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下面这条新闻,谁都以为是舞台上构思绝妙的幽默小品。可令人遗憾的是,它却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一位孕妇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抢坐长途班车上唯一的空座发生争执,最终孕妇抢先落座。可在当时,尽管车上有20多名乘客就此纷纷发表议论甚至争论,但哆哆嗦嗦的老人直到下车也没人起身让座。这是近日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一辆长途班车上的尴尬一幕。
孕妇与高龄老人,究竟谁该坐唯一的空位?似乎是个难题,但这又是个极易解决的小问题:只要其他乘客给老人或者为孕妇再让一座,问题轻而易举得到解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满车乘客竟无一人主动为老人或孕妇让座!难道能说乘客不懂尊老爱幼的常识吗?非也!当那位孕妇抢先落座后,就纷纷有乘客带着批评的口吻说:“应该尊敬老人,得让老人先坐”云云。当然也有人说“ 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挺累的,应该给她坐”……由这些慷慨激昂的言词不难看出,“稳坐”的乘客们,不仅有体恤他人的悲悯情怀,也懂得尊老爱幼的常理,更有关注老弱妇幼的热情,不然就没有一路上的纷纷议论,就没有替老人或孕妇的热烈“帮腔”。可不幸的是,热议声里却都是“我自岿然不动”,没有一人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
这个车厢就相当一个“临时社会”,在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场偶然却又隐含着必然性的伪道德表演。在这场表演中,孕妇与老人的“争座”已淡化为事件的背景,而车厢里那20多名七嘴八舌的乘客,倒成了这场幽默剧的主角——我们看见了关于尊老爱幼的慷慨陈词,我们看见了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议,我们更看见了一群全然忘我的表演自我“道德家”。
古时有“假道学”一说,其意是指言行不一。其实,“假道学”今天仍然比比皆是。若要谈论起道德问题,谁不能振振有词地侃上几番?可真的需要谁作出道德表现时,便会人人将自己置身其外,仿佛好的道德行为都应是他人为之而非自己。于是,如汉中长途客车上尊老爱幼的“幽默剧”,便不可避免地堂皇上演。
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已退化得的只有嘴上的伪道德,连为老弱病残让个座位这样最简单的道德义务都这么难为了?按理说,社会愈进步,其道德水准就该愈高,人们履行道德义务就该愈自觉。可事实上,如让座这样的基本道德修养,尽管大力倡导了多少年,却至今仍然社会中的老大难问题,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谁说中国人不“幽默”?这次车厢里的伪道德表演,就是活生生的一例。只是如此“幽默”所产生的效果,非但不能使人捧腹喷饭,倒是令人可叹可悲。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彻底结束这种“中国式幽默”的道德尴尬局面,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把“道德”二字仅仅当作点缀人生门面的金粉,而须以“从我做起”的具体行为履行好道德义务,在社会道德的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个身体力行、实践道德规范的光彩角色。
第一方案:两个都应该坐。但只有一个空位的话,旁人应该再让出一个座出来。
第二方案:如果只能有一个坐,如孕妇怀孕时间已久,极为不方便,而老人身体健康,精神抖擞,可让孕妇坐;如果孕妇怀孕时间不久,身体素质尚可,而老人年老体衰,站立不稳,那就让老人坐。
但最佳方案还是第一方案。
第一方案:两个都应该坐。但只有一个空位的话,旁人应该再让出一个座出来。
第二方案:如果只能有一个坐,如孕妇怀孕时间已久,极为不方便,而老人身体健康,精神抖擞,可让孕妇坐;如果孕妇怀孕时间不久,身体素质尚可,而老人年老体衰,站立不稳,那就让老人坐。
但最佳方案还是第一方案。
上海没办法呀,要先花时间讨论这些情况……
在深圳,当相关人员踏上车门那一刻起,就有无数双眼睛关注着他们,他们移动到哪里,旁边的位置就会空出来等着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车有多挤……
在深圳有如下人员会得到让座的照顾:
1、老人
2、孕妇
3、抱小孩者(大人男女不限,便是30岁的壮汉,抱着小孩上车一样有人让座,但小孩一般须在三岁一下)
体弱的好像没看到过,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让座,这也没个标准,谁知道谁体弱呀?
事实上发生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应该考虑第二种方案,只能用第一种方案解决问题。
为什么不能?
没有人肯让座,那肯定是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