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爱大方论坛 http://www.idafang.com/index.asp

中国贵州省大方县人民论坛,爱大方的人们请来此相聚,讨论关于大方的一切!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红绿辉映长征路》之毕节

1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0:32
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面积2.68万平方公里,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8个县市,人口680万,聚居着汉、彝、苗、回、布衣等35个民族。

  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先后转战黔西北,在遵义会议曙光中,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在毕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为巩固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央红军摆脱敌人重兵围剿,北上抗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创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战斗。

  “三军过后”的毕节,这个被联合国有关组织称为“生命禁区”的卡斯特地区,现已建成人民幸福的“和协社会”。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大多已辟为红色旅游景点,如鸡鸣三省纪念碑、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委会旧址、毕节革命烈士陵园、钱壮飞烈士墓和纪念碑、野马川会议旧址、将军山战役纪念碑、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梯子岩战斗遗址等。

  毕节山川雄奇,风景秀丽。这里有天地美景织金洞,天然水中植物园-草海,百里杜鹃大花园,千里乌江第一漂,韭菜坪石林风光,安底温泉度假村等。

  毕节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这里有60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黔西观音洞; 有2000年前夜郎故国的都城可乐;有巾帼英雄奢香的陵墓及其博物馆;有水西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大屯土司庄园……

  走进村寨,跳花坡、插花节、傩堂戏,、《滚山珠》等古朴而精湛的民族民间艺术和风情,令人陶醉。

2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0:56
一、 和谐社会现雏型

  ——感受《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下的壮丽诗篇《长征》中的伟大预言。70年后的2005年初夏,记者有幸来到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遍访了包括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赫章、威宁和金沙等八个县市在内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穿过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记者看到乌蒙之巅、金沙江畔这块被称为人类生存禁区的地方,响彻一曲改天换地的时代战歌。更具意义的是,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孕育出一条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

  情系乌蒙

  中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省,是同地球上的南非、北美、地中海沿岸和澳大利亚几大块一样的岩溶地貌区。贵州毕节地区的喀斯特地质特点更为典型,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岩石裸露,导致土地贫瘠,人民深度贫困。这块2.6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革命老区,超负荷地承载着600万人口。如果除去占90%的挂在陡坡上的旱地,就只剩下60万亩水田。人地矛盾凸现的结果是,贫困、生态、人口三大问题交织在一起,500万人口的生存和落后的耕作方式,形成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严重流失,使当地人民面临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危机。就在这种形势下,1985年,平民子弟胡锦涛,迈着稳健步伐,来到了揽月诗翁笔下的磅礴乌蒙,来到了“三军过后”的金沙江畔。

  1985年5月的一天,毕节一个偏僻的村庄,农民杨八郎(因生了八个儿子故人冠此称)刚下地回家,只见村民组长跑进门急火火说:“快快!八郎,领导来了。”说着就有人弯腰进了他的草屋,其中一位领导亲切地握住他的手,问他家有几口人、几亩地,种些什么庄稼?粮食是否够吃,孩子上学没有?等等。忠厚的八郎一五一十地回答。听着八郎的话,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和八郎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那位领导心情凝重地拿出随身携带的500元钱给八郎 ,嘱咐他要相信党和政府,嘱咐他要勤劳致富。当时的八郎并不知道这位领导是省委书记胡锦涛,更没能意识到:从此,他和他的村子,乃至整个毕节地区数百万贫困农民的命运,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毕节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神圣使命

  新官伊始,重任在肩。胡锦涛在省干部见面会上,没有多谈他的施政纲领,而是讲述了一个外国人的故事。

  公元1904年,一个名叫博格里的英国人,来到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县的一个名叫石门坎的小村。那是一个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他带来投资,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学校,修了足球场,还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他用英文字母仿拼当地的老苗语,自编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的教材,免费招收贫穷的学生。后来,一场瘟疫,当地的百姓都走了,他却留下来呵护可爱的中国学生。最后,瘟疫夺走了他的生命。

  博格里去了。在中国荒凉的一个小村里,留下了他的坟墓,他留下了知识和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留下了他培育的一代英才。有人统计,这里出过两个博士,还培养出中共厅级以上官员20名。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这个苗族小村,老人们尽管不识字,却能说上几句英语。博格里用他的实践告诉人们,先进的科学文化加艰苦创业,可以在落后的贫困地区,实现教育的超常规跨越。

  省委书记讲述的这个不太遥远的故事,实在令人难以平静。身为父母官,难道不应该为自已的老百姓多做奉献,改变自已家乡的面貌?

  但是,贵州脱贫致富路在何方?突破口在那里?还是从调查研究入手吧。从此,作为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贵州,或山坡地头,或农舍街市,常现身影。在北京,跑部委,访专家,不畏辛劳,不耻下问。

  调查表明,毕节全区贫困人口占总数69%,其中有上百万户极贫农民,人畜共居在低矮、潮湿、窄小的杈杈房子里,全部家产不足百元。这可是当年红军长征到过的毕节,有5000多毕节儿女参加红军,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区啊!

