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向父老乡亲汇报我的深圳生活序言
高致贤
未离开过故乡时没有思念故乡之实感,我老来离乡之后,恋乡情结特深。记得省委统战部的老领导伍席源在谈到如何开发贵州的省外人才资源库时,强调了省外贵州人才的贵州情结。说这断不了的故乡情结就是开发贵州省外人才资源的有利条件。但因当时我还在家乡,对这“故乡情结”的重要性并无实感,虽然对此也写了一些东西,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
1998年我从大方县文联退休旅居深圳后,方有“一日离乡一日生,犹如孤鸟如寒林,在外虽有千般好,还有思乡一片心”之感,“故乡情结”日浓一日。这是未离故乡的人体会不到的。所以,我建个博客也取名为“贵州老高”,将咱“贵州”冠顶。建个博客圈子,特邀请省内外、国内外的贵州老乡入圈(当然这并不排斥省外、国外的博友入圈)。只是想多看到咱故乡的情况。我写的博文80%以上是宣传咱贵州大方的,故有博友评论我是“贵州大方的宣传大使”,这我不敢当,但也说明我写家乡的博文已在博友中产生一定影响了。
为表达我的“故乡情结”,我想借“大方论坛”中的“天南海北大方人”发一个《向父老乡亲汇报的散记系列连载》,随时向家乡父老兄弟姊妹们汇报我这个“老大离乡”的游子情吧!
附:我在深圳献余热
高致贤
65岁由汕头转到深圳,旨在安度晚年。这是孩子们接我到深圳的心愿,也是我老大出门的初衷。到深之初,我便每天陪着老伴打拳散步看风景,安安心心度晚年!
谁料我到深圳市敬夕阳颐养院去参观,看到老年义工们风风火火的活动,很受启发,我坐不住了!第二次再去那里,院长叶志良便聘我到该院做宣传工作。一个多月后,南山日报社公开招聘兼职人员,我去谈了半小时就被聘为专栏作者,刘总编当即为我开了个“边读边议”专栏,且要求每个工作日一篇,当天送稿,次日见报;后来,又给深圳商报的“谈话空间”专版投稿,也是当天投稿次日见报,使我亲身感受到深圳求职不讲关系,办事却要雷厉风行。参加义工组织,“年轻老人”帮助老年老人,健康老人帮助病残老人。无余热者获得温暖;有余热者便能发挥。凭义务工作累计时间和成绩,68岁上我被评选为优秀义工,并获得“五星级义工”称号。这是我的意外收获。
68岁时我还学会使用电脑,这一是投稿需要,发送慢了就无发表希望;二是孩子们家中有电脑;三是深圳学电脑方便。这就促成我老来学会用电脑,2005年我在深圳报刊上发表了146篇文章,还成为深圳商报“你说我说”这个“中国新闻名专栏”的擂手,参加深圳市第五届读书月征文,拿了个一等奖。我还应约编写在国际知识产权论坛上表演的“小品”节目,等等。在人地生疏、上班忙碌的深圳,古稀之我还能发挥如此余热,全赖一种和谐、竞争的社会环境。
我在深圳遇好人
高致贤
难忘那一天
那是2002年的11月1日。天黑了,我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四处打电话叫孩子们快回来找他们的母亲……
老妻突然推门进来,我俩傻了似的对视片刻,才一下拥抱,涕泪横流。我好容易挤出一句“你回来啦!”仍未放手,惟恐她再飞了似的。
原来是老妻迷路了!惊-魂未定的她,叙述起迷路的经历:上午,我俩刚从宝安区来到南山区的女儿家,孩子们上班去了。下午,她见我正忙着写东西,不愿打扰我,便单独到大冲买菜去了。乘购物车回来坐过了站,下车来,只见人流涌动,分不清东南西北,她蒙了。正在着急间,华灯怒放,眼前一片灯海,更看不清南北西东。她完全迷失方向了,不知身在何处,自己着急,又怕家人着急。初到深圳的她,人地生疏,又不会说普通话,天越黑,心越急,情急之中,她便去找保安。好在那保安是从四川来的,还能和她对话。但因她记不得自家住址,更记不住家中电话,只知住在“深大那边”。保安接班不久,不能离岗为她找路,但又不放心让她自己去找。于是,马上打电话叫来刚下班的另一名保安。那小伙子一听也急了,就向另一位保安借了钱,准备打的送她找路回家。可他们正在等车之际,一青年开着小车过来,向第一个接待她的保安说,朱志炎通知我开车到你这儿来送个什么人?两保安扶她乘上那小车,车主打开车窗,放车徐行,让她边走边看道路,同时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路打访,几经曲折,终于来到深圳大学北门,她才知道了回家的路,车主把她送到凯丽花园的家门口。她说拿钱给车主,车主婉言谢绝,连姓名也不留下就走了。
