羔皮纸球拍击到球和球碰台后发出“乒乓”的声音,模拟其声而叫做“乒乓”。其后也称“桌子上的网球”(tabie tennis)。 1891年,英格兰人查尔斯·巴克斯特(Charles Baxter)把“乒乓球”作为商业专利权来申请许可证,其登记号为19070号。 1902年英国人库特(Goodea)发明了胶皮颗粒拍。 从1904年-1918年间,乒乓球始终是停留在游戏阶段。直到十世纪二十年代,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视之为运动,但主要在知识分子、学生及职员中间传播。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後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後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 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後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