  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访问、探讨,1986年夏季,贵州省委、政府,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等中央机关部门,相继写出了《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等文章,这一篇篇向贫困宣战的檄文,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胡锦涛为班长的贵州省委、省政府。

  1987年1月,胡锦涛按照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精神,结合贵州实际,决定变全面推进为重点突破,将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人自身的生产与发展系统,进行通盘考虑,综合整治。他选择了溶岩典型、人口密集、苦甲天下,而又相对有些经验的毕节地区,来探索一条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胡锦涛给这个决策取名叫“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这个报告经数易其稿后,上报到国务院。1988年6月9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至此,经过胡锦涛两年多的苦苦探索、反复论证,凝聚着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各界有识之士和毕节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重大决策——《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应运而生。

  雄浑乐章

  毕节试验区包含三大主题:一是开发扶贫,二是生态建设,三是控制人口。试验区建立17年来,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奏响了一曲曲雄浑乐章。

  所谓“开发扶贫”,就是要“从救济扶贫向开发扶贫转变”,就是要把单纯救的“输血型变成造血型”,就是要把“发完吃、吃完发”的钱,用来发展生产,把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毕节地区的资源优势之一,是潜力巨大的水和煤。胡锦涛主张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大开山门,广纳百川,引资合作,加快发展。17年来,试验区引资合作取得可喜进展。美国汉斯集团,山东衮矿集团,华电集团,西洋集团,新澳集团,国电集团等相继进入毕节。更多的投资者接踵而来。他们抓住“西电东送”等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加快在水、煤、电、路等项目及城建设施等方面投资合作。据统计,近年仅水电、火电和环保产业的投资已完成235亿元人民币。2000年洪家渡水电站开工,拉开了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工程“西电东送”的序幕。随着这个投资50亿元、总装机600MW的龙头电站的开工、截流和提前两年建成投产,跟随其后的不仅是乌江流域的11个梯级电站先后相继开工、建成、投产,作为“西电东送”第二批工程的金沙黔北、纳雍、黔西、大方、毕节头步桥、织金、威宁二塘等火力电厂,相继开工、建成、投产。到2005年,毕节地区的电能装机容量超过了500万千瓦。这些项目的启动和建成,促进了当地三产发展,改善了农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毕节超常规发展蓄发了后劲,为最终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奠定良好基础。

  “生态建设”比“开发扶贫”更艰巨也更精彩。

  毕节地区的生态威胁来自一旧一新。所谓旧,就是原来旧有的地少人多,过度开垦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所谓新,就是改革开放中,毕节人新建许多小煤矿、小铁厂、小水电等,虽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开采方式落后,不懂环保,给当地生态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针对上述情况,试验区把经济开发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开发扶贫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用政策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

  从试验区建设伊始,就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随之,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梯改坡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3356”工程等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先后相继启动。

  长防林工程,旨在加快长江上游荒山绿化进程,于1989年在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赫章等六县市先后启动,到2000年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累计造林460万亩,为总体规划建设任务的105.3%。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退耕还林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试验区规划到2010年实施退耕还林700万亩。2000年在黔西、大方、赫章三县开始试点,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2002年铺开到全地区8个县市。到2003年,全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已达177万亩。

  试验区在实施退耕还林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林草间作”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以退耕还林、林下种草、配套养畜(禽)为特色。大方县鼎新乡退耕农民何政林,承包了500亩林地,林下种草,采用圈舍和林下“两段式” 养鸡,最多时养5000只,70至90天即可出笼。这种“生态鸡”同普通方法饲养的鸡相比,饲料成本低30%,市场价格高20%。2004年何家养了三批,每批出笼4000多只,畅销省城贵阳等地,每只纯利润至少5元,一年赚了10多万元。

  今年34岁的何政林已初步先富起来。他正在带领乡邻共同奔小康。此外,还有营造林果治理模式、林竹治理模式、林菜结合治理模式、林药茶治理模式、速生坑木林治理模式等。为全区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打下了牢固基础。

  《3356》工程,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毕节地区织金、纳雍两县开发治理山区的项目。从1988年12月开工,经过5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定的“实施计划”规定的各项建设目标。截止1994年11月,项目共完成造林52.96万亩,为计划的103%;修筑农耕梯土3•06万亩,为计划的102%;修筑乡村道路101.5公里,为计划的101.5%;人工改良草场30•2万亩,为计划的100.8%。监测表明,项目栽植的林木已全部郁闭成林,实施该项目的织金、纳雍两县的森林覆盖率,分别由原来的8•3%和7••2%,提升到36•21%和28•05%。2005年初夏的一个上午,记者由织金县张英祥部长陪同,驱车来到该县的凤凰山。山上有一石碑,碑高约5米,上刻“WSP”和“中国3356项目织金县洪岩脚区工程造林简介”等内容。站在红岩脚眺望,眼前一片茫茫林海,无边无际。《3356》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家文指着眼前十几二十米高的流沙树说,当年这些都是一二寸高的小树苗。

  建区17年来,全区人工造林500多万亩,封山育林成林面积25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3年的31•88%,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同期的平均增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15平方公里。这使全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记者看到,一个以加强水土保持、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示范区”等精品工程,在乌蒙大地一一展现。连绵数百里的坡改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水系工程各展风采,尽显风流。其工程之宏大,涵盖面之广,算得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之最。

  在人口控制方面,试验区制定“建立人口与经济开发、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地挂钩”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规定,颇具操作性。还把控制人口增长与农民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全区17年少生了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1. 29‰,下降到11•1‰。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为此,胡锦涛很早就邀请国家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来毕节智力扶贫。八大民主党派每一个党派包一个县、市,对口帮助。十多年来,试验区接收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和改建希望小学、职业高中计40多所,先后培训各类人才近10万人次。“上完初中再进城打工”、“要致富,先读书”等劝学标语,在试验区路旁、村头,随处可见。

