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城自清代初年建立俯治以来,以井多闻名于远近,有九十九井的传闻。这些水井,是遍及于全县各地,还是局限于县城?各井坐落于何地,水质如何?多少年来为人们所关心,但又无人能道其详。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笔者就读于大定中、小学校时,曾求教于当时名儒学者穆蕙堂、李芳、刘瑶、陈瑞厚、王楚珍、宋蛟等前辈,都各有见解,说法不一。再参阅县俯两〈志〉,所载名目,都是从全县范围来编写,并且还包括若干堰塘在内,其总数还不足六十。又从当时大定俯辖境来看,东抵金沙县的大定坡,南至黔西界的西溪河,西南接织金县的六圭河,西及西北抵威宁县的马鬃岭及古打羊场〈包括大半个纳雍县境〉,北抵毕节县的梨树坪,东西广约二百公里,南北袤约一百公里.民国以前的总人口,不少于四十万,若仅有水井九十九口,如何能解决这么多人的饮水问题.如果只局限于县城一隅,任你东拼西揍,也弄不出这么多数字来.
为了初步弄清这九十九井的来龙去脉,笔者在近两年来,曾走访了年近九十的老人骆泽清,吴仲恭,陈继予,彭明九,王穗六,黄谔清及老农欧银成,陈焕堂,黄子云,杨银臣等,再参阅府,县<志>中所列举的和尚井、独木桥井、三公桥井等位置,均在县城附郭。因此,他们一致认为:这些水井既不是遍及全县,也不是只限于不足二公里的县城四周,而是从东门外的火焰山脚,横延南郊之玉皇阁,西至西门外金鱼桥到北郊的三公桥周围。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调查,并考证府,县两《志》中的有关记载,整理成这份资料。缺错在所难免,敬希各界人士给予批评,指正!
现将九十九井名称及地点列下:
1.2.双水井:在南街双井巷。二井相连,上端阁一石梁,因而得名,右边水味清凉可口,左边水味稍涩。
3.龙水井:在城东南公路侧,水从石龙口中 流出,水味极佳.井四周围以石栏,井上嵌有石刻“翰黑流香”四字;上端建有庙宇,庙前后植花草树木,风景很好.
4.和平井:在南街和平路又名小水井。水味清甜,终年不竭,用作磨豆腐,质好量多。
5.龙王庙井:在县城中街,又名桶桶井,味清凉,用以泡茶,别有风味。
6.大十字桶桶井:在城关大十字,原在街中心偏东解放后,因扩修街道将井向东侧移上二公尺,位于竹子巷口。水味平淡。
7.北门桶桶井:在北街小十字口,与一小庙接连。味涩不宜饮用,解放前封闭。
8.半坡井:在竹子巷,只能供熬糖用。
9.马家井:在新民路党校前。
10.乌龟井:位于县邮电局前。水味咸,只能作洗衣物用,已封闭。
11.大水井:在县体委球场左。水味涩,常作洗衣用。
12.三羊井:位于县招待所右。水清莹。泡茶清香,味甘甜。
13.太平桥井:在南后街太平桥下。因上面盖有三列两间庙房,井在庙脚,终年难见阳光,故原名“不见天水井”。水味涩,只宜作洗衣及熬糖用。
14.石家湾井:在太平桥沟下左半坡。水味稍涩,专供熬糖用。
15.黄家井:在豆棒厂下。水味清凉,适于磨豆腐及烤酒用。
16.彭家井:在豆棒厂后,宜磨豆腐。
17.月亮井:在次南门外公路西侧,现康少珍宿舍侧,夜月不管偏东或西斜,在井内均可见到月影,故名。已封闭。
18.岩脚井:在次南门外公路东侧,养护段后面的半山腰,味极清凉。
19.小水井:在南门慈善街邮电局宿舍,原符姓这次内。已封闭。
20.樱桃井:在南街县法院宿舍,原财神庙左上角,早已封闭。
21.葡萄井:在人民中街文化馆前。旧时水自井中涌出,溅水珠如葡萄,因此得名,早已封闭。
22.皂角井:在文星街建筑社左。水质好,人们称为“大水井”,喜用其水推豆腐,煮豆汤。在水井前面有一块大理石,长约五市尺,宽约三市尺,每值天气晴和,全城山川景色,均显影在石上,传为大定八景之一。
23.桂家井:在西后街核桃湾,水涩,只能供洗衣之用,人们称为“小水”。原井为一石龙,水从龙口流出。井上面建有四角庙房一栋,房内安放有一张固定木桌,三方设有靠椅,附近树木较多,夏天供人乘凉避暑。
24.海琶井:在三善街西侧。水味平淡,居民称为“小水”,有石龙,水从龙口流出。
25.杨柳井:位于北门庆云街,终年不竭。有石龙,水从龙口流出,用此水泡茶,色味俱佳;用此水磨豆腐,色白而嫩。
26.冒沙井:位于交通路农机厂内。水源丰富,长年不竭。俯,县<志>中称为皂角井.
27.崔家井:在庆云街崔家湾。水清味凉,四季不枯。
28.文庙井:在西门文星街,大方一小内,水质不好,仅能作洗衣用。
29.都司衙门井:在文星街孙姓旧房内。原仅作为公房防火之用,不能饮用。
30.坝子井:在三善街万寿宫内。原在清政府官办当铺后面,现粮食局宿舍。已封闭。
31.孔家井:在北街陈祖铭房后,现存。
32.邹家井:在现服务大楼后,已封闭。
33.凉水井:在中街人民银行后。味清凉,原只由陈姓一户所用,现已封闭。
34.小水井:在城关文星街人民人民武装部内。水较涩,只作洗菜用。
35.四方井:在北街德胜坡,原名罗家井.
