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民俗风情浓郁,别具特色。节日期间,各族人民以山清水绿花红的大地为天然舞台,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争芳斗艳,各展风彩。所到之处,情浓、酒香、山歌美,充满古朴、率真、豪放气氛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令人陶醉。
这里介绍一下大方的苗族风情。
苗 族
大方县苗族人口较多,大片杂居,由于支系不同,各个支系的服饰各异,语言也不尽相同,然而,“跳花”这种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却又是共有的。只是时间、地点不同,形式大同小异而已。
从少数民族节日普查中得知,大方县共有30多个跳花坡。全县13个片区内均有苗族跳花场所。从旧厉的正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十三日结束,凡苗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跳花活动,虽然历史长短不同,规模大小各异。跳花坡的形式是基本相同的:
先选定一块地势开阔,便于众人观看的场地作为花坡(或叫花场),场中央耸立一根花树——缸钵口粗的直杉木,高10余米。花树接近顶端处架绑一根约长丈余的横梁,横梁两头各吊一个小花箩,箩内装粑粑饼饼之类食品。花树顶端系上丈余长的一疋红。苗家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花场。
跳花开始,小伙子围绕花树表演芦笙舞,姑娘们撑着花花伞,围在圈外看跳花,目寻意中人,小伙子们在芦笙表演中,前滚翻,后滚翻,竖蜻蜒,叠罗汉,正爬竿,倒爬竿,各自拿出绝技,以此吸引姑娘们的注意。表演技艺超群,而又先爬到花树顶端的为胜者,得胜英雄便有资格将横梁吊箩内的食品抛撒于花场中.以示胜利,当然也像公主抛绣球时有意将食品抛给意中人,而后取下花树顶端之红,得胜下到场中。八堡苗族跳花
八堡,在大方县北边,距县城40余公里。有名的八堡六寨----新上寨、新开、菱角、大寨、青杠和五龙,以八堡为中心,聚居着苗族同胞1000多户、4000多人。牛场花坡
在大方、纳雍、织金三县交界处,有一个饶有名气的地方----牛场。今属大方县牛场乡。这里虽不算旅游胜地,但它的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却引人向往。
牛场花坡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当地名士傅跃庭先生所创,并定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为跳花节,每年这天,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花坡,参加一年一度的跳花节盛会。人数多的年份超过8万余众,少则不下3万多人,他们来自大方、纳雍、织金、黔酉、毕节、威宁、六盘水、赫章、金沙、遵义、关岭、古葡、湘江等县市和地区。
每年这天,各族人民特别是苗族同胞盛装打扮,带上芦笙,背上干粮,日夜兼程,翻山越岭,准时赶来,以此相聚,会亲访友,献艺显技,引鸾匹凤。择偶定亲。据说,交通不发达的年月,为了准时赶在这天参加盛会,很多苗族青年早在十天半月前结队从湘西等地动身,日夜兼程,届时云集花坡。因此,每年这天,从早晨开始通向花坡周围的十几条大道、小路上的人流犹如十几条彩带淌向花坡,汇进人海。
花坡上,人海中,奇装异服,争芳斗艳,犹以苗家女的装束更显风姿:五彩精挑的刺绣上装,独具特色的蜡染围腰;轻盈飘逸图案新颖的百摺裙。铿锵作响的饰珠,银光闪烁的项链,恰到好处把她们装点得花枝招展,又若一簇簇带露初绽的鲜花开放在诧紫婿红的花海中,吸引着许多小伙子投来羡慕的眼光。
每年这天,花坡中央,临时栽植一棵高大挺拔的花树(杉树或松树),树的枝头,悬挂着若干红鸡蛋,以示康乐吉祥,举头见喜,红在头上。在花树腰,拴吊着大捆红头绳,保佑儿孙无灾无难,健康成长,长命百岁。跳花开始则由两名苗族青年,按照传统习俗,各拉一拖红籽刺,以花树为中心在约10米远的地方,围绕花树,在人群中划开一个圆圈,作为活动场地,随即,一帮武艺高强的苗族小伙接二连三沿着圈翻跟斗。
主演场之外,又是别一番气象,琴声悠扬,萧声婉转,笙歌起处,舞步潮蹬,未婚青年男女,趁此时机,缔结良缘,有心者,暗送秋波,情投者,赠物定婚。解放前,尽管封建婚姻枷锁重重,而这里却是一块自由恋爱的绿洲。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解放后,砸碎封建婚姻枷锁,这里更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的乐土。因此,每年这天,是末婚青年男女最企盼、最活跃、最快乐的日子,除青年之外,尊长老辈,举杯相祝,相互问候,叙旧话新,猜拳行令,其乐无穷。花坡上,笑语飞空,人声鼎沸,直至夜幕降临,人们兴犹未尽,媪孺扶醉而归。这时,花坡周围村寨,宾客盈门,芦笙悠悠,情歌互答,堤畔、林边或窃窃私语,倾诉衷肠,或朗朗笑声,追逐嬉戏,另是一番景趣。
百多年来,物换星移,我们的民族不因时代的兴衰而时亢时卑,牛场花坡也不因潮流的冲击而时断时续。今日的牛场花坡,已成为各族人民团结欢聚之地。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族政策得到落实,大方县民委、县文化局、马场区公所资助,在花坡中央修建花台,刻碑叙史。如今的牛场花坡不但盛况空前,而且是各民族团结的纽带,促迸经济发展的窗口,是开展物质文明和精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场所。
显母苗族采花节
大方县竹元乡的显母采花节,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初年,朝廷为保一位王子登位,官逼居住在黔西北一带的苗族同胞"叛乱"。苗族同胞不听指使,两位头领惨遭斩首,从而引起苗族同胞的极大愤怒,奋起反抗,在陶二银、陶三春的带领下,揭竿而起。但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以后,被杀散的苗族同胞分散居住在镇雄、安顺、马当、织金、黔西、大方、毕节和纳雍等地。
为了加强和失散亲人之间的联系,以便共商大计,更为了本民族的兴盛发达,让年轻人们能满意地选择意中人,显母一带苗族,商定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为采花节,相沿下来,就成为显母一带苗族的重大节日。
节日清晨,方圆百里的姑娘们穿着自己精心绣染的花裙,小伙子们吹着自己心爱的芦笙,从四面八方赶到显母,聚集于花场里的花树下。上万人的花场盛会,真是花的世界,歌的海洋。姑娘们那五颜六色的百摺裙可与盛开的三春桃李争妍斗艳,小伙子们那悠扬婉转的芦笙,也与红杏枝头的鸟儿共鸣。姑娘花裙上的朵朵花瓣,凝聚着对心上人的深情;小伙子们那一首首芦笙曲调,倾吐着对意中人的一片真心。同时,花场上正在开展着一次无声的美的竞赛:看谁的花绣得好,听谁的芦笙吹得甜。青年男女在深情的轻歌曼舞之中,各自留心选准了心爱的人,姑娘即以亲手绣作的花帕、花包等作为定情物,赠给自己的意申人。经过一段时间,两人进一步相互了解,双方觉得已经成熟,就可结为夫妻。
结婚的时间,也大多选在采花节。这天,新娘穿上漂亮的摺花裙,手撑花伞,亲人们背上陪嫁的衣物,还背着装有米饭的布袋,带上牛角壶装的酒,兴高采烈来到花场。新郎在小伙子们的陪伴下,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涌迸花场。双方一经接触,芦笙吹得更响,舞跳得更欢,高兴之际,一对新人,手牵手到了男方家,这就是"拉亲"。
显母跳花,五月端阳也跳,所以农历二月、五月都有采花节。二月跳桃花,象征果实丰盛,子孙繁衍;五月跳杏花,象征丰衣足食。另外,没生儿子的人家,可在采花节许花,以后生了儿子,就为这家跳花3年。这家人在采花节期间以酒相酬。
显母苗族采花节,1895年前,花场设在显母寨背后大坡上,以后移至岔河。解放后,苗家翻身做了主人,1952年又把花场搬回显母。近年来,每年采花节,来自大方、毕节、金沙、黔西和镇雄等地的苗族,人数众多,做生意买卖的各族同胞更是络绎不绝。每年参加采花节的人数,都在1.5万人以上。
大方县苗族人口较多,大片杂居由于支系不同,各个的服饰各异 ,语言也不尽相同,然而,"跳 花"这种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却又是共有的 。只是时间、地点不同,形式大同小异而已。 从少数民族节日普查中得知,大方县共有30多个跳花坡。全县13个片区内均有苗族跳花场所。从 旧历的正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十三日结束,凡苗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跳花活动,虽然历史长短 不同,规模大小各异。跳花坡的形式是基本相同的: 先选定一块地势开阔,便于众人观看的场地作为花坡(或叫花场),场中央耸立一根花树----缸 钵口粗的直杉木,高10余米。花树接近顶端址架绑一根约长丈余的横梁,横梁两头各吊一个小花 箩,箩内装粑粑饼饼之类食品。花树顶端系上丈余长的一疋红,苗家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花场。 跳化开始,小伙子围绕花树表演芦笙舞,姑娘门撑着花花伞,围在圈外看跳花,目寻意中人,小 伙子们在芦笙表演中,前滚翻,后滚翻,竖晴蜓,叠罗汉,正爬竿,倒爬竿,各自拿出绝技, 以此吸引姑眼们的注意。表演技艺超群,而又先爬到花树顶端的为胜者,得胜英雄便有资格将横 梁吊箩内的食品抛撒于花场中,以示胜利,当然也像公主抛绣球时有意将食品抛给意中人,而后 取下花树顶瑞之红,得胜下到场中。 跳花的时候,老人门访亲会友,中年人冶谈商 贸。花场散后,青年男女相邀玩山。有情人共进幽境密林之中,谈情说爱,互诉衷畅。 以前的跳花节所需的咂酒、红粑粑饼饼之类,全由花主准备,花主轮流当庄,谁家想生儿子,经 寨老同意,得当花主,新中国成立之后,花场所需之物,由当地政府送给,苗族自办,其他民族 前往观看祝贺。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今已发展为民族团结的盛会,物资交易的场所了。 大型的“跳花节”在八堡、牛场、显母三个地点。
路过,顶,拿米,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