  “开发扶贫”有着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空间。试验区17年来,每天都在不断探索和拓展“开发扶贫”新思路、新办法,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将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5•8万人。全区农民人均年书入,从1988年的226元,提高到2004年的1665元。

  精彩的序幕

  喀斯特地区是一种极其特殊性的环境,是被联合国相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它分布在中国南方、东南亚、中亚、地中海沿岸、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的边缘等地区,居住着10亿人口。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贫困、生态、环境三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而分布于22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面积15%的喀什特地区,上述问题更是互为因果、恶性纠缠,成为全球专家学者渴望解决的顶尖难题。因此,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直到1992年才被写进《世界21世纪议程》而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

  身为喀斯特世界之首的中国贵州毕节,是全球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试验区。弹指一挥17年过去,一个“生存禁区”变成了“和谐社会”。何也?答曰:古之大治天下者,其要旨在“适变”和“卑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决策“与时俱进”的结果。

  伟人毛泽东“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壮丽诗句,形象地刻划了毕节深厚的山川内涵和地域底蕴,似乎也预示了它的非凡走向。这里虽然没有深圳的喧嚣,没有浦东的繁华,但这里成功地建设了一个“和谐社会雏型”,同时孕育出一条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及其模式,已成为今日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可以预言,它对全求喀斯特地区的10亿人口,对广大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无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毕节人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试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长剧,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3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1:20
二、 “鸡鸣三省”东方红

  ——访林口镇鸡鸣三省村

  长征路上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之后,有一个被史学家称为“是遵义会议的补充和圆满结束”的“鸡鸣三省”会。1972年6月10日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回忆遵义会议时说:“当时博古再继续领导下去是困难的,再领导就没有人服了。本来理所当然归毛主席领导,没有问题。毛主席说,不对,应当让洛甫做一个时期。毛主席硬是让洛甫做一做看。”“从土城战斗渡了赤水河。我们很快转移到四川、贵州、云南交界的地方,有个庄子名字很特别,叫‘鸡鸣三省’——鸡一叫三省都听到。就在这个地方,洛甫才做了书记,换下博古。”怪不得人说,“鸡鸣三省,博古交权”哩。

  1935年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遵义会议“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的决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等都集中在这里进行政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为党中央总的负责人,从根本上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为中央红军进占云南扎西,召开“扎西会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毕节市林口镇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距毕节市63公里。《毕节县志》记载,溯自明代,林口山高箐深,悬崖峭壁,洞穴奇险,位于森林入口处,故有林口之称。从林口镇往北10多公里,有一个偏僻险要的山寨,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许是因为它险峻静谥,这里雄鸡报晓,三省可闻。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便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鸡鸣三省村。

  走近“鸡鸣三省”

  初夏的一个上午,记者从毕节出发,驱车穿过延绵起伏、薄雾轻盖的群山,经两个多小时行驶,来到久仰的鸡鸣三省村。目光凝注的前方,耸立着一尊三米来高的纪念碑,肖克将军题写的“鸡鸣三省”四个大字跃入眼帘,历史与现实、光荣与梦想、幸福与苦难,似乎都浓缩在风骨犹劲的笔划中,泛着青钢般的厚重与沉稳。左右两块碑文记灾了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立碑的缘由和寓意。碑尖上的五星熠熠生辉,昭示着红军的血气与胆略,托举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幸福生活。

  纪念碑座落在临河崖顶的老鹰岩上。在三位陪同者的保护下,我前倾老身靠近崖边俯瞰,笔立千仞,万丈深渊,令人胆寒。谷地发源于林口境内的渭河和顺川、滇交界峡谷一泻而来的广丈河与川、黔交界峡谷的赤水河在这里交汇,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奔流不息,俗称三岔河。放眼望去,鸡鸣三省因峡谷而得势,因水聚而得名,碧波荡漾,晶莹剔透。近观如惊雷激波,乱石穿谷;纪念碑的左面(西北)是云南镇雄县的坡头乡,右面(东北)是四川顺永县的水潦乡,纵目远眺,坡陡路险,群山起伏,峭壁如罩,雾露蒸腾。

  深入三河交界的谷底,三条河流,恰似愤怒的孽龙在此恶斗;又如三条狂傲不拘的狂蛟,翻滚在峡谷深渊,最后渭河和广丈河被赤水河吞没。一座气势磅礴,姿态万千的鸡鸣三省大峡谷,颇有三峡风骨地展现在面前,引人入胜,令人遐思。记者看到纪念碑脚下的绝壁上,一条细如羊肠的小道,弯弯曲曲,时隐时现。据说是当年红军临时在石壁上掘出的行军道,虽经几十年风雨,马蹄印痕尚存,至今还演绎着相邻三省群众经济交往的艰辛。河边残存着已故老梢公居住过的土茅屋痕迹;当年红军舂米的三个石臼,任镶在岩壁,无声诉说着1935年2月,中央红军从此渡河进入贵州毕节的悲壮历史。

  九旬老人忆红军

  我们赶到林口镇已是中午时分,早已等候的刘镇长,随即摆开了餐桌,绿色菜肴,谷酒飘香……为抓紧时间,边吃边谈。年轻的镇委书记李涛告知,镇上尚有见过当年红军的老人。说实话,这比谷酒更提精神。