第二天,我陪着老妻开始寻访那些“活雷锋”,经两天查找,终于“查”清了第一个接待她的,是科苑花园的保安聂开学,随着来借钱拟打的送她的保安叫张启东,开车送她找路回家的车主叫周定华。我们再去分别感谢他们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记住那个人
牢记那段警民情
到深圳之初,我们住在大冲村,从那里到荔香公园晨炼,单边就得步行一个多小时。我们常是凌晨4点半钟出发,那时正是“黑五更”,出门必须经过一段曲里拐弯的村中小道,黑魆魆的,走起来真有点毛骨悚然哩!第一天凌晨,我们推开的大门一响,一束手电光突然射向我们,原是巡警在查夜,误以为有贼敲大门。误解消除后,两位巡警送我们走出那段小道。从此邂逅相遇之后,每天我们出门之时,巡警也正好经过那里,互问一声“早上好!”他们便用手电筒照着我们走出那段小道;天雨路滑时,他们还要扶我们走上大街。不知是顺便而行,还是他们有意安排?春节前后他们送了我们20多天。
深大北边,有一段冷冷清清的路程。旁边有个治安亭。我们到那里时,刚好是值勤警察交接班的时候,下班民警便会主动护送我们一程。我们坚持不让他们送后,他们还是站在桥头目送我们。一次,我们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青年,及时报告他们。以后他们加强了麒麟立交桥一带的巡逻,节假日还加派了定点岗哨。我们凌晨徒步走到那里,常常听到一声“老人早”的警察问候,心里暖融融的。
曲曲村中路,深深警民情。我们离开那里许久了,但那些不知姓名的高大的巡警形象,迄今仍然活跃于我的脑海中。
老妻几度迷了路
“喂,我今天又——迷路了!”2005年初冬的一天,老伴从小女儿家来电话,不明不白地说了她当天迷路的情况。听她语言已不清楚,我马上赶了过去!原来她已有轻微中风征兆。她说,那天,她从桃源乘车到西丽去购物,下车后迷了路,经验告诉她,快去找巡警,比前次好的是,她还知道自己住在桃源村欧陆经典小区,但却不知怎么回家了。警察见她神志已不很清,便派人用摩托车送她回家。上车时,队长嘱咐她:大娘,你抓紧这小伙子(开摩托的警察)的肩头,不要顾虑,他就像你的儿子一样,……
见她记忆力大减,我便将她接到宝安来治疗。11月18日,我陪她到离家几百米外的新乐社康中心输液,快输完时,幼儿园放学了,我得先去接外孙。当我带着外孙乐乐再去接她时,就找不到她了。护士说她输完液就走了。四寻不见她,我知她又迷了路了!多亏一位好心大姐将她送到新乐片区警务室前,那里离我家200来米,一位值班警察指点她回到小区门外,我们才接到她。
次日上午,我陪她到宝安6区去理疗,快结束时我上洗手间,回理疗室就找不到她了。四处寻找不见,她理疗时蜕下的罩衫还在我的提包里,病体缠身的她,穿件半袖T恤,怎敌得住这南下的寒潮侵袭!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没有手机,到公话摊与家中联系,她未回家,我脑海中突然闪现过车祸、冻僵、摔伤等恶性画面……几次击出了我的老泪!家人又无法和我通电话,怕我出问题,一家人一时失去了主张!煎熬中度过近一小时,女婿终于与我的相遇,说她已由警车送回家了,我才长长地疏了一口气!
回家后,她告诉我:她不见我在身边,下楼去找我便迷了路,她又去找警察。大冷的天,两巡警见白发苍苍的她还穿件半袖T恤,马上争着脱警衣给她取暖,并呼来一位领导样的警察。两巡警向他介绍了我老伴的情况,把我老伴交给他,又巡逻去了。他见我老伴记忆失常,便去找警车送她回家,但又怕她再次走失,便对她说:老大妈,你在原地等我,千万不要走开,我去找车来送你回去;你别怕,我一定亲自送你回家。一会儿,警察拦下一辆警车,司机说正在执行跟踪疑犯的任务,他说,先送这老人到中南花园,那警察便扶她上车,并坐在她身边。行车中那警察还不时用对讲机了解跟踪情况,直把她送来交待给小区保安。因那段时间我老伴的记忆力很差,只知说“谢谢”,连那送她回家的警察的名字都忘了问。我们不知那些好心警察的名字,但此两次迷路都发生在新安街道办的辖区内,估计是新安派出所的警察。
我老伴记忆力差,初来深圳,人地生疏,语言交流障碍,先后5次迷路都警察或保安送她回家的。老伴不时劳烦警察和保安,我们全家深感不好意思,因有他们关心外来人,我们很想当面感谢这些“活雷锋”,但他们都做了好事不留名,让我们无法当面致谢。只好借助网络天地道一声:敬礼,人民的好警察!好保安!
