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古代使用旗帜,大多是为了指挥作战,国旗是没有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根据中国传统以龙为至尊无上的神圣,又据五行之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于是,一面黄色的三角形的“黄龙旗”设计出来了,随即使用于外交场合,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国旗。1897年,为了与各国国旗格式一致,将三角尖式改为长方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作废。
清朝方形国旗
1905年,孙
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翌年,决议以红、蓝、白三色横条旗为未来共和国国旗。红色象征鲜血,以鲜血换取独立自由;蓝色象征祖国天空,表示平等;白色表示圣洁,象征博爱。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因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在三色旗上,又上黄黑两色,这就是后来使用长达十余年的五色国旗。
五色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