  在镇东的一排连五间的平房里,记者见到了年届九旬的老人陈房栋先生。他正在里屋看电视,听我说明来意后,他和家人搬出小条凳和小椅子,在他的后院接受采访。

  陈老先生中等个子,微胖,穿一身旧蓝色中山服,头戴鸭舌帽,略显文雅,稍有士气,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他思维清楚,记忆也不错,叙述得有声有色。

  “那是71年前,我当时18岁,正在读私塾。初春的一天,镇上的海神庙前来了许多女兵。我随着众人过去看热闹。只见女兵们身着灰色军服,头戴灰军帽,打着灰布绑腿,穿草鞋,人数够一个排。她们整齐席地坐在庙旁的大树下。其中有三个女兵,据说是邓颖超、贺子珍、蔡畅。在她三人共坐一条板凳时,第二个就坐的邓颖超,发现自已胖身子占位大,忙站起来,笑着对瘦子说,我坐中间你就没法坐了。说着,让瘦个子坐中间,邓自已挂坐个板凳头头。军中惟一有位男士,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头戴博士帽,身披大氅,留着胡子,听人说是周恩来。周坐在不远处由方丈搬来的靠背椅上。

  “当时,国民党在林口刷了些诬蔑红军的标语。周恩来叫来一个女兵,分咐她去宣传一下。女兵分头把群众召集到庙前空地上开会,邓颖超讲话,我也听了,内容是说,不要听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告诉大家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

  陈房栋老人的话有一个有力的印证。

  1980年林口区妇联主任康颖志去到北京参加全国妇联表彰大会,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邓颖超,在接见会议代表时,拉着康的手问:“你是哪里人?”康答:“贵州林口人。”邓大姐略有所思说:“林口,我在林口街上一个庙里住过一宿,庙外有棵大树。”康说:“对对,就是现在的林口小学——原来的海神庙。”她们一下子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相互激动不已。

  李书记告诉记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老区人民十分关怀,胡耀邦、***、胡锦涛、温家宝等先后来毕节视察过,胡锦涛同志到过林口镇,就在我们午餐的食堂里吃的饭。曾经在毕节开展过革命活动的王震、萧克、王恩茂等几十名老将军,多次来毕节旧地重游,为当地献计献策,提供援助。他们永远爱着这里的人民和每一寸土地。

  记者离开时,车过当年红军开会的地方,展现在眼前的,是林口镇一个热闹的农贸市场;耳边隐隐可闻读书声。

  打造红色旅游胜地

  “鸡鸣三省”的光耀历史,红军精神催人奋进!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口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就鸡鸣三省这个1300多人口的彝、苗、汉多民族聚居村而言,1994年以来,先后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林业部门专项资金支持下,全村发展经果林1000多亩,种植苹果、桃子,李子等经果苗10万余株,现在已果挂枝头。全镇16个村的1万亩退耕还林计划,鸡鸣三省村就占四分之一,绿色盛装铺满了彝村苗寨。

  国家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精神,对“鸡鸣三省”村更是个很大的鼓午。

  “鸡鸣三省”村,一个偏僻的山寨,因长征的一段重要历史而被载入史册,因特殊地名更赋幽默内涵,声名鹊起也好,世人关注也罢,总之,一个红色旅游胜地的基石,就这样天生地造形成。

  70年等待似乎漫长,脱颖而出更显风采。

  鸡鸣三省村距林口镇12公里,当年周恩来接到毛泽东通知从林口去“鸡鸣三省”,骑马要走1—2个小时。据毕节市旅游局长肖家仲介绍,利用世行贷款加自筹资金,共计195万元,用以修一条从林口到鸡鸣三省村的柏油公路,将在2007年起用。与之配套的工程有:

  ——改建成19•35米高的纪念碑,寓意开会时间是1935年。

  ——恢复鸡鸣三省会议旧址。

  ——建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的会议纪念馆

  ——完善鸡鸣三省村贵州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上述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开发成融革命传统教育、天然山水风光、险滩漂流、绝壁探险、峡谷蹦极、民族风情、度假休闲为一体、一日游三省的观光胜地。届时,中外游客到此,不仅可以体验一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卓绝,更能观赏到“鸡鸣三省东方红”的良晨美景。

4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1:46
三、 长征路上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访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委会旧址

  长征路上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旧址在哪里?这是我到毕节市第一个想参观的地方。说来也巧,它就在我所住的地区人大招待所旁边。地址为毕节市百花路19号,大门上方横挂着一块肖克将军题写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黑底金字匾。

  1936年,红二、六军团接中共中央军委“黔(西)、大(方)、毕(节)条件较好”的指示,拟在黔、大、毕开创根据地。2月1日,红军挥戈黔西北,先头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渡乌江口上游的鸭池河,一举拿下黔西北重镇——毕节。红军于2月7日在大定(今大方)县成立了以贺龙为主席、陈希云为代主席、朱长清为副主席的临时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1936年2月17日迁到毕节此地。