街头诈骗伎俩种种(一)
高致贤
初到深圳,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天,我携妻带女逛南农市场,顺便买点食物。穿街过巷,一路徐行,向果蔬市场游去。我边走边看,还向妻子讲一件发生在家乡的笑话:某天,向东正在闭门写作,忽闻轻轻叩门声,开门见一中年求乞:先生,行行善吧,我已几天没有吃饭了,求您给几元钱买碗饭吃!向东搪塞一句:到别家去讨吧,我设有零钱!乞讨者面露喜色,问他的钱是多大的?向东触他一句:一百元的。行乞者忙说,那我补你!听得妻子大笑。
此时,一青年妇女用单车驮着两个空箩筐向我们走来。箩筐口上的竹篮中有些鲜橙子,向我们推销,叫价差不多比市价低一倍,她过秤后,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弹簧秤复秤,秤头又足,计价6元4角。她说收6元算了。妻子万分高兴,马上摸出一张10元钞递去让她找补。她随手摸出五六沓新钱,全是10元钞,说她没有零钱,如果我们有整钱给她,还可让价。我说只有100元的,她又摸出几沓5元券说,我补你九十五元算了!她补我10张新钞票,我觉得有些软软的,便说这钱是假的吧?她突然大声反问:怎么会假?我说不买了,让她还回我的整钱。她不退。争执中,我女儿从后面赶来问清原由,便拿出6元4角零钱给她,让她退还我的整钱。她收回那10张钱后,还给我一张百元钞,说是不卖了!我以为是她发觉卖贱了,反悔,便说给她8元钱,她也不卖。抢回她的水果倒入竹篮中,跳上单车向小巷深处奔去……
我说:这女人真怪,人家做小生意的需要零钱找补,她却要整钱。女儿从我手中拿过她退回的那张百元钱一看:这是假的!我说怎么可能呢?这不是昨天才从银行里取出来的吗?女儿说:被刚才那个女人换了!自知上当了,但人海茫茫,哪里找她去?!!
某些市场上的欺诈伎俩很多。一天晨炼归来,我到大冲一个小市场去买点东西,看到一外地老太拿出一张百元大钞买肉,钱未递到卖肉摊主手中,旁边一个长发青年突然从那老太手中接过钱来,在手中晃了几晃,高声说,这钱是假的!老太被弄蒙了,还向他说这钱不假,是她昨天才去银行取的。那小伙随手将那钞票递去请一个在场的旁人鉴别。谁料那鉴别钞票的“旁人”正是他的同伙。就在这换手“鉴别”的过程中,竟把那老太的真钱换假了!当老太还向围观者声明她的钱不假时,那长发青年和鉴别者已不知溜到何处去了!老太把钱交给买肉摊主时,摊主说:这钱真是假的了!老太还向摊主说她的钱是真的时,摊主摇摇头。老太说,那小伙子不是你们收钱的吗?摊主说:不是呀,我自己卖肉自己收钱。老太问那小伙子到哪里去啦?谁也不吭声。摊主也只是摇摇头……
晨炼中谈及上述之事,有位威宁老乡告诉我:他也遇到过我遇到的那种卖便宜水果要大票面的事,但他多个心眼,当时没有把钱交过那人的手,没有被换。他再去逛逛商场看看货,可他买好水果付钱时,才发觉自己的钱包被盗了!这时,他才想起那个要整钱的诱他把钱拿出来,虽然当时没有被换假,可他把钱揣回腰包时就被围者中“那些人”看到了他的钱包。
后来,我又在科技园等处看到那种“卖便宜水果”的骗子。他们身边都有同伙以“帮助”受骗者为名,缠住受骗人,让他们的同伙行骗后迅速逃离现场。他们诈骗的目标多是外地刚来深圳的老年人!