36.贡院北井:在人民南街二小内.水味请甜,群众以搓凉粉
37.贡院南井:在南街二小左侧.有小石龙,水从石龙口流出,水味不如北井,现以封闭.
38.藏家井:在南街影剧院后,原臧姓花园内,作养鱼用.现以封闭.
39.寿佛寺井:在原两湖会馆后禹王殿下面。竟为方池,现在粮食局宿舍,已封闭.
40.王家井:在中街竹子巷中段.水从石缝中流出,四季不竭,群众常汲来煮豆汤.
41.狱庙井:在县公安局内.系清政府专设供牢中犯人饮水之用,早已封闭.
42.袁家井:在中街竹子巷现供销社宿舍,水清味美.
43.杜家井:在书院街二中宿舍内.水味涩,只供洗衣之用.
44.城墙脚井:在北门城门口左侧,已封闭.
45.方家井:位于庆云街公路旁.
46.小水井:在人民北街,原清代商办盛当铺,县国营照相馆内,已封闭.
47.陈家巷井:在庆云街陈家巷,不能饮用,只供洗菜.
48.黑神庙井:在人民中街,现工商行政管理局后面,已封闭.
49.朱家井:在人民北街,过去用长竹竿接水到家中用,味甜,已封闭.
50.杨家关井:在北门庆云阁下侧,水清味凉,饮后沁人心脾,中医长用治温热病.
51.小龙井:在北门庆云阁前.原来此井是在斗姥阁围墙外.清宣统年间.知府陈庆慈新建庆云阁时,将此井水引来阁前,镌以小石龙,水由龙口喷出,冲动下面石球,铿锵作响.小石龙两边石柱上还刻有何绍基楷书,"凤凰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十个大字,解放已拆出.
52.岩脚井:位于庆云阁后大佛殿前,水自石缝中流出.有如矿泉.清凉可口.常饮可治高血压病.
53.斗姥阁井:在斗姥阁花园内,水从小石龙口中流出.
54.55.官水井:在小北门外.此井有两口,一为龙井,水味清凉,吸之沁人肺腑.石龙头上,有一石牌坊,上端刻"龙门"二字,两旁对联为"源静恩泽普,清流德厚长".相传此井为明代彝族水西宣尉所修,故名官水井.可惜石龙牌坊上没有修井年月可考,深为遗憾.另一方井,水质不如龙井清澈,只供群众作洗菜之用.
56.珍珠泉:在南门外火焰山半坡济火峰脚.水从山中流出喷如池中,有如珍珠,经久不散,清代文人多有诗咏赞美此泉.
57.滴漏泉:在南郊外壁挂灯脚,水从半山流下,有如银壶滴漏.
58.晏家井:位于南郊外南山寺脚,既晏松柏住房后.
59.石象口井:不南门外水沟边,现财政,税务局职工宿舍院内,已移建.
60.菜园坝井:在南郊外城墙脚,即马家井下流,作洗菜用.
61.大龙井:在南门外,现木材公司后.
62.沙河坝井:在南郊外陡坡脚,原吴德骐老房后面.水味清凉,供烤酒用.
63.龙潭井:在南郊外陡坡脚.
64.沙水井:在南门外豆腐厂后山.
65.余家井:在南门外小街上,水质好,可磨豆腐,现已封闭.
66.象鼻子井:在东门外象鼻搅水山脚.
67.大小井:在东门外四川义园下面.
68.大水井:在小北门外官水井后山.
69.陈家祠堂井:在中北门外马路旁.现已封闭.
70.棋盘石井:又名龙潭井:在北门外大教堂左侧.
71.海子井:在南郊外油库旁.
72.杨家湾井:在南郊外小路塘旁.
73.螃蟹井:在南郊外五谷庙前.
74.四方井:在东门粮食仓库内,清光绪六年在此修建老文庙,掘此井以防火.
75.三公桥井:在北郊外罗氏塘山脚.水味清凉.
76.龙家井:位于北郊三公桥左下方.
77.花牌坊井:在北门外化工厂旁.
78.罗氏井:在北门外罗氏塘后坎.
79.80.和尚井:在东门外,原系东山寺住持僧人所修.一在大路旁边,用毛石围砌而成;一在田坝中心,两井水味均好.
81.一碗井:在南郊外奎峰塔右.水又石缝流出,仅有碗口大,但随舀随满,终年不竭.味清凉可口,群众用以煮豆汤,因改修公路,已毁.
82.南岳庙井:在南门外南山寺脚.
83.皮塘井:在庆云街尾西侧,水浊,为皮革业户作泡牛马皮之用.
84.粑粑铺井:在西门外粑粑铺.
85.黑石头井:在西门外莲花塘下.
86.海音寺井:在西北郊孟姓房后.
87.卢家井:在西门外金鱼桥半山.
88.张家井:在西郊外张俊三住房右.
89.金鱼桥井:在西郊外金鱼桥头.
90.冒谷井:在西郊外凉亭庙前,已封闭.
91.独木桥井:在西郊外扶风塔后山.水味清凉,附近居民常用此水泡茶.
92.城墙脚井:在西后街海琶井水沟下段,原在城墙以外,已封闭.
93.詹家井:在小西门外,种子公司后,已封闭.
94.大小井:在小西门外,原莲花塘大佛殿后.
95.钱局井:在小西门外,现气象站门口.
96.杉树木井:在西门外气象站左侧.
97.八卦井:在小西门外莲花塘下.
98.小水井:在小西门内原清代栖留所内,已封闭.
99.城墙脚井:在太平桥沟下面,久已干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3 20:15: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