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最顶尖的最卓越的人加以归类考察,就能发现其实他们并非具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异秉,而只是能够做到我们都知道的简单的事,把简单的道理、简单的观念完美的融合于生命。相反地,倒是在很多市井凡俗的杂耍、马戏中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奇异之人,惊人之事,而他们也借此以谋生。
人们都喜欢去寻找神秘的方法,成功的窍门,学习的秘诀之类,也愿意花大量的心血和金钱去听那些卓越的人、作出不凡成就的人演讲,聆听他们成功的秘诀。然而真正的伟人,往往都是说出一些简单的、普通的、我们早已经熟知的道理。我们总是失望而归。在我们看来,似乎那么简单的道理实在与他们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很不相称。
然而,如果我们自问,就是这些简单的道理,我们做到没有呢?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并非他们发明了什么复杂的精密的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切实做到那些我们觉得简单的事。也许很多的道理,方法,我们都熟知,我们都听过,我们都知道,似乎很简单,关键是,我们做到没有?简单并不就表示容易。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将简单的事真正做好,做足。把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天才。
凡人学到一个观念,一个思考方法,只是想想:哦!就这样啊!我早知道了。然后继续旧有的生活,很快就忘记了曾经有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除非下次再看到同样的方法,然后他们又会说:这我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生活,人生,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徒增纷扰。有强大行动力的人则不同,他们会把这个方法或观念运用于生活,一有机会就用一用,今天用一用,想一想,明天又用一用,想一想,直到成为习惯,运用自如,他们的生活因此而得以改变,人生因之提高。天才,就是能够把学到的简单方法内化、强化、深化的人。
内化,就是将外在的知识性观念和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能力。例如,学骑车,外在的知识可以是“身子坐正,控制重心,灵活调整”,但是若她不去实际操练,这样的知识始终都是一种外在的信息,并不能成为她内在的行为能力。 强化,就是借由重复,使学到的知识深植内心,成为一种固有的习惯。如果我们十年不骑车,也还是会骑,因为骑车的技能已经成为习惯,我们骑车的时候不再需要去背诵“骑车技巧”就能自如应付。但,十年没骑车后,一定不再那么熟练了,也许还不适应。如果经过重复的强化,我们就能彻底的掌握所学,受用终生。 深化,就是将内化的知识加以深刻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发展、变通。一切语言都不能完全的陈述事实的全貌,而知识观念的传播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比如当她看到“身子坐正,控制重心,灵活调整”这样的语言,她得到的经由她的已知知识和感官经验组合而成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跟她完全学会骑车以后内心真正产生的感受是有差别的。后者的感受和理解,就是对前者知识的深化。更进一步深化它,也许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出特别的骑车方法,甚至更加高超灵敏的骑车技术。我们几乎人人都会写字,人人都一辈子要写字,不停地在写字,但是却鲜有人成为书法家。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写字的方法不断去深化。当然,我们没有深化写字的方法而成为书法家,也许是因为我们并不想。但是,获得成功,取得想要的结果,提高生活的品质,平衡发展的人生,不断发觉新的可能,这基本是人人都想要的,然而,扪心自问,我们有去“深化”成功的方法了么?
为什么世界上真正成就伟大事业、开创不凡人生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用心,不愿意始终保持不断改进的态度,真正地去提高自己,却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琐碎无聊、没有价值的事物上。打牌,看电视肥皂剧,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酗酒~~~ 这些事几乎成了有些人一有机会就会立即从事的活动。当我们在佩服赞叹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是否自己也应该拿出行动呢?临渊羡鱼,不若退而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