领回重奖过元宵
高致贤
2月23日是鸡年元宵,女儿陪我去深圳书城领奖。当我从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领到《荣誉证书》和300元奖金智慧卡时,证明在第五届深圳读书月征文大赛中,我的《一读六十年》真真获了一等奖。
说实话,我写此文时并未想到可以获奖,故连“题”都未标,只按征文要求写了个《阅读与成长》。这《一读六十年》的题目都是评委会给标的。不是我缺乏信心,而是竞争太激烈了:在“博士三千,硕士上万,学士普遍,专家教授不稀罕”的深圳,我这只进过7年学校的老头算什么?且资料显示:500多万人参与了本届读书月,且有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国际知名文化评论家李欧梵、著名作家周国平、北大教授曹文轩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到深圳开论坛、办讲座,指导读书月活动。组委会收到万余篇应征作品,其中,仅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30篇,怎会轮到我获奖,可又真真实实地获了,而且获的是千分之一中奖率的一等奖,总算为咱乌蒙山区的家乡人民争了上光。
这是2004年获得的奖项。之前2002——2003年度,我也荣获了两项重奖:一项是“五星级义工”称号,另一项是优秀义工。深圳的志愿者——义务工活动已有了国际影响,两年评优一次。为社会公益事尽义务100小时可获一个“星级”,评选时我已尽了2000多小时的义务,但最高只能到“五星级”。在“星级义工”中有突出贡献的方能评为优秀义工。
到深圳三年多,我获得3项奖,每项都是由政府组织评选的,不交任何费用,全凭真才实学、真材实料,绝不是那种花大钱买的“商业奖”可比的。我没有辜负家乡人民对我的关怀和培养,故借此向家乡人民作个汇报!
2005年于深圳
鸡年7个月便发表作品100篇
高致贤
今天(7月22日)深圳商报“谈话版”发表了我的两篇小言论,女儿又从宝安日报上发现我4月19日发表的1篇,这就正好满100篇了!其中,毕节日报通讯1篇,宝安日报17篇,深圳商报82篇。
今年开始,我就推掉一些事务,集中精力写点东西,但我受生活所限,没有条件写新闻,也没耐心和功力写长篇,只能写点小品、杂谈之类。我就把投稿园地锁定在深圳商报的中国新闻名专栏“你说我说”等几个专栏上。后来发现宝安日报有个每周一期的“新安早茶”专栏,也向其投稿,可惜到6月底该专栏就停刊了!而深圳商报上的“每周一品”等两个与我有联系的专栏又于2月份停了刊,园地减少,又无向家乡报纸写稿的素材,形势不容乐观,但我还是继续向深圳商报投稿,我虽然有幸被选为该报的“谈话擂手”,参与打擂,但在一个专栏中出现我的名字多了,编辑便让我用笔名,或由他们为我改笔名,故我已用老贤、阿贤、悦公、宇叶、乐公等好些个从未用过的笔名了。
从元月7日“你说我说”专栏的610号谈话题摘登我的《正常人搞“无性婚姻”是作“秀”》开始,到今天该专栏681号话题全文发表我的《读得〈增广〉会讲话》为止,正好100篇。这已完成了我今年的写作计划,当然我不会因之躺下来休息,想借贵报一角向家乡亲友们作个汇报,并告诉我亲爱的笔友们,经过几年磨合后,我又恢复了写作状态,仍在努力写作。
补注:到12月7日深圳商报发2篇为止,2005年全年共发147篇,全是随笔小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管他什么晚年.
感动...对于青年来说,更有监督和鼓励之用....
关于狮子岩的对话
高致贤
家乡有个狮子岩,巍然屹立于我们那个小山村的后山龙脉正中,被人们视为咱高氏村庄的硬“后台”,村子里于上世纪率先出了几个干部和大学生,引得不少阴阳(风水)先生常常去暗中窥视,结论为出人才是因为有狮子岩这个“靠山硬”的作用。加之上世纪50年代中叶前,岩上还是原始森林,村子处于青山环抱、绿水迥流、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传染病都传不进村子里,村人比较长寿。因有这些好处,村人便将狮子岩奉若神明,加以朝贡,望它再显神灵。我也被人们认为是狮子岩庇荫的文化人之一,但我不以为然,这在世俗眼里实在是一种大不敬!于是引出我与村人们的一段对话:
我问:狮子岩是什么年代有的?回答当然是开天辟地。族人建村多久了?几百年。村里人才何时出现的?20世纪中后期。现在还出人才吗?我的二兄分析道:现在许多青少年不想读书,或无钱读书,争相辍学进城当农民工去了,哪里还有文化科学人才?
村还是那个村,岩还是那个岩,为什么解放前不出人才,出人才的只有上世纪,而今怎么又不出人才了?道理很简单:旧社会村子里都是穷人,无钱读书;解放后的那段时间,国家无偿发放“助学金”供农家穷孩子读书;现在的富人迁到城里住了,村里只剩下不富之人,孩子无钱上大学,早早外出当农民工。现在传染病为何会进村?村人答不出,我自答之:人口猛增了,树被砍光了,水源枯竭又被污染了。所以,狮子岩也就不“显灵”了!
贵州老高是高致的博客名。
高老,小侄也居深圳,前栖宝安,今在南山,距高老清居数里。
要是高老有空闲,还望悟得高老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