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贵州工业大学6名在校大学生共同投资创办了“欧力广告策划公司”,成为该省首批“吃螃蟹”的勇士。他们的创业壮举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然而,仅仅过了3个月,人们发现:欧力公司已从其“老本营”——贵阳时代广场第28层的办公场所里悄然撤离。“欧力公司目前困难重重,有的股东已撤股,公司正面临着解体的尴尬处境。”2004年2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欧力最大的股东蒋轩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内幕。回顾欧力的创业历程,我们不得不再次叩问:“在校大学生,究竟谁能将创业进行到底?”
意气风发,激情团队踏上创业路
去年9月,一张张充满诱惑力的创业“英雄帖”相继出现在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校园中。发出英雄帖的,是贵州工业大学大三学生蒋轩和方嵘两人。
蒋轩学的是法学,方嵘学的是电子信息。从大一进校,两人就成为同寝室的“难兄难弟”,而后共同发起并创办了贵州高校首家红十字会,并于次年将其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着2700多名会员的大社团。当年的“全国高校优秀社团”中,贵州仅此一家社团候选。
不久,蒋轩和方嵘双双进入贵州天马国际旅行社兼职。蒋轩任外联经理,方嵘任业务经理,两人共同负责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经营。谈起这段兼职经历,蒋轩坦言:影响很大。一是扩大了交际网,初步积累了社会经验;二是旅行社内部浓厚的团队精神及创业激情深深打动了他。从那时起,一颗创业的种子悄悄在这个热血青年的骨子里萌芽了。
去年5月份,蒋轩成功策划了羽泉、老狼校园慈善演唱会,并顺利拿到了43万元赞助。蒋轩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质,心中的创业梦日渐明朗化。当蒋轩把心中的梦想告诉方嵘时,这个从小因脚部有残疾,一直在为当老板而努力的年轻人同样激情澎湃。经过连续3个晚上的彻夜长谈,方嵘认同了蒋轩提出的创业构想——创办广告策划公司!因为广告业是一项蓬勃发展的阳光产业,投资较低,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去赢得市场。况且,在兼职过程中,蒋轩和方嵘认识了不少广告界的朋友,熟悉其中的运作,有其优势所在。
创业目标锁定后,蒋轩和方嵘忙开了。为了系统地了解财务方面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从5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蒋轩和方嵘除了搞些市场调查,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泡在了书店里。同时,他们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物色合作伙伴。
经过挑选,蒋轩和方嵘最终敲定三人为合作伙伴,11月8日,由6名“勇士”投资5万元的广告策划公司成立了。公司取英文ONLY的谐音“欧力”为名,股东们希望公司是惟一的,也是第一的。为了使公司更好地运作,6股东还根据特长和优势进行了具体分工。
困境重重,出师未捷身先死
公司成立伊始,虽然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但由于缺乏成熟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开拓市场的经验,角色的突然转变使这些大学生们感到现实和创业激情碰撞的“阵痛”。
当省内各家媒体纷纷将目光对准他们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然而,现实终究还是现实,尽管欧力公司根据股东们的课程列表统筹安排,规定在没课且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实行轮班制。可两位股东杜娟和郑周洪还是以“学习工作两难兼顾,时间无法妥善支配”为由撤出了股份,离开了公司。
紧接着,在公司接到的10来件订单(其中不乏上百万元的大订单)中,由于种种原因,竟没有完成一件。终于导致另外两个重要股东王磊和方嵘也动摇了,他们相继向蒋轩提出了退股的要求。
众说纷纭,在校大学生创业孰是孰非
欧力公司成立前后,记者一直进行跟踪采访。当初,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高校学子对他们的创业行为普遍持赞成态度,“这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贵州省23万在校大学生中竖起了一面旗帜!”多数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形势日显严峻的今天,多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显然是一件好事,而身为大学生,敢于走向社会,提前接受现实的考验,勇气确实可嘉。有些老师也对此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6位创业者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日益成熟并最终脱颖而出。
蒋轩总结了造成欧力现状的四大原因:首先是公司在没有建立有效的业务关系前就盲目开张;其次,股东们无法摆脱学生气,大家对市场竞争的严峻认识不够;再次,股东们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问题,抗挫折能力太差;最后是现实的盈利问题,大多数股东急功近利,见投入后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就打起了退堂鼓。
专家分析认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几大问题:一是知识的限制,所学大部分仅限于校园、课堂,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二是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缺乏成熟的驾驭能力,遇挫折时承受不了;三是资金方面筹措渠道窄小,回旋余力小等。为此,针对仍处于象牙塔内这一较特殊的创业群体,专家建议,应将创业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引入课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引导和创业培训,以便使他们在创业中减少风险,增加成功的几率。
贵州民族学院何星辉
转者注:老贴了,仅供参考。
失败很正常,这个案例稀疏平常,实在没有任何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