  旧遗址,新作用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由十几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组成,始建于民国初年,系德国基督教徒所建教会房屋。大门坐东向西,临街一栋面阔七间,重檐歇山,灰墙青瓦,高高的围墙斗砖砌筑。踏进大门是天井,前有门楼、厢房、凉亭,青石板铺地,中间是礼拜堂,一块“福音堂”中文匾额,抬头可见。后面是牧师楼,其他建筑布于四周,院内有厢房和长廊相连,花圃与小径贯通,总占地面积1815平方米。1985年全面维修后,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市中山路34号)两处革命纪念地辟为毕节地区博物馆。现在革委会旧址设有“红军和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展”和“毕节地区历史文物”两个基本陈列馆。鉴于旧址的历史意义、文化背景和展品的宝贵价值,贵州省政府定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毕节市政府和地、市旅游局定为毕节城区新八景之一和红色旅游主要景点。

  珍贵的史料

  由工作人员小高引领,我走进展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幅“红军长征在黔西北”示意图。注足凝神,一条条粗细不等的箭头红线,弯弯曲曲布满图面,准确而生动地勾划出,当年红军转战乌蒙、克敌制胜的机动灵活与磅礴气势,令我眼花缭乱,心潮澎湃!

  红军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二部分是红二、六军团的。我在满屋陈列的图片和实物中留连,一张虽已泛黄、但能辨认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布告〉指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是抗日救国政府的中坚支柱,是川滇黔省广大人民群众的临时革命政府。”其战斗任务是“发动、团结、组织全民族一切反日反卖国贼的力量,参加抗日反蒋的革命战争和反封建的土地革命,以求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布告阐明了红二、六军团来到黔、大、毕的宗旨是“抗日救亡”,施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各级革命政权;组织民众抗日武装力量;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改善人民生活。从此,毕节山城沸腾起来,相继成立的“毕节抗日救国会”、“贵州抗日救国军”、“苗民自卫军”、“人民抗日大同盟”等群众革命组织。人民群众为红军筹粮筹款,办医药。妇女们积极组织起来为红军赶制衣服,印刷工人通宵达旦为红军印制宣传品。 “当兵就要当红军,天下工农来欢迎,指挥作战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的歌声响彻大街小巷。先后有5000多名毕节儿女,相继参加红军。

  红军将领办公室

  出展厅右侧,是原来的牧师楼,也是当年红二、六军团首长的住地及办公地。这幢中西合璧的亭楼,四梁八柱,飞檐灰瓦,红漆木栏。上楼右拐东边是六军团政委王震的办公室:一张长方形三屉桌,黑面红边。一把带扶手的直背椅旁,是一张方凳,可以想见当年主人与来客交谈的情形。靠墙的单人木床上,叠放着一床绿色军被。另一侧是不到一人高、双开门的木柜,里面放有一叠或许是当年红军的文件。有个由三根木腿支撑的衣架上,没有挂什么东西。北墙上挂有一幅夹在玻璃框中的王震像片,像框里,前方缀有两颗小扣子的军帽下的“王震”,表情严肃,看上去在40岁左右。王震办公室北侧,是红二军团长贺龙的办公室。西边是红六军团长肖克办公室。南边一间是红二、六军团政委任弼时办公室。北面西侧是红二军团副政委关向应办公室。五个房间的陈设、摆布,大同小异。小高说,这些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原貌,这种单调的相同,恰恰反映了长征的历史真实。

5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2:02
四 在毕节革命烈士陵园悼夏曦

  红军青年将才夏曦,长征途中不幸在七星河溺水身亡。而今,一座巍巍夏曦同志纪念碑与汉相诸葛亮南征时建造的七星古关永远相伴。烈士的遗体,则安葬在毕节烈士陵园。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毕节市的凤凰山,不仅有倒淌河的丽水相衬秀甲一方,更有130多位仙(先)烈长眠,名垂千古!

  诗画陵园

  一个初夏的早晨,细雨蒙蒙。记者从毕节行署出发,汽车北行1公里,过响水滩瀑布时,看水花飞絮,闻轰声如雷。跃上响水滩峡谷公路,地势豁然开阔,山清水秀,一派田园风光。路右边是水平如镜的倒淌河,左边便是毕节烈士陵园。

  陵园依山而筑,气势不凡,始建于1958年,占地 120亩,经历年整修、扩建,清新、幽雅、秀丽、雄伟,作为毕节新八大景区之一,名不虚传。

  入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5米,宽3•5米的“双龙戏水壁”,两股清泉从壁上飞腾的龙口喷出,沿壁三叠而下,流入90平方米的荷花池中。 从荷花池两边石阶拾级而上,左右壁皆为大理石,左有原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廖汉生同志的题词:“红军北上过黔西,艰苦创业志不移,三座大山齐推倒,四化宏图更有期。”从此向前,便进入一个诗的世界。

  走到第一道牌坊,一幅长达60多字的楹联赫然入目:上联“烈士永垂,精神不灭,愿作千秋雄鬼,何须马革还乡,纵绝世豪情血染山河壮。”下联“人民万岁,国家长宁,但看远道鹏程,更有英才引路,奏黄钟大吕旗飘日月新。”也许是怕游人看得眼累,旁边配一幅短联:上联“浩气枕雄关有铁骨忠魂不死。”下联:“光辉昭绛汉看江山社稷长春。”一长一短,相得益彰。

  走到第二座牌坊,又见:“毕节江河乡水千秋流正气,忠昭日月朝霞万里换新天。”“碧血映丹心日月经天人共仰,英名垂简史江河行地口皆碑。”“地脉忠灵烈士精神与乾坤并古,龙文毓秀陵园形盛共日月同辉。”据说,这些楹联有的出自文人雅士之才,有的是革命老人抒发的情怀,有的出自普通劳动者、乃至农民之手,园陵建造者把它刻在牌楼或墙壁上,与陵墓永远相伴,无异是如120万毕节儿女,打破时空阻隔,同自已的英烈作无声的对话和永恒的慰籍。

  青山忠魂

  又上百余级台阶,来到“烈士千古坊”。坊后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坊下是一座全园最大的坟莹,这便是夏曦墓。

  夏曦出生在湖南省益阳(今桃江)县农村一个私孰教师家庭。1917年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其间先后参加“五四”运动;参加毛泽东等人发动的“驱张”运动;是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的重要成员。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旅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同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在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11月随红军长征,次年2月到达毕节,任川滇黔革命委员会委员和红二、六军团政治部主任,住毕节市中山路12号办公。是年2月27日为动员“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席大明部随红军长征,于七星关涉水过河时,不幸溺水牺牲,时年35岁。

  “埋骨何需家乡土,忠魂到处有青山。” 1986年4月,夏曦墓落成,中宣部副部长亚马,原红二、六军团领导肖克将军等同志曾亲自来毕参加落墓仪式。陵墓以江底石堆砌五级台阶,墓长3米、宽2米、高1.2米,以黑白大理石交叉镶嵌而成。正面立黑色大理石墓碑,镌刻肖克将军亲笔书写的“夏曦同志之墓”六字。墓地两侧各50米处,分别建有一座琉璃瓦凉亭,内置石桌、石鼓凳等,邻近便是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阮俊臣、副司令陶树清、支队长席大明等近20名革命烈士之墓。两亭与夏墓相呼应,连为一体,册记着先烈们为解放全中国并肩作战、同心抗敌的光辉历史。

  亭边开阔地区,集体练剑的人们,刚柔相济,轻歌曼舞。坊后一对雕着“龙凤呈祥”图案的石鼓凳上,坐有一对青年情侣。我一旁观之,今人和古人被华山松、马尾松、白杨、香樟和灌木等织成的绿色屏障所包围,清风低语,暖日和照,漫山遍野,鸟语花香。面对此情此景,我相信,夏曦和他的战友们,含笑九泉。

6楼
拓夫 发表于:2006/10/24 14:12:37
五、 大屯土司庄园与水西文化

  由于职业关系,我采访过多处庄园,如四川的刘文彩地主庄园、西藏的帕拉农奴主庄园等。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多用阶级斗争眼光去观察,忽视了文化角度的欣赏与吸收,不免留下许多遗憾。来到毕节,听说这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屯土司庄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地四大旅游景点之一,我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一见的机会。

  走向大屯

  一个雨后放晴的上午,在毕节行署外宣办唐光甫副主任和毕节市旅游局肖家仲局长陪同下,共乘一辆中型越野车,向目的地出发。

  大屯土司庄园位于毕节市东北100公里的大屯彝族乡。汔车在通往四川南部的一条平坦的公路上疾驶,穿过长长的山神庙隧道,越过悬崖夹壁的峪地,眼前一派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牛羊出没、道路回环,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后拐进乡村公路,汽车开始颠簸,景色也随之变换:秀美的小镇,清丽的村庄,热闹的田野,插秧的农夫……三个小时后,汽车接近大箐山麓时,唐主任对我说:“快到了,前面就是。”我顺着他的指向看去,只见不远的一座山坡上,散落着依稀可见的建筑群,那就是大屯土司庄园。它置身在万绿丛中,含羞遮艳,似乎不好意思见我们。肖局长介绍,它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为彝族土司余象仪所建,后经其子余达父多次扩建,始成现状。

  说话间,汽车在一条小街旁嘎然而止。下车顺右侧小道前行百米,一座高大古老的庄园展现在眼前。记者凝神举目,庄园依山势而建,气势宏伟,坐东南向西北,一排排青色瓦房,歇山拔顶,层层叠叠,四周高墙围圈,四角碉堡森严,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换了装的布达拉宫,端庄、凝重、威仪。

  延缓坡而上,穿过5米高的白色院墙,方看到庄园门楼,小巧而别致。双开的大门上,贴着彩绘门神,持刀抱剑,一左一右,似乎不让我们进入。这时,出来一位男士。经介绍,方知是庄园的管理负责人,姓王名安昌,34岁,个子不大,对庄园的了解可不少。他说,庄园的主人余达父,是个颇有学识的进步人士,不仅彝族文化底蕴丰厚,且精通汉文化,早年留学日本,还是同盟会会员。因此,他主持建造的这座庄园,具有彝族、汉族和大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整个建筑呈中轴大体对称的左、中、右三路主体结构,各路均有三重堂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贯通。在王先生带领下,我们的参观延着1中路、2右路、3左路的顺序开始。

  1、中路

  中路是整个庄园的中心主体建筑,依次为面阔五间的大堂、二堂(对厅)和正堂(正厅)。

  大堂的主体建在3米高的石台阶上,像一座宏伟的宫殿。堂前是半月式如意踏跺与垂带踏跺的组合,构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迎宾阶。

  走进大堂,首先是那高阔的卷棚、宽厚的穿枋、精雕细琢的托峰、玲珑秀美的格扇、疏密有致的漏窗,使人感到开阔而新奇。其结构造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相传是余达父留学日本回国,以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为主,融仿奈良唐招提寺风格所建。中堂是堂屋,东西耳房各一。堂屋有前二门。前门为敞门,愈显厅堂之宽阔;后门为太阳门。两门形式各异,使得大堂格局严谨之中有变化,颇具匠心。堂屋有四根大柱,威然肃立。耳房门面有花窗,雕刻着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龙虎图案。檐坎边沿有美人靠,圈成回廊。王先生说:“设置回廊的目的是让平常人绕过大堂进入庄园。因当年大堂后门即太阳门通常锁着,只有尊贵(五品以上)的客人到来才打开,直接穿过大堂进入后院。

  据介绍,当年大堂常用来做法庭。余达父的姨太太徐丽芳,有文化,人精明,凡土司辖区内的民事纠纷及盗匪劫案,均由她审理。—有案件待审,徐丽芳便端坐堂中,两边侍卫肃立,墙上的法律条文赫然夺目,高大宽敞的大堂内,气氛森冷肃杀,威严十足。

  回望大堂门外,宽敞的院坝上,花红草青,荫郁的常青树与墙外的竹林遥相呼应。这也许就是当年大堂又名“松声竹韵楼”的缘由吧。

  穿过大堂是小巧的院坝,对面是去二堂(对厅)的19级石阶。石阶上刻着各样花纹图案。王先生拉我蹲下,指着石阶上的石刻说:“彝族以虎为图腾,这些花纹都与虎龙有关。”我一看,果然如此。那上面或动物或植物或其他图案,在千变万化的刻制中,最后总带有变型的虎头龙尾。整个庄园,无不如此。

  二堂又叫对厅,两面靠围墙而建。里面的雀提、斜撑、斗拱、石墩,均精雕细刻而成。上面有大量虎花龙纹,再现了彝族人民对龙虎图腾的崇拜。

  对厅二堂,没有大堂高大,花纹图案与各种设置也明显趋于柔和。王先生说,这是和它的用途分不开的。当年对厅作为磨房、书房、餐厅使用。时有家兵百余,佣人百余,都在这对厅左侧房间里用饭。对厅右侧原来设有书房,并有坐凳四个,茶几两张,书柜八个。遥想余达父这位彝族诗人,在书房品茶读书,徘徊呤诵,挥毫泼墨,是何等雅趣。

  对厅前后的庭院,是余氏家丁操练的地方。当年余达父曾专门请了一位黄姓武师组织家丁训练。庄园曾受过几次土匪的攻击却安然无恙,与此不无关系。

  再往前是正堂。

  正堂又叫正厅,是庄园历史最早的一座建筑,背靠内围墙而建,两面山墙上绘有牡丹荷叶卷草和虎的变形图案。正厅堂屋的后壁设有一道后门,是通往绣楼的惟一通道。

  正厅的耳房是余达父及家人居住的地方。余达父妻妾较多,其中前面提到的徐丽芳,是一个传奇人物,不仅处理事务精明干练,且善用双枪,领兵打仗丝毫不逊于男子,是当年土司庄园的实权人物。另一位重要人物“老官奶’(余达父的姐姐),曾辅助徐丽芳管理庄园事务。徐死后,余家就由“老官奶”掌管。中路到此结束。

  2、右路。

  右路依次为东花园,客房,仓库,绣楼。

  东花园又名“亦园”。园中有主人东度扶桑引植的六棵樱花树,树下植各种花草,石凳石桌散布其间,一派爽心悦目,宁静致远。据说,当年余达父常游东花园,且每到必令仆从带上文房四宝,兴之所至,写写字,作作画,吟吟诗。我们看到“亦园”门框上刻有一联:“莺花日办三春课,风月天生—雅人。”这自况之联,体现了作者好学谦恭的文人风范。

  客房是东花园中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悬山顶经,从总体设计到细节布置,都极为精致。王先生说,这里是当年土司招待尊贵客人住宿的地方。

  过了客房便是绣楼。 绣楼是一座木结构的亭式建筑,鸳鸯瓦盖顶,歇山飞檐,上下两层,下层作厅,上层住宿,房屋各处精雕细镂着花纹图案,远远看去,像一座精巧别致的工艺品。我顺着扶梯上楼。楼上四周有栏杆,围成一圈走廊,扶栏眺望,远山近景,历历在目。绣楼四面高墙,惟一通道是正厅的后门,进出必须经过余达父夫妻住处。绣楼里专住土司的小姐。那个时代的大户千金,不可轻易示人。因此,不许随便外出,也要防止外人进入。所谓“养在深闺人不识”,这便是一处真实的写照。不过,女养深闺也有好处,可以学得不少东西。据说,余达父的几个女儿,不但熟悉女红针线,而且精通文墨,连丫环也能略识文字。只可惜,她们虽渴盼体会外面的世界,却受到这般禁锢,独坐绣楼,也就只有枉自凝眉了。

  绣楼前面不远处是库房。因早年被火烧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块百十平方米的乱石地基,杂草丛生。但是,那残垣断壁和厚大的基石,尚能折射出当年佃户交租的身影和粮食满仓的富足。至此,右路参观结束。

  3、左路。

  左路依次为轿厅,雅堂,祠堂。

  轿厅东傍大堂,背靠西花园,是用来起轿、停轿及供轿夫居住的地方。据介绍,当时轿厅住着8个轿夫,4个马夫,个个身强力壮。主人一上轿,轿夫抬轿,马夫开道,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过了轿厅就是西花园。西花园又名“时园”。这里遍植奇花异草。有象征吉祥的金桂和银桂;有颇具人性的紫薇树,它的俗名叫“抠痒树”。记者好奇地抠摸它一片枝叶,真的满树微微颤动。这四棵紫薇开花,一片火红,即使在庄园之外也能看见,真乃“深园不锁春”。

  土司庄园的精致做工,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这西花园。园中的三座建筑——雅堂、风雨桥、祠堂,各具特色。

  雅堂即遂雅堂,通间无隔,开阔敞亮。四周门窗上的雕刻,除了龙头虎首,还有梅兰竹菊,体现了古唐文化同彝族文化的融合。

  遂雅堂既是客厅又是书房和展厅。据介绍,余达父的《遂雅堂诗集》十四卷,《罂石精舍文集》四卷,《岭拾宝集》二卷,《通雍余氏宗谱》一卷,《且竺野史》四卷,均创作于此,展示于此。可见,当年的遂雅堂,既是以文会友的场所,也是学术交流的重地。

  从遂雅堂的设计到《遂雅堂诗集》的产生,可见这位彝族诗人的不同凡响。面对雅堂,除了发人杰地灵之感慨,它似乎提供了关于文化开发的思考。

  风雨桥是西花园中独具特色的一座建筑。它用木结构架于池塘之上,桥两旁造有座椅(又是桥栏),好似飞来之椅悬于空中,供憩息观鱼之用。桥上有棚,风雨桥既桥亦亭。

  风雨桥下是双环鱼池。鱼池四周建有护栏,围栏上刻有龙的变形花纹。置身风雨桥,抬头可以观赏四周景致,低头可以与游鱼共乐,令人心旷神怡。

  据说,当初风雨桥的设计为斗拱形,因余达父官阶不够,朝庭不允,只好修成现在的样子。

  祠堂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是余达父祭祀祖宗神灵的地方。余达父本姓奢,为“扯勒”世家,他是奢崇明之子奢震(余化龙)的第十一世孙。原供有余氏自奢崇明以下各代祖宗牌位及其他神像。当年有专人负责打扫与烧香换水,终日香火不断。

  祠堂的第二层,楼外有走廊,右侧有木楼梯相通。走廊的木栏杆上雕刻有变形的万字格图案,象征余家万代平安、子孙发达。打开楼窗,西花园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群山环绕,松柏泛翠。可以想见,当年余达父登楼远眺,一定是抒怀祖幽思,绘后世蓝图。

  最后是参观碉堡。该庄园共有石、土碉堡六座,分布于东西南北四角和左右中轴的两端。无论是土碉还是石堡,都垒得相当坚固。碉堡的墙壁上,都有了望孔和射击孔。六座碉堡既可独立使用,又可相互策应,使得庄园戒备森严。

  这六座碉堡中,以东南角一座最具代表性。该碉为土碉,碉高32米,表面分为上下两层:即瓦面和碉体;内部则有九层楼。墙体厚度由上而下渐厚,从0•7米到I•5米不等。登上顶层,可以俯瞰庄园全景,监视庄园内外动静。

  碉堡建筑是封建庄园城堡的典型,是封建土司制度的特殊产物。

  活的水西文化史

  参观完大屯土司庄园,就像读了一部厚厚的水西文化史。

  所谓水西,就是乌江鸭池河水以西之称。从蜀汉至清初的1400多年间,毕节属水西,归彝族世袭统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水西文明。丰富的彝学文典,使水西成了中国彝文化研究中心。这里,深明大义的彝族首领济火,为诸葛亮南征献粮开道,受封创建了部落之邦——罗甸王国;如今,残留的都城和武侯祠遗址,任人凭吊。这里,巾帼女杰奢香夫人,为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开九驿以通中原,声震明王朝;如今,光洁的驿道石仍映着万里西行的艰辛。这里,水西人击碎了吴三桂搞民族分裂的图谋;如今,硝烟远逝,战场犹存。这里,庄重气派、古朴典雅的大屯土司庄园,它用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一房一舍,一林一园,一碑一坛,一桥一水,一锅一灶,一碗一筷,一杯一盏,一菜一肴,一床一被,一衫一巾,一梳一簪,一桌一椅,一马一轿,一锣一鼓,一琴一瑟,一歌一舞,一刀一枪,一笔一墨,一册一卷,一雕一刻,乃至一花一草,铸成了一块解读水西文化、研究土司制度的活化石。仿佛还印证着那句名言:“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

7楼
拓夫 发表于:2008/5/1 11:27:41
唉,这么好的贴居然不得人顶,自顶了!
8楼
wwxxyy2010 发表于:2008/5/6 18:00:29

“记者看到乌蒙之巅、金沙江畔这块被称为人类生存禁区的地方,响彻一曲改天换地的时代战歌。更具意义的是,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孕育出一条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

金沙江离毕节十万八千里,如果毕节在金沙江畔的话,撒哈拉沙漠也算得上是地中海的海滩涂!!

 “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先后转战黔西北,在遵义会议曙光中,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在毕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为巩固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央红军摆脱敌人重兵围剿,北上抗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创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战斗。”

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在云南威信的水西田村,当然,作为毕节人我也希望是在林口开的。。。。。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7爱大方论坛
粤ICP备18004908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1.1
Processed in 0.13672 s, 